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99章 挑拨
    沈氏平时与小姑们不亲近,顶多敷衍下宁大小姐,庶出的全不入眼。

    宁二小姐知沈氏不得宁夫人与兄长心意,等闲也不来烧这门灶。

    今天她肯来,是听说沈氏已与兄长和好。

    冷灶变了热灶,她这才趁空来了。

    “嫂嫂的脸色看起来好多了。”

    沈氏这些天舒心适意,衣着妆容着意修饰,比早些时病容不同。

    但她不爱听这话,仿佛总病得要死似得。

    偏宁二小姐看不出意思,还坐在旁边赔着笑脸。

    “前些日子嫂嫂病重,我本想来请安,只怕嫂子嫌劳烦,要多养着些。今日见嫂子面色好,我也就放心了。”

    沈氏吩咐丫鬟摆些茶点,轻轻笑了几声。

    “本来没什么毛病,只是时气不好,咳嗽头痛两日。倒是外头叫嚷起来,说我病得起来不来,让二妹妹放在心上。我平日闷着,常盼妹妹来说说话,倒是你们嫌晦气,不敢过来看我。”

    宁二小姐坐在那,脸上一红一白,半日说不出话。

    少时摆茶桌上来,姑嫂两个吃茶,静坐两盏茶的时候。

    宁二小姐强自坐着,沈氏再想不到她的来意。

    倒是芷清出去打听,招手唤赵嬷嬷出去,低低说了几句。

    赵嬷嬷不由蹙眉,进偏厅指着处置家事,将沈氏请到另侧的香房里,把丫鬟的话学说一遍。

    “想不到这二小姐,平时装的好温克性儿,其实心气儿这般高。五皇子的婚事,老太太、太太不说话,她竟自己竟留心上了。”

    沈氏也没想到为这个,忙让赵嬷嬷再低声些,眉头就皱成一团。

    “母亲说宁家姐妹性子轻浮,我心里还不觉得。今日一看,哪里只是轻浮的事?一个十五岁姑娘家,听见些风言风语,就想起终身大事来了,这可算得是什么?真真是没有半分廉耻,大不成个体统了!”

    赵嬷嬷忙伸头往外,知晓那边听不见,就跟着摇头叹气。

    “宁家对女孩儿的教养,真是太过松泛了些。庶出丫头子,根上便是小家性儿,后天只怕是改不好。这也是太太过于娇养,惯得她人不人鬼不鬼,哪里像个公侯家的小姐。”

    沈氏最见不得女孩不守妇道,心里恼恨要不得,就想将人打发出去。

    “这等没廉耻丫头,亏她敢来寻我说话,没得站脏了我的地面。嬷嬷,你叫芷清去与她说,就说我这里有事,让她快些去吧!”

    沈氏便坐在香房炕上,不欲再去和宁二小姐敷衍。

    宁二小姐的心意是再明白不果,摆明是让自己出头帮她争亲事。

    这又怎么可能呢?五皇子的婚事,母亲沈夫人还虎视眈眈的。

    哪里轮得到宁二的身上,真是想瞎了她的心思!

    芷清正在门帘处守着,听吩咐就要去说,就被赵嬷嬷拦住。

    “大奶奶略等等。老奴思忖着,这倒是个解扣儿的法子。五皇子的婚事,人人瞧着眼热。宁家二房三小姐,咱娘家沈三姐儿,都想做王妃娘娘。大奶奶与其两边难做人,不过趁这个空子,把这难事儿丢给她去。”

    赵嬷嬷说的含蓄,沈氏懂了一两分,心底还有些犹豫。

    依着她的心意,恨不得令丫鬟指着宁二小姐,骂几句没脸货儿。

    等晚上宁夫人回家,还要去锦鑫堂给她告状,叫她懂得礼义廉耻。

    但听了赵嬷嬷这么说,不觉抬眸看了眼,心里略动了一动。

    “嬷嬷说的倒是,为五皇子婚事,我为难了好几日,又怕娘家三妹妹吃亏,又不想得罪这边老太太。偏还冒出个没脸没皮的宁二丫头,搅合得我心里一团麻似得。”

    沈氏不大会使心机,手段好坏都在面上。

    她心里虽懂,却不晓得怎么做。

    赵嬷嬷附耳道:“明日何昭仪娘娘派女官,来这府给老太太请安。要正式相看宁三小姐。她相得上相不上,就在这一下子了。”

    沈氏自然知晓,她正烦恼这件事呢。

    宫中相看皇子妃,都是派典仪女官做个过场。

    若是相中了这家女儿,当场留下金镶玉如意做小定。

    若相不中时,留下彩缎布匹,当做添妆彩头,意思是让女儿另嫁。

    何昭仪与宁家议亲在先,相看的日子定在明日。

    其实沈家也得了信儿,就在同日也派典仪女官,去沈家相看沈三姐儿。

    何昭仪将此事安排的极为周密,把宁家瞒得铁通似得。

    如今宁国府里唯有沈氏知道,明日相亲宁三小姐必定相不中。

    照着沈夫人的意思,何昭仪觉得宁三做不得正妃,只可选做侧妃妾室。

    但这话昭仪娘娘不好说,必须宁老太君自己提出,才算有体面。

    沈夫人让女儿早和宁老太君说明,省得相看不中,宁家满门丢脸。

    沈氏哪里敢与宁老太君去说?心里掂量着说辞,拖到今日不曾开口。

    “嬷嬷的意思,让宁二丫头去与老太太说?”

    沈氏不懂得方法,赵嬷嬷忙摇了摇头,如此这般说了几句。

    主仆两个计较好了,这才走出偏厅来。

    宁二小姐已坐立不安,几次想要告辞走了。

    “明日宫里女官相看你三妹妹,管事房来问两句话,怠慢二妹妹。外头有些传言,我一直不敢告诉老太太,心里愁烦的要不得。”

    沈氏才说一句,宁二小姐双手颤抖。

    “嫂嫂有何话不好与祖母说?祖母素来疼我,我可帮嫂嫂去提。”

    沈氏端起茶盏,望了赵嬷嬷一眼,摇头叹了口气。

    “这话不好对你说,你是个未出阁姑娘家。”

    她越是这般,宁二小姐越是激动,欠着身子急道:“我如今这么大了,嫂嫂有何话不能与我说的?我只怕不能替嫂嫂分忧呢。”

    沈见她这样急切,自家慢条斯理撂下茶盏。

    “传言何昭仪不喜庶女,怕儿媳生母低贱,将来正位不好看。二妹妹,你别怪嫂嫂轻狂,女儿家攀亲不比男人。似二妹妹这般,无生母在世,自小跟着太太养活,与嫡女一般无二,人家挑不出坏处来,婚事自然没说的。你三妹妹万般都好,可坏就坏在钱姨娘身上。她从小跟着姨娘,又与嫡母不亲近,想要遮掩都难呐!”

    每句话都撞在宁二小姐心坎里,她猛地抬起头来,一双眼睛晶亮。

    赵嬷嬷在旁打着扇儿,笑微微的插话道:

    “大奶奶容老奴说句疯话。二小姐无论性格、样貌、才学、年纪,都与五皇子正巧般配。还是咱大房女儿,国公爷的亲妹子。明日女官相不上三小姐,您把二小姐推上去,人家必定的相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