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91章 为难
    沈夫人这话令沈氏为难,自不敢宁老太君说,径直回了凤澜院。

    赵嬷嬷见她脸色不好,问明情由时,不免也跟着烦恼。

    虽说一母之女同气连枝,可沈夫人也太过于偏爱幼女。

    这等得罪婆家人事情,如何就肯让长女来做?

    赵嬷嬷当然偏向沈氏说话,便讲出几句道理来。

    “大奶奶别怪老奴说,娘家太太这般言语,也太不替您着想了。三姑娘的婚事想高攀,咱们自是乐意,巴不得妹子能做王妃。可婚姻大事讲究个先亲后不改,有个先来后到的规矩。五皇子与宁三小姐议亲在先,怎肯凭娘家太太一句话,就肯改成沈家姑娘?大奶奶若去说此事,岂不是成了破亲事的坏人?”

    说这话时屋里丫鬟都不在,沈氏心中烦热难耐,便将外头衣裳脱了。

    素身只穿件香妃色如意云纹绫衫儿,拆了金丝髻与金翠头面,一窝青丝斜挽,撇着根双股如意金簪。

    饶是这般儿,额上仍有薄汗,洒金小扇儿只顾乱摇。

    “嬷嬷你不曾见着,今日家里吃酒,三姐儿打扮的什么似得。十五才及笄年纪,就戴了顶嵌玉芙蓉金冠,穿着绣金丝妆花衣裳,眼里都装不下我。母亲与嫂子们满口不停,把她夸的一朵花儿似得。”

    “说是前些日子,何昭仪为五皇子拜师,特召母亲进宫赏赐。母亲将三姐儿带了去,在宫里诵读《列女传》等书。昭仪娘娘好生夸赞,说三姐儿是贤女翘楚,欢喜的要不得,拉着五皇子就提起婚事来。”

    沈阁老是五皇子师傅,沈三姐做五皇子妃也般配,可偏已与宁家议过亲。

    何昭仪与宁老太君是亲姑侄,亲上做亲的婚事不忍心推掉,两头为难。

    沈夫人一心盼婚事能成,慌忙给何昭仪出主意。

    宁三小姐与五皇子同岁,乃是庶出女儿。

    沈三姑娘比五皇子大三岁,是沈阁老正经嫡出。

    沈夫人说要一双良好,她沈家女为正妃,要宁家女做侧妃。

    何昭仪怕宁老太君不依,沈夫人这才令沈氏回夫家周旋劝说。

    这话说得容易,谁能劝说的了?

    赵嬷嬷摇头道:“依老奴的意思,大奶奶别管这桩事。宁家老太太最疼大奶奶。娘家太太让您办这事,岂不是让您去得罪宁家人?得罪旁人还算罢了,咱如何敢得罪老太太呢?”

    这也正是沈氏为难的地方,贬妻为妾这般羞辱,宁家如何肯依?

    别说是宁老太君,只怕宁二爷都不从。

    说起来沈氏更乐意亲妹妹做王妃。

    她与宁家二房关系疏远,宁三小姐做王妃,她得不着正经好处。

    而且宁二爷本就是庶出,宁三小姐还是庶出,沈氏打从心里看不起她。

    就觉得她做不得皇子妃,更做不得太子妃与皇后。

    沈氏歪身儿靠着竹枕,扇柄敲着茶几雕花儿。

    “嬷嬷说错了。我虽嫁给宁家做国公夫人,可根基仍是沈家女。嬷嬷还不知晓,父亲若能扶保五皇子正位太子,那是几代人熬不出的荣耀,我也脸上也跟着增光。因此这桩事断不可丢开手,我必定要相助父母妹妹。”

    “想那宁二叔是庶子,宁三丫头也是庶出,老太太未必看中。现在让她给五皇子做侧妃,等将来五皇子登基,少不得个四妃之位,也算是无上荣宠了,她如何还不足?远的不用比,只说宁淑妃娘娘就是庶出,老太太不甚在意。”

    事关娘家的荣辱,沈氏的心思又活络了。

    沈三姐儿与五皇子的婚事成了,数年后正位大统,沈家满门荣耀。

    到那时候,父亲是帝师位份,妹妹是正宫皇后,沈家尊贵远超宁家。

    虽经历这么多事,沈氏对娘家的依恋,倒是更深了。

    今日听说唐御史夫妻的事,她心中更加震动。

    唐大娘子之所以被夫君逼死,还不是因为娘家无权无势?

    沈氏口干舌燥,低头饮了口盏蜜煎泡茶。

    赵嬷嬷见她听劝没两天,又是这等做派,心中又急又气。

    可转念想想,也知晓沈氏心底为难。

    亲生父母耳提面命,让她撇开不理会,她绝不能答应。

    见沈氏要唤丫鬟更衣去鹤寿堂,赵嬷嬷慌忙伸手拦住。

    “大奶奶是急性子,这算是什么要紧事?今日好容易凉爽些,老太太正看小姐们点茶玩呢,大奶奶去了也没法说话。老奴思忖着,若真如娘家太太说,此事是何昭仪娘娘的心意,宫里少不得派女官给老太太请安。等到那个时候,大奶奶趁势劝几句,既为妹妹婚事尽了心,又不惹老太太疑心动气。”

    这套话倒是两全其美,沈氏听着有道理理。

    她这才款款坐下,拈起海棠银匙,吃了口冰镇果子露。

    勉强消去燥热汗气,沈氏才问起赵嬷嬷家中之事。

    “外头花园子里,国公爷请了哪几家客人?除了覃家那祸害,我怎看见还有司礼监的轿子?”

    赵嬷嬷只怕勾起她恼怒,就没提有秉笔太监的事情,要两头瞒着些儿,只说派人去送了菜果,宾客们都谢了大奶奶。

    “五六个陪客是平日来往的,除了覃将军都不甚认得。老奴打发人送了几个菜,他们都没口子谢了。”

    沈阁老怒恼就是为覃将军,沈氏自也是深恨了他,冷笑啐了口昏官。

    她又想起角门里,几顶粉纱小轿眼生,斜着眸子问道:“我听那边唱曲儿,不是家乐戏子的声口儿,可是叫了小唱娼女?”

    赵嬷嬷见瞒不住,忙近前赔笑道:“覃将军唤了四个行院姐儿来,酒席上唱曲递酒行令儿,国公爷如何赶得她们?”

    沈氏听说酒席上真有娼女,只觉五脏六腑都不舒坦,眉心不免蹙起两道纹,低低骂了几句“骨轻身贱的混账贼囚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