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会贸然登门拜访,却能让两个孩子记住他。

    既没有逼得太紧,又让自己有不可忽视的存在感。

    "案例报告……我放在这里了。"

    景钰将文件夹,轻轻推向办公桌对面,指尖在封面上,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压痕。

    姚子濯没有立即去拿,反而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檀木盒:

    "不急……先看看这个,柏林带回来的沙具。"

    他掀开盒盖的动作很轻,却惊起一缕檀木香气,

    "和你那套一模一样。"

    景钰的睫毛颤了颤。

    盒子里整齐排列的微型雕塑,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是她离开海城时,忘记从碧海苑带走的那套。

    姚子濯居然还记得。

    她下意识摸向,左手无名指的戒痕,那里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

    "谢谢,但这太贵重了。"

    她将盒子推回去,金属包边在桌面,刮出细小的声响。

    姚子濯忽然伸手,按住她的手腕。

    他的掌心,比半年前温暖许多,

    "下周三的研讨会,"

    他的拇指,在她脉搏处似有若无地摩挲,

    "你来做ptsd干预的示范案例。"

    这不是商量,是通知。

    过去半年里,景钰已经熟悉,这种温柔的强势……

    儿童心理咨询师培训要她领队,新入职员工督导指定她负责,就连机构周年庆的演讲也非她不可。

    每次她想拒绝,姚子濯总会适时地咳嗽,或者有意无意的,提起自己依然存在的伤势。

    像是在提醒景钰,他是为了她,才会落得这个样子。

    此刻,会议室的玻璃门,映出他们交叠的身影。

    景钰看着倒影里自己僵直的脊背,忽然想起,上周同事的调侃:

    "姚教授看你的眼神,像在欣赏自己最完美的作品。"

    "我该去接朝朝了……"

    她抽回手,腕间还残留着檀香木的气息。

    "我送你去早教中心吧。"

    姚子濯起身整理西装的动作,行云流水,却在转身时"不小心"碰倒了文件夹。

    纸张散落一地,是他昨天刚拍的复查报告。

    最上面那张ct片,在阳光下纤毫毕现,肋骨愈合的裂缝,像道永远无法消除的印记。

    景钰当然看见了。

    她蹲下身体去捡,听见自己的声音说:

    "好。"

    暮色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

    姚子濯站在光与暗的交界处,唇角扬起,微不可察的弧度。

    这个距离,既不会近到让她不适,又足够在每次呼吸间,闻到她的洗发水香气。

    他自认为,自己掌握好了所有尺度和频率。

    像最高明的心理咨询师那样,用恰到好处的"偶遇"编织成网,用精心设计的"巧合"构筑牢笼。

    会议室就他们两个人,景钰突然觉得有点透不过气,

    “我先去收拾东西。”

    姚子濯微笑着目送她离开,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转角,才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笔记本。

    笔记本上最新一页,密密麻麻记录着:

    9月17日,景钰拒收钢笔;

    10月22日,景钰退回音乐会门票;

    11月5日,景钰未赴私宴

    在今日的"沙具"条目后,他又画了个小小的叉。

    姚子濯翻到扉页,那里贴着景钰大学毕业时的照片,边缘已经起了毛边。

    他却不知道,景钰早已在手机备忘录里,用红色标出了,所有他可能出现的时间地点。

    就像此刻,景钰看着电梯镜面里,两人并立的倒影,默默数着:

    还有18小时42分钟,这次"月度汇报"就结束了。

    半小时后,夕阳将早教中心的玻璃门,镀上一层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