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得不买来加湿器,整夜开着,让房间保持着,海城那种湿润的感觉。

    在海城的别墅,他们经常枕着海浪声入眠

    有时候半夜醒来,还能听见渔船归港的汽笛,悠长而遥远。

    而京城的夜是沉默的。偶尔有汽车鸣笛,或是楼上邻居的脚步声,但再没有那种温柔的、来自大自然的白噪音。

    当西西第3次问"大海会不会想我们"时,景钰正在整理,明天要用的咨询案例。

    她知道,女儿其实想问的是,有些人会不会想她们。

    但她完全不在意,她只知道,那里已经没有了,值得她留恋的人。

    景钰停下敲击键盘的手,将女儿揽入怀中:

    "等你们长大了,妈妈带你们去看更蓝的海。"

    窗外的月光淌进来,在她睫毛下投落一小片阴影,却照不亮眼底更深的情绪。

    景钰很快,适应了这种静谧。

    每晚九点准时哄睡孩子,十点打开电脑工作到凌晨。

    姚子濯推荐的职位,让她如鱼得水,短短三个月,就从普通咨询师晋升为区域首席咨询师。

    有时加班到深夜,她会泡一杯茉莉花茶,看热气在显示屏蓝光中袅袅升起。

    就像那些被留在滨海的习惯,终将被新的生活重新定义。

    有时楼上邻居的脚步声,会打断她的思路,但她只是轻轻皱眉,然后继续敲击键盘,她不再依赖任何声音才能入睡。

    也不需要依赖任何人。

    景钰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

    这就是她现在,最向往的生活。

    安全,安静,安稳。

    但西西很不习惯,在京城的生活。

    以前,她总爱光着脚在沙滩上跑,细软的沙子从脚趾缝里溢出来,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

    而现在,她穿着厚厚的袜子,踩在冰冷的大理石地砖上。

    小区里的游乐场铺着彩色塑胶垫,虽然安全,却再也不能像沙滩那样,挖个坑就能渗出海水来。

    当看到西西,偷偷把楼下的沙子带回家时,景钰没有责备她。

    第二天,她带孩子们去了地质博物馆,让他们摸遍各种岩石标本。

    "大自然有很多形态,这是花岗岩,比沙子坚硬多了,"

    她握着西西的小手,按在石头上,

    "妈妈会一直保护你们,会像石头一样可靠。"

    西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她想用这种方式,带给孩子们安全感和归属感。

    但让景钰最惊讶的,其实是京城的雨。

    在海城,雨水总是斜着落下,被海风吹成一片朦胧的雾。即使打伞也没用,水汽会从四面八方渗透进来。

    而北京的雨是直直坠落的,干脆利落,像一串串断了线的珠子。

    第一次遇到暴雨时,她下意识把孩子们护在怀里,生怕他们被淋湿。

    直到雨停,她才反应过来

    ——这里没有带着咸味的海风,雨就是雨,不会黏腻地沾在皮肤上。

    这里的雨很干脆,就像她现在的生活,清清楚楚,没有纠缠。

    景钰相信,在任何地方,她都能生活的很好。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一条推送弹了出来:

    《海城医疗丑闻:护士金某篡改dna鉴定数据,终审获刑七年》。

    手机的位置一直没有打开,所以还是推送的海城本地的新闻:

    景钰指尖一顿,目光扫过新闻配图

    ——金媛站在被告席上,面容憔悴,早已没了当初在特护病房外,拦住她时的趾高气扬。

    景钰冷笑一声,拇指轻轻一划,将这条推送彻底删除。

    她只觉得荒谬。

    原来这世上真的有人,宁愿毁掉别人的一生,也要满足自己那点龌龊的心思。

    景钰随即又把手机定位,改成了京城。

    动作干脆利落,亲手斩断了最后一丝与过去的联系。

    金媛的下场,她并不关心。

    七年刑期?身败名裂?

    那都是她自作自受。

    景钰转身走向厨房,开始准备孩子们的午餐。

    砧板上,新鲜的蔬菜泛着水光,刀刃落下的节奏,轻快而坚定。

    就像她现在的生活,清晰、明亮,再也没有那些阴暗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