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不愿屈服

    “再赋予李恪开府的特权?”

    长孙无忌这话,颇含深意。

    众所周知,李二当年便是以秦王身份登基,且拥有自行设立府邸的权力。

    李恪李恪一旦受封,必将觊觎皇位,很可能引发另一场玄武门之变。

    房玄龄瞪着长孙无忌,“你……”

    长孙无忌脸色阴沉,轻蔑冷哼。

    李二听后沉默片刻,长孙无忌的话正中他的心思。

    即使李二对李恪有所愧疚,为了大唐的稳定传承,也不能轻易赏赐。

    否则,争夺皇位的悲剧必定重演。

    李二考虑了一下,缓慢道:“李恪控制的军队来历不明,必须解释清楚。”

    “他公然与朕断绝关系的行为也不光彩,现在给他封赏,显然不妥。”

    房玄龄急切道:“陛下……”

    之前,他已经与李二讨论过这些事情。

    李二心里门清,这些事情背后存在不正当的勾当。

    现在不给予李恪赏赐,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房玄龄也清楚,李恪既然统治曼族,说明他手段和心机俱全。

    如果不封赏的消息传到他的耳中,无论李恪之前是否打算与大唐决裂,这次事件后,他必定会产生反意。

    别的不说,至少与李二及其子嗣的隔阂会加深,只剩下刀兵相见一条路。

    长孙无忌在一旁抚摸胡须,得意地笑了起来。

    他早就知道自己这位妹夫,仍然重视妹妹和他所生的子女。

    房玄龄刚想辩解,李二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不必再提这些,现在朕即使不明确表态,该明白的也会明白。

    且不说其他,他攻占曼族后没有向朕汇报,自立为王的心思已经暴露无遗。”

    闻言,房玄龄无言以对,情况确实如此。

    李恪拥有来历不明的凉城军,且牛忠听令与他,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即便在最好情况下,李恪也是私养军队,征服曼族,只为向世人及李二证明自己是最佳的皇子。

    之后李二下令,李恪撤离曼族地区,交由大唐管辖。

    但,这只是想象。

    众人并不傻,事情发展至今,这样的借口无法令人接受。

    李二也绝不会容忍儿子在他健在时,在大唐边境擅自占地,自立为王。

    房玄龄无法回避这一现实,故而不会冒险假设李恪没有自立之心。

    李二这话一出,大帐内又陷入一片沉寂。

    文武在心中默默揣摩着,李恪独立为王的可行性。

    仅从目前所掌握的情报来看,李恪自立虽没成定局,但概率已超过一半。

    这无疑是令人忧虑的消息。

    毕竟,李恪身份非同小可,一旦兵戎相见,唯一能对他下手的,也只有李二。

    犹如当年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与李元吉全是李二亲手所杀,其他将领无人敢越俎代庖。

    现今情势更为复杂,因为李恪是李二的亲子。

    若有人敢在战场上将其斩杀,恐怕虽得赏赐,也难保不会被秋后算账。

    可,若在战前便不敢对敌方主将下手,这场战争又该如何打?

    长孙无忌:“陛下,若想知道李恪是否真有自立之心,不如颁一道圣旨,让李恪立刻交出曼族统治权,将曼族三座新城悉数交予唐军驻守。”

    房玄龄闻言,立即反驳:“不可,陛下若已对亲子生疑,即便发出此令,也是无济于事,不过是心中对李恪疑虑的深浅罢了。不如将李恪视为曼族王,以原有的礼遇相待,既然他如今是曼族的真正统治者,如此也能显示陛下对李恪的关爱与赞赏。”

    长孙无忌立刻接过话题,质问道。

    “房相,你为何屡次为李恪辩护?难道你们早有勾结?”

    “你的提议只会让外人嘲笑,难道要让外界认为,陛下会向公然决裂的儿子屈服?”

    长孙无忌的话直击李二的痛点。

    确实,他绝不能容忍别人认为他李二会向一个明确决裂的皇子低头。

    尽管李恪与李二决裂的原因中有隐情,甚至部分是李二自己的疏忽,但他坚决不会承认这些。

    李二愤怒地拍了下案桌,大声喊道。

    “够了!你们都出去,朕要独自静一静!”

    房玄龄怒目圆睁,瞪了长孙无忌一眼,愤然离开。

    长孙无忌则紧随其后,脸上挂着淡然的笑意。

    其他文武同样不敢过多逗留,毕竟李二已有所指示,没人愿意多说什么。

    只有陈师节,因为涉及其他事,才暂时没有离开。

    他心急如焚,只想尽快与李二秘密交谈。

    看其他人全部退出,他觉得可以说了。

    然而,瞥见李二的脸色,陈师节又把话吞了回去。

    此刻最明智的做法是保持缄默,耐心等待。

    直到李二情绪稍显平复,他发现陈师节没有走,不由询问:“你为何不走?”

    陈师节不敢有丝毫轻举妄动,恭敬道:“臣尚有一事,刚才人太多,不好启齿。”

    李二皱眉,示意他继续:“何事,但说无妨。”

    陈师节轻咳两声,小心翼翼开口。

    “关于房相提及李恪有自立之心的一事,臣以为已没有猜测必要。”

    稍作停顿,他艰难地吞了吞口水,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继续道:“李恪已宣布独立,建国号为轩辕……”

    话落,陈师节就想跑,却被李二叫住。

    “回来,说清楚。”

    李二头皮炸裂,手在袖中紧紧握拳,青筋毕露,但脸色依旧不动声色。

    陈师节浑身僵硬,只能规矩站着,把事情说完。

    原来,当陈师节偷偷进入新城时,看到了城中的军队换上“轩辕”旗号。

    陈师节立刻意识到形势不利,急忙向城中百姓打听情况。

    百姓告诉他,李恪已开国登基,所以军队更换了旗号,开国后的政策也一并传来。

    会说汉话的人稍微占了些便宜,而那些不会说汉话的曼族人境遇悲惨。

    他们必须学会汉话,不过陛下仁义,四十岁以上的人不用学汉话。

    陈师节得到消息,立刻查看城中公告,确认无误后急忙返回安州。

    李二低头不语,陈师节无法看到他表情,只听到他用低沉的声音开口:“知道了,你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