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这些杂事,李恪揉了揉脸,调整心情,向后院走去。
第二天,凉城的气氛极为肃穆。
李恪带着重臣,走向天坛。
天坛建造得很急,只是简单堆砌成一个圆台。
但这并未影响李恪的热情。
这是他登基称帝的第一步,此后他计划成就比大唐更辉煌的帝业。
李恪站在天坛上,面对辽阔的天地,清了清嗓子,高声开口。
“同志们,本王渴望将世间所有美好事物,都带给你们。而本王,也确实做到了。
如今,凉城崛起,我们不再惧怕任何人,本王要让咱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本王要让你们遇到任何人时,都能自豪的说,你们是凉城人!
也更希望外国佬一听到凉城,就竖起大拇指,感到敬畏和恐惧!”
说到这,李恪停顿了一下。
所有人都摒住呼吸。
无论是老凉城人还是移居凉城的新人,又或者曼族百姓,此刻都满怀期待,一股力量从内心深处涌出。
李恪继续开口。
“我们,不再依赖任何人,不再屈服于任何人之下。
我们是独立的,本王打算建国,树立我们的权威。
本王要你们每个人都充满力量。
要你们无人能敌!
要给予你们更美好的生活!
现在,吉时已至,凉城必须行动!”
李恪大声宣告。
“国号,轩辕!”
百姓顿时陷入到狂欢。
很多人曾劝说李恪登基称帝,但他总是以“再等等”回应。
然而今天,李恪终于喊出了凉城百姓日夜期盼的口号。
“凉城,独立!”
城主哈哈大笑,“凉城即将独立,各位,你们看到了么?”
王子虎放声大哭。
智囊团、商贸部、众人人纷纷泪流满面!
只有那些跟随李恪一路走来的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打造凉城的艰辛。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夏清激动道,“看,我们等到了这一天!”
乔佳儿望着李恪,笑容中带着泪花,“这是凉城所有人的期盼啊!”
而曼族降的将领,此刻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凉城虽然强,但终究不是国家,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如今,凉城独立,它终成一国。
此情此景,非昔日可比。
众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凉城子民纷纷跪地膜拜,齐声呼喊:“参见陛下!”
城主也带领一众官员走到台下,齐刷刷跪地,恭敬道:“臣等参见陛下!”
李恪虽早已与他们商议过此事,但此刻依旧无法抑制心中的激动。
自今日起,他们便是轩辕子民。
为何不用“凉”为国号?
因为凉国听起来过于局限。
轩辕这个国号,一听便霸气十足。
威严的国号,才能震撼四邻,凝聚核心。
国魂、人心,在此刻汇聚一堂!
光芒四射的李恪,也在这瞬间爆发出了帝王的气质。
他张开双臂,尽情享受这辉煌的一刻,仿佛他就是掌控天地的主宰。
他明白,自己不能沉溺其中,但偶尔享受一下又有何妨?
至于李二,已不再重要。
与李二划清界限,为的就是开国。
至于杨淑妃,他得设法把她接来。
来这直接当太后,岂不美哉?
“免礼。”
“谢陛下!”
祭坛外围的百姓,同样听到了李恪的话。
这一刻,全城激动。
他们奔走相告,大声庆祝。
“我们建国了,不再是大唐人,从此我们是轩辕国人!”
“陛下万岁!”
百姓相拥而泣。
震天的欢呼声,震撼人心。
他们之所以如此高兴,是因为每一个凉城百姓,都是历经艰辛才有如今的生活。
这一天,注定被铭记。
这里的百姓除了本地人,都是从各国逃难,或挖掘来的,他们深知国家庇护的重要性。
想当年,凉城不过关外之地,虽归属大唐,但李二却没拿他们当回事,任由他们被曼族欺负,整日战战兢兢。
后来,李恪来了,带给他们繁荣,他们从不怀疑李恪保护他们的能力。
即刻起,凉城将成为轩辕都城。
城内,众人成群结队,在酒楼畅饮,几乎都在讨论这一大事。
传菜小厮虽然疲惫,但听到大家谈论国家强盛,感到无比自豪,满身力量。
巡城兵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目光充满信念,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李恪宣布立国后,返回王府,开始评定众臣的官位与地位。
他采用内阁制与三省六部制相结合的模式,但内阁握有实权,实际上形成一种集体宰相制,各自拥有开府的权力。
所有内阁阁臣之下,都有一批忠诚属员,这点与汉朝丞相体制有点相似。
至于六部,主要负责执行内阁的指令,职能分散开来。
对此,李恪也无可奈何,若强行引入现代制度,难免会不符合国情。
唐朝的中枢机构本就错综复杂,且当时宰相之间的权责也不清晰。
于是,李恪索性借鉴明朝内阁制度,设立内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如此一来,相权得以分割,皇权也不会过度集中。
只等新体制运转,看后期效果,若有不足,再行修订。
李恪对祖制没有过多尊崇,当前他所倡导的,是法家理念,以法治国。
对于当前官员的封赏,他也没有给过高的名号,毕竟曼族打下没多久,曼族地盘划分为三座新城,距离他心中的宏伟蓝,很遥远,此刻就封授国公等爵位,将来岂不是无赏可封?
幸好臣子们大多理解其中深意,面对李恪的封赏,都感到满意。
因为,这证明了他们的陛下胸怀大志、目光长远。
当礼官逐一宣读完封赏名单后,轩辕国歌响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凉城……”
李恪此时端坐在王府大殿主位,俯视群臣,内心不禁有些陶醉。
权力犹如毒品,让人沉醉。
然而,李恪很快便回过神来,心想,这才走到哪?不过是小小曼族加凉关,距离宏伟目标,还差之甚远。
想着,李恪站起。
“你们要牢记初心,不能迷失自我,声色犬马。否则,别怪朕没有预先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