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圆满结束

    有人倒抽凉气,不禁抱怨道:“这比国库一年的税银还高,贪婪之徒啊……”

    秦菲儿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但转念又想,这毕竟是李恪的手段,凉城能有今日之盛,朝廷又有何贡献?”

    “我劝你们不要再炒高价格,若你们不知趣,就别怪我们反击!”

    郑景光不满,见他们依然抬价,火气上涌。

    “大不了大家都别好过!”

    卓玛与韩雅彩相视一笑,不再继续哄抬价格。

    最终,郑景光以七百万两的价格夺得销售权。

    这对郑家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了。

    “还有人愿意继续报价么?”李恪笑眯眯的,开始倒数,“三,二,一……”

    “恭喜郑副族长,成功竞得大唐市场十年雷电经销权。”

    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郑景光松了一口气,七百万……

    若是族长得知这事,也不知道会什么反应,不过,以电的神奇看来,应该无碍。

    “下面拍卖吐蕃的市场份额……”

    话音刚落,场中竞价便趋之若鹜。

    各国人员暗中抬价,最终吐蕃的拍卖价也是七百万。

    这几乎相当于吐蕃国库两年税收。

    然而卓玛信心满满,只需一年即可回本,之后便是净利润。

    各国争相竞拍,代理权的总拍卖额,达到了三千两百万。

    秦菲儿计算出这个数字后,震惊得无言以对,内心彻底动摇,不想再回京城了,要把李恪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感谢各位的支持。我宣布,大会成功落幕。所有货款,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结算,不接受逾期!”

    现场众人还没尽兴,许多人不愿离去。

    “这次只拿到了一些零碎的东西,必须更加努力才能赚银子……”

    皇宫,御书房。

    李二坐在龙椅上,与大臣们讨论政务。

    由于太子之前诬陷李恪,导致李二极为反感并愤怒,才会下令让程咬金带些礼物去凉城。

    算是给李恪一个台阶。

    然后李恪回来认个错,这事就算过去了。

    但,程咬金回来后,一直称病,没亲自复命,弄的他疑虑重重。

    而且,前段时间下边人汇报,说郑景光也去凉城了。

    这让他更加坐立难安。

    这事,让李二心情糟糕,常常面带阴霾。

    御书房摆着几张小桌子和几个蒲团。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都在蒲团上坐着,边喝茶边和李二交谈。

    在唐朝做官确实舒适,假期多,与皇帝议事地位相对平等。

    而到了宋朝,大臣们得站着议事。

    清朝更是直接跪着,大臣的地位降到类似皇室家奴的程度。

    长孙无忌看到李二神色不好,大体明白原因。

    “陛下是否是在考虑李恪的事?”

    李二冷哼:“朕考虑他干什么,而是在想程咬金的问题。”

    “程咬金自从回来后就说自己生病了,他到底在做什么?”

    “还有,河州安州凉城,究竟什么情况?那逆子真的打灭了曼族?

    朕派去出关调查的人,怎么还没传回一个确切的消息?这办事效率,根本不配担任重要职务!”

    在场大臣们立刻低头。

    房玄龄:“陛下,凉城偏远,想调查确切的事实,属实不易,陛下无需动怒,与其他国事相比,李恪的事情确实微不足道。”

    李二沉默,难免心生不快。

    特别是琉璃价格跌到几十文后,他更加坚信,李恪在凉城一定在作妖。

    御书房内气氛紧张。

    这时,内侍快步进入,“陛下,程咬金将军求见。”

    李二的脸色稍微放松,挥手让内侍将人喊进来。

    其实,程咬金根本没生病。

    之所以没来复命,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汇报。

    李恪,是真要反。

    能让他怎么说?

    在家里呆了几天后,他决定还是应该将自己的推测和离开河州前见到的那一幕,包括牛忠的态度,一五一十的说一遍。

    所以,他来了。

    听完汇报,李二原本懒散的态度立刻转变,身体坐直,脸上的表情也不断变化,冷笑不止。

    长孙无忌等人面面相觑,头皮发麻。

    李二起身,踱来踱去,脚步沉重。

    “岂有此理,这等言论,纯属荒谬!”

    程咬金拱手:“陛下,我说的句句属实,都乃亲眼所见,连曼族王子的头颅都看到了,就被李恪提在手中。还请您示下,我等方能有所筹措,为陛下分忧。”

    长孙无忌脸色骤变。

    李恪如何突然拥有如此庞大的势力?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顿时,他心乱如麻,无法平静下来。

    众人彼此对视,心中只有一个共识:事情愈发严重了。

    程咬金虽然粗糙,但不会说谎。

    李恪手里的兵,对大唐来说意味着威胁,更不用说他还攻克了突厥曼族。

    御书房的气氛陷入冰点,如同停滞不前的死水。

    一不知过了多久,长孙无忌才艰难开口。

    “咬金,这消息真的千真万确?”

    长孙无忌慌乱起来,因为这可能导致李二父子在战场上对峙。

    如果处理不当,他和李二在史书上的形象将蒙羞。

    即使李二功业显赫,也会因为杀兄逼父、逼反儿子,并在战场上对决而声名狼藉。

    程咬金冷笑:“不然还能怎样?”

    长孙无忌皱眉。

    李二脸色铁青,冷冷地瞪着下面的几个大臣。

    “朕真是没想到,逆子竟然掌握如此庞大的势力,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们讨论一下吧。”

    魏征摸了摸胡子,犹豫不决道:“咬金会不会看错了?”

    程咬金立刻反驳:“不可能,我就算瞎眼也不会看错。”

    房玄龄满心忐忑,完全没预料到李恪竟掌握着如此强大的兵力。

    难道这些都是前隋的残余势力?

    然而,李恪往日在京城表现出的态度,极为恭顺,并没有任何与前隋势力勾结的传闻。

    再说了,距离隋朝灭亡,已过去二十年。

    前隋的遗党怎可能还保留着如此规模的军队,并且在凉城生根?

    最主要的是牛忠给他们打掩护?

    太不可思议了。

    种种疑虑交织,众人感到思绪纷乱,一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