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瞪着下面几人,一个个都不发一言。
他怒火中烧,脸色气得通红,怒吼。
“传令下去,朕要亲自率军出征!程咬金等随我一同,征调十万府兵!”
什么?
众人脸色瞬间大变。
魏征急切道:“陛下,绝对不能父子二人在战场上对决,这是违背人伦的悲剧。
一旦发生,将严重损害您的威望!”
李二怒目圆睁,大声说:“朕不在乎!杀兄的事已经做了,如果他敢造反,再杀一个儿子又何妨?”
“而且,如果朕不亲自出征,你们中无人敢全力以赴去攻打那个叛贼!”
“他目前身在凉城,把曼族吞了,若他心生异志,可能会影响大唐国土,阻碍西进道路,那将是灾难性的!如果真的发生那种情况,大唐百年基业将毁于一旦!”
李二早已与身边重臣商议决定,必须征服吐谷浑、突厥、高句丽,接着唐军将入驻西域,重振汉家天下。
原本计划正按部就班执行,但李恪突然出现,挡在了对突厥的征途上,生生卡在关外凉城,并且还收买了牛忠,这令李二极为焦虑。
面对这种局面,李二若不亲自出征,难道真的能依赖手下在战场上除掉李恪?
长孙无忌等人见事态已无法挽回,纷纷点头附和,开始着手策划李二的出征计划。
长孙无忌:“陛下若亲自出征,国内必须有主政之人,臣恳请陛下册封太子监国。”
李二微眯着双眼,目光如冰,射向长孙无忌。
面对这股逼人的气势,长孙无忌只得挺直了脊背,与之对峙。
最终,李二移开视线,语气平静道:“就依你所奏。”
不久,李世民御驾亲征,让太子监国的消息,迅速传遍京城。
全城为之沸腾。
百姓们群情激昂,纷纷渴望跟随李二征战。
然而,权贵阶层却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氛。
他们的消息渠道极为灵通,对李二此行真正的目的,了如指掌。
李恪离开京城后,不知如何就击败了曼族。
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后,众人各有想法。
有人私下议论,称赞李恪果然不负皇帝血脉,确实出色。
但现在情况摆在这,李恪未来注定与皇位无缘,终身幽闭可能是他最好的下场。
两天后。
李二身着甲胄,带领天子仪仗,亲自率领京城附近的将士出征。
剩余的将士,将在行军途中汇合。
粮草由途径的州郡供应。
李二这样做的目的,只为迅速平息李恪在凉城作的妖。
尽快稳定局势,至关重要。
若拖延下去,消息一旦传播开来,恐怕会导致中下层百姓动荡不安。
行军途中,李二颁布圣旨,迅速送往凉城。
命牛忠不得对李恪提供任何帮助,一切等他抵达后再清算。
李二心情相当矛盾,他对李恪的行为极度愤怒,同时内心又暗自欢喜。
因为不得不说,自己的三子确实出色。
得知李恪在凉城拥有数万精锐时,他实际非常害怕,开始反思自己,他对李恪了解多少?对前隋的实力又了解多少?
这么久过去了,竟然还能突然出现一支庞大的军队,公然支持李恪。
这或许是因为李二治国不力。
这种想法,几乎让他崩溃。
但随着军队不断前进,李二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即将到来的矛盾中。
关于这些疑问,他将在抓住李恪后质问。
李渊身处弘义宫,日复一日地沉浸在造人中。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宫外的世事一无所知。
现在李恪意外获得一支大军支援,成功攻克曼族。
李渊得知李二亲自率军前往前线对抗李恪,不禁放声大笑。
他在弘义宫独自一人饮酒欢愉。
“李二也有这一天,哈哈哈,这真是天意!”
随后,他畅快入睡。
尽管如此,李二在弘义宫的探子,还是偷偷将此事报告给了李承乾,因为李承乾现在是监国太子。
李承乾听到宫人禀报,立刻急匆匆赶到长孙皇后的寝宫。
这类私密的事,不宜在朝臣面前议论,故而他选择私下咨询。
大唐国库并不丰盈,所以皇宫亦显得朴素,连太上皇的居所也狭小潮湿。
当然,或许这是李二刻意为之。
然而,李渊的生活却很奢华,日日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
与此相反,李二的后宫生活则大不相同。
他一心想成明君,倡导节俭,宫人爷因此过得较为清苦。
长孙皇后更是以身作则,力求成为一代贤后,以免有损夫君颜面,寝宫简朴至极。
长孙皇后的节俭程度,已到极点,比如所穿衣裙竟遮掩不住双足。
在唐朝,女人的脚被视为私密之地,即便是丈夫也不得随意触碰,更遑论裸露于外?
当时的礼仪要求,是衣裙必须遮住脚面,皇室更应严格遵守。
她甚至亲自动手缝制衣物,这使李二对她充满愧疚,觉得是自己让她受了委屈。
因此,他对长孙皇后及其所生的子女,向来宠爱有加。
李承乾过去见母后,常见她亲手做衣裳,这番景象,在他成为监国太子后体会更深。
他看着母后专注地穿针引线,不禁眼含泪水,跪在皇后面前,哽咽道:“母后辛苦了。”
长孙皇后沉浸在制衣中,没让宫人打扰,直到察觉李承乾跪在面前。
听到儿子的感慨,长孙皇后心中满是安慰,觉得一切付出很值得。
她并不想成为一代贤后,毕竟贤后责任重大,令人疲惫不堪。
皇帝后宫虽然没有三千,但几十个是有的。
后宫之争,少有不善嫉妒的女让。
长孙皇后与李二少年结发,情深意重,却仍旧需忍受他不断纳新。
表面上装作宽宏大量,暗中忍受无数委屈。
长孙皇后此行此举,归根结底,都是为孩子们与长孙家族,能更好的存在。
若能留下美名,与李二恩爱如初,太子之位便稳如泰山,朝中大臣也会鼎力相助。
长孙家族如今既有她贵为皇后,又有长孙无忌为国相,荣宠至极,无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