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83章 储君有份

第83章 储君有份

    传话媳妇慌慌张张,引着传信儿人进正房。

    厨房院儿也闹开了锅,都跑出来听新鲜。

    范婆子本躺在竹躺椅上午歇,一骨碌身儿爬了起来。

    好容易抓着个送茶的冬梅,大伙儿拉着乱问。

    “咱家沈老爷加了什么官?”

    正房门口管掀帘子的,换了二等丫鬟冬梅。

    她整日迷迷瞪瞪睡不醒,做事着三不着两。

    “宫里的口谕,沈老爷当了五皇子的师傅。”

    “皇子师傅的官职大不大?有赏钱没有?”

    “大奶奶没说。”冬梅睡眼惺忪。

    “糊涂东西,连话儿都听不明白!”

    大伙儿失望的要命,又催冬梅去屋里打听。

    梨月煮好酸梅汤用冰镇了,留了一大壶给她们喝。

    又用白瓷盏儿盛了两碗,浓浓加了好些蜂蜜。

    秋盈睡醒午觉,只穿件竹布衫儿,夏布散腿裤,趿拉着草编凉鞋。

    懒洋洋坐在阴凉地里,纳鞋底描花样儿。

    “这会儿功夫,你把花儿都描好了?”

    秋盈的针线确实好,梨月是不能不佩服。

    她自己做的鞋,别说是绣花样儿,两只都不一样大。

    “谁似你的手,恁的笨!”

    秋盈喝了蜜煎梅汤,饱饱打了嗝,纳着鞋底儿说闲话。

    “刚听外头人议论,说五皇子的师傅是阁老儿,将来必有太子之份,连带着何昭仪娘娘早晚正位后宫。咱老太太高兴的不得了,立刻要叫国公爷回来,商议庆贺这桩儿喜事。”

    何昭仪是临江侯的嫡妹,宁老太君的嫡亲侄女。

    虽然算是门近亲,可人家有正经娘家,没必要上赶着庆贺吧?

    宁家自家淑妃娘娘,进宫生了三皇子,没听说宁老太君关心她母子。

    三皇子十二岁去北狄做质子,至今杳无音信不知死活。

    宁淑妃思念儿子,前些年一病而死。

    生死大事宁老太君都不关心,只因宁淑妃是庶出,不是她的亲生女。

    如今五皇子定了个师傅,宁家就要阖家庆祝,太过于厚此薄彼了。

    梨月摇头叹了口气,秋盈还显摆懂得多。

    “你蹲在小厨房里,每天就知道切菜炖汤,外头的事儿一点不知。”

    她不做厨房的事儿,整天拎着针线笸箩乱窜,自然知道的多。

    “前几个月宫宴,何昭仪传话要与咱家结亲,老太太自是乐意。咱府里四个小姐,大小姐二小姐年纪不相配,只二房三小姐与五皇子同岁。这婚事定的差不多,咱府也算是五皇子的正经外家了。”

    “三小姐要与五皇子订婚?”梨月惊讶道。

    “喊什么!”秋盈慌忙摆手。

    “虽还没定准,也有七八成,下头人都知晓。”

    怨不得呢!

    大厨房挑丫鬟,有这么多人巴结金娘子,要进二房的小厨房。

    原来是抢先攀高枝去了。

    这门亲事若成了,就算五皇子不做太子,三小姐也稳稳封个亲王正妃。

    若能争上太子位,宁二爷就算一步登天了。

    太子妃之父能封承恩侯,皇后之父直封承恩公。

    可不是要带着整个二房都鸡犬升天?

    现在进了二房服侍,将来说不定能跟着三小姐做陪嫁。

    从国公府直接跳到皇家,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要谋官身都是有的。

    梨月舒了口气,心情没受什么影响,反正她不想攀高枝。

    秋盈却想的长远,捏着锥子扯线,眼珠子乱转。

    “我倒觉这婚事有点不般配。三小姐是二房庶女。五皇子最低也是亲王,娶个庶女做亲王妃,会亲家的时候怕不好看吧?”

    她说的没错,宁二爷膝下有两儿一女,只宁二公子是二太太嫡出。

    宁三小姐是宠妾钱姨娘生的,极得父亲宠爱娇惯。

    宁二爷极宠钱姨娘母子,嫡妻不甚关心,颇有些宠妾灭妻的意思。

    “宁淑妃也是庶出,还进宫做娘娘呢。咱府里的四个小姐,个个都是好的。谁家要是挑正庶,那才是傻子。”

    宁家四个小姐,常在一起读书玩乐,并没有嫡庶区别。

    而且梨月觉得,就算是宁家庶出的女孩儿,也比沈家嫡出的大方。

    “话不是这样说!”

    秋盈头摇的拨浪鼓似得。

    “庶女做亲王妃还罢,难道还能让庶女做太子妃,做皇后娘娘么?你仔细想想,二爷若做了承恩公,这承恩公夫人让谁做?是二太太还是钱姨娘?二太太是嫡母正室,钱姨娘是生母受宠,撇了谁都不好。这就麻烦了不是?”

    梨月听她说到这里,不禁抿着嘴点头。

    承恩公夫人自然是得嫡母来当,可钱姨娘这位生母可不是软弱之人。

    二太太没少与钱姨娘争风吃醋,宁二爷却一门心思护着小妾。

    二房院关起门来,钱姨娘过得比二太太滋润多了。

    梨月和秋盈正在说着悄悄话,凤澜院大门口就热闹起来。

    鹤寿堂宁老太君,派丫鬟送来好些冰盘水果,看着就清凉爽口。

    一个个大冰盘铺着碎冰,上面镇着各色水晶缸儿。

    都是京师少见的新奇果子,岭南荔枝,山东苹菠儿都不算是好的。

    还有西域蜜甜瓜儿,江南水蜜桃,江西小蜜桔,打老远就闻见清甜气。

    沈氏款款来到廊下接着,遥遥谢过老太太,让芷清打发了一吊钱。

    她烦闷了好些天,终于听着一桩喜事儿,此时是神清气爽。

    因为自幼学礼,皇子分封之事,她心中懂得五六分。

    五皇子才十二岁,就定了当朝首辅做师傅,必定是储位有份。

    沈阁老能给太子做老师,将来少不得要加封太子三师。

    太师、太傅、太保,都是是配享太庙的官职。

    多少人家熬三四辈子,也熬不出这等门楣的职份。

    父亲扶保五皇子上位太子,以至于登基大统,沈家真是光宗耀祖,连她这个出嫁女都跟着风光。

    别说是夫家不敢轻慢,只怕满京师的官眷,都得来巴结她了。

    沈氏这口气通了,连前些天四姐儿的别扭都淡了许多。

    毕竟自己是沈家女,只要娘家靠山硬,夫家敢不敬重?

    沈氏越想越是欣慰,斜靠凉榻饮着甜豆水儿,多少天没这么舒服过。

    正想着要与父母写封信回去,忽见水晶帘一挑,赵嬷嬷也喜上眉梢。

    “大奶奶,国公爷回府正往凤澜院里来呢。他叫小厮先来传话儿,说是要在这儿用晚膳!”

    沈氏骤然欢喜,不由身上一抖,豆水儿撒了满手,却还故意嗔着脸道:“大热的天气儿,忙完公事让他歇着去,往我这里来做什么?”

    嘴里虽说着风凉话,眼中却是掩不住的笑意。

    从初春盼到炎夏,终于等着夫君服软了,她怎能不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