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都是我儿子的功劳

    第二十二章  都是我儿子的功劳

    张文济一开始没认出来林昌源,听声音才反应过来。

    见对方的家丁打扮十分普通,他脱口而出:“丞……”

    “不错,是丞相让我来问大人,你为何隐瞒自己的断案本事?”林昌源不愿浪费一点时间,现在就想知道答案。

    他看人很准,以前也曾注意过张文济,确认对方有些才能。

    但性格很死板,需要下放磨练。

    若是经过磨练,能做出功绩也没有放下傲骨,才能重新启用。

    未曾想,张文济今日的表现,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原来你是为这事而来,哈哈,我可没有什么断案的本事。”张文济笑笑说道。

    林昌源松了一口气,果然,他就知道自己的眼光没问题。

    必定是张文济为人勤奋,早早看了卷宗,并且派人调查。

    正想着,就听见张文济继续讲道:“我今天断案迅速,都是我儿子的功劳。”

    张晨?

    林昌源心中涌起一股不妙的预感:“难道是他给你熬的汤药?”

    “原来你已经知道了。”宋广兴大为欣喜,“我儿子熬的汤药可不一般……”

    他以前一直为张晨头疼,每次听见同僚提起家中儿女,都只能掩面离去。

    这次儿子研制出如此厉害的汤药,他虽然口上不讲,心里却十分得意。

    听到有人提问,就如同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把张晨的药粥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林昌源冷着脸一言不发,直接把“不相信”写在了脸上。

    只能由张晨亲手熬制,熬煮出来以后就能提神醒脑,而且能消除一夜疲劳。

    这些话放在一起,怎么听都像是假的。

    他过来时还将信将疑,听到现在,对张家父子仅有的那点信任消失无踪。

    张晨走上前,把食盒递过去:“爹,趁着现在空闲,赶紧吃点东西。”

    宋广兴抬头一看,瞧见张晨和林诗音并肩走来,两人靠得很近。

    瞧见这幕的人,都得怀疑他们俩的关系。

    见这一幕,宋广兴心中一突,难怪丞相会出现在此处。

    之前听到传言,说张晨和林诗音走得近,他还不信,以为有人以讹传讹。

    现在他才意识到,自己恐怕想少了。

    张晨这混小子,之前敢纠缠将军之女,现在居然又敢招惹丞相的女儿。

    “这个臭小子。”宋广兴在心中怒斥,面上却半点没表现出来。

    他把张晨叫过来说:“丞相府上对你弄出来的提神汤药很感兴趣,你回头熬一碗送过去。”

    张晨立刻应声:“林小姐刚才与我讲过,丞相最近难以入睡,回头我会调整药方,熬药送去。”

    宋广兴欣慰地笑,还是丞相家的女儿更加知书达理。

    张晨与林诗音接触以后,人明显比以前稳重得多。

    若是加把劲,把人娶回来当他儿媳妇,他对亡妻也算有个交代。

    正在这时候,外头传来一个声音:“张大人,我家公子有件事要提醒你!”

    转头看去,就见到一个挂着宋家腰牌的家丁大步走进来。

    张文济疑惑:“什么事?”

    家丁:“我家公子讲了,梁上君子的案子也该进入陈年旧案中,你还有两日半的功夫,抓紧时间!”

    近几十年来,偷窃案子层出不穷,但这段时间提起这一名号,众人只能想到最近在京城肆虐,来无影去无踪的贼人。

    对方的轻功卓绝,听闻富商家里有秘宝,不管对方藏在哪里,梁上君子都能潜入其中,将东西偷走。

    这一个月,已经有四五家被偷盗宝物。

    因为对方只偷东西不伤人,闹出来的事不算大,刑部和大理寺都不愿意接手,就一直挂在县衙。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事情不是县令能解决的。

    张文济不由得皱眉。

    如果只是让他找案件线索,或者分析案情,现在并不算难。

    可最大的问题是,他连贼人都找不到,又怎么破局?

    他辩解道:“此事并非衙役能处理的,我正准备移交给大理寺。”

    家丁呵斥:“现在案件就在县衙,你解决不了,就自己脱掉乌纱帽!”

    张文济气得肺都要炸了。

    恨不得现在就把官服甩到对方身上。

    可是看着外头的百姓,他又忍住脾气。

    如今奸臣当道,百姓苦楚,他能做一点是一点。

    林诗音恼怒:“宋家的手未免也伸得太长,他有什么资格对县令指手画脚?”

    家丁赔着笑脸,口里却半点不改:“抓捕小贼本就是县令的分内之事,林小姐莫要误会,我家少爷只是好心提醒张县令。”

    张晨冷笑,他就知道宋广兴那家伙不怀好意,绝对不可能老实待着。

    回头得再教训对方一顿,这次绝对得把宋广兴的腿给打断。

    他冷着脸讲道:“现在的大理寺真出息,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往下推。”

    “回去告诉你们家少爷,我爹跟他不一样,一直以百姓为先,我们会在两日内将梁上君子抓捕归案!”

    家丁达成目的,转头就走。

    张文济皱眉:“此事答应得容易,可梁上君子来无影去无踪  ,我们去哪里找人?”

    连人都找不到,更别提把人抓捕归案了。

    林诗音讲道:“我家里有几个武师傅,到时候让他们帮忙寻找。”

    林昌源冷着脸,不满地瞅着张晨:“这不是县衙的事,你就不该答应。”

    见过傻,没见过像张晨那么傻的。

    那些富商之前没少花钱悬赏梁上君子,钱花出去不少,也请了很多高手,却始终没能抓到人,可见对方的难缠程度。

    现在张文济仅仅只有两天多的时间,还有那么多案件需要审理,根本腾不出手。

    再加上贼人踪影难觅,张晨贸然答应,就是雪上加霜。

    张晨摇头:“就算我刚才不答应,宋广兴难道会善罢甘休?”

    众人默然,无话可说。

    张晨继续说道:“爹,你继续处理县衙的事,我去抓梁上君子。”

    不管是张文济还是林昌源,都诧异的看着张晨,满脸的不相信。

    那么多高手都解决不了,张晨只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浪  荡子,怎么可能抓到梁上君子?

    这番话,不过是年轻人的妄语,无法达成的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