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张大人是断案天才
在宋广兴手下的刻意引导下,有些百姓怒火滔天,居然要突破衙役阻拦,冲进县衙之中。
林昌源多年老江湖,一看就知道其中必有猫腻,但现在却不是追究原因的时候。
他眉头紧皱:“不好,若是激起民愤,必然会闹出大事!得速速派人去协助。”
本以为宋广兴只是想泄私愤,找张文济的麻烦,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恶毒,居然挑动百姓闹事。
一旦拿捏不好,大夏王朝的江山可就危险了。
宋家,已经成为毒瘤,必须要除。
他着急地就要叫人帮忙,却被张晨抬手制止。
“老伯不用着急,家父必能处理清楚。”
“无知小儿,你可知现在是什么情况?”林昌源脸沉下去。
张晨真是无知小儿,如今正是危急时刻,片刻都耽误不得。
真不知他哪来的自信,到现在还看不清形势。
张晨心中有些忧虑,却选择相信张文济。
张文济虽然为人古板,不会溜须拍马,但他处理事务的能力并不差。
张晨冷静说道:“你尽管放心,事情定能平息,要是不成,还有我这个儿子在。”
林昌源气得几乎仰倒。
若是张文济都处理不了,加上张晨又有什么用?
莫非他是看中我女儿就在旁边,必定会帮忙,才如此胸有成竹?
若是这样,可不能如张晨所愿。
林昌源想到这里,不再轻举妄动,只是给身边的亲信一个隐蔽的眼神,让对方做好准备。
如果是一号控制不住情况,就立刻接手。
宋广兴坐在一楼,满意地看着眼前的闹剧。
这可比请戏班子唱戏有意思。
打蛇要打七寸,张晨纠缠女主,罪大恶极。
没有张文济撑腰,张晨就是个蝼蚁,任由他拿捏。
今日张文济引发民怨,将事情报告朝廷,张家定被满门抄斩。
正在这时候,张文济大步走出来,大声说道:“诸位父老乡亲,听我一言!”
众人暂时停下,都警惕地盯着张文济。
张文济开口:“我今日就在这虎门之外办公,接受大家的监督,等一下若是有哪一点判得不公,或者有哪个案件没处理清楚,大家尽可摘走我的乌纱帽,甚至拿着我的头颅!”
说话之间,他把头上的官帽摘下来,高高举起。
“我张文济做事,对得起天,对得起地,更对得起朝廷和百姓。来人,摆桌案,开堂!”
百姓都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张文济那么果决。
有他这句话,众人冷静下来,准备看看再说。
宋家人不乐意,却不敢轻举妄动。
衙役们反应很快,立刻端来矮小的桌椅,师爷们也立刻递上讼纸。
张文济吃了张晨熬煮的加料粥后,目光如炬,心思敏捷。
他一目十行地看过诉状,在一大堆卷宗之中,抽出几捆相关卷宗,开始审理。
他对案件早有了解,此时审查不过是走个过场,询问后立刻得出答案,要么当场抓人,要么让衙役跟着苦主去抓凶手。
短短半个时辰,就处理了十几件旧案。
这次来闹事的人遭遇十分凄惨,一部分是线索不足,找不到凶手。
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前任县令不敢抓豪强以及权贵。
但张文济可不怕那些,甭管是谁,只要查出来,他只有一个动作——扔签子,命令衙役去抓人。
苦主们本以为这次也会像以前一样无疾而终,没想到张文济居然那么果断,为他们解开了冤屈。
他们十分感激,纷纷跪地,高呼“青天大老爷”。
周围百姓看到这一幕,也都心神震动,交头接耳。
“张县令看起来跟之前的官老爷不太一样,是真的为咱们撑腰嘞。”
“确实,有可没哪个官老爷敢像他一样,不仅拿乌纱帽,甚至还拿项上人头给大家写保证。”
“咱们老百姓终于要过上好日子了。”
大家议论纷纷,都是赞许。
酒楼之中,喝茶的客人们看到张文济断案迅速,也都开口赞许。
“没想到张大人居然如此厉害,以前都没看出来,他竟然有那么高的断案才能。”
“他实力确实非同一般,这是百姓之福。”
“看来咱们确实得感谢大理寺,要不是他们给张大人施压,我们还不知道他有这本事。”
众人聊着,余光忍不住看向宋广兴。
宋家人实在可恶,居然想害张大人那么好的官。
还好张大人有本事,照这个势头下去,必定能把陈年旧案都断干净。
宋广兴待在一楼,本想听大家嘲讽张家,没想到宋家反而成为别人的笑柄。
他察觉到周围嘲弄的眼神,气得差点咬碎后槽牙,怒骂手下。
“可恶,你们怎么办事的?让你们去找那些疑案悬案,怎么就找了些乡巴佬?”
小四赶紧安抚:“少爷,小声些。”
虽然其他人可能猜到张家的事是他们弄的,但少爷也不能自己讲出来。
宋广兴一肚子火气没地方发,更是气得不行,咬着牙问道:“让你们去找大案重案,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小石苦着脸说:“少爷,张文济只是县令,大案重案都在刑部或者咱们大理寺,不是他一个小官能处理的。”
县令这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放在偏远地区还能有几分本事,可在天子脚下,要么是个摆设,要么就是个背锅的。
大案重案在县令手上走两圈,查不清楚就得马上转到其他地方,跟张文济没啥关系。
他们之前也都以为,光是陈年旧案的事就能让张文济焦头烂额,变成砧板上的鱼肉。
哪能想到,张文济居然有那么大本事。
对方的脑子不知道是怎么长的,居然连犄角旮旯里的线索都能摸出来。
不仅轻而易举地化解了他们制造的危机,甚至将其变成了自己的功绩。
宋广兴气得不行:“难道就没有办法教训他?”
小厮眼珠子一转,低声说道:“还有一件事……”
与此同时,在二楼的林昌源瞪大了眼睛,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里蹦出来。
他满脸的不可置信:“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张文济断案本事那么大!”
如果早知道张文济有这能力,刑部根本不会被大理寺压一头。
他赶紧往楼下冲。
等张晨反应过来,抬头往窗外一看,就见林昌源已经跑到公堂前头去了。
林昌源一口气冲到张文济面前,抓着人就问:“你以前为何隐藏断案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