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王翠花,脸都绿了。
最后离开,是扭着苏宁宁耳朵骂骂咧咧走的。
苏宁宁都快十八岁的人了,愣是被她妈打得在外人面前一点颜面都没有。
最后出门去镇上,苏满满一家三口脸上笑意明显。
因为沈言也要回家,所以四人同路。
路上,苏满满拿了一个他爸特地洗过毛毛的小冬桃,一口咬下去:“哇,还挺甜。”
苏有银看这傻闺女只顾着自己吃,只好自己递了一个给沈言:“小言同志,你也吃。”
沈言客气接过:“谢谢叔叔。”
苏妈也拿了一个吃了起来,眼睛一亮:“别说,真挺甜。”
“这会能买到冬桃可不容易,小言你这孩子有心了。”
一时看着沈言,那真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沈言目光始终看着走在前面的那抹纤细的身影,闻言,客气回应:“阿姨喜欢就好。这都是应该的。”
刘芳芳知道,那里有什么应该的。
这人无非就是看上她闺女了。
不过人家条件也不差。能随口说出立马能申请随军的人,那多多少少都得是副,团级。
就是不知道这小言是副还是正
不过不管是副的还是正的,说来都是她闺女高攀了。
苏满满吃了一个冬小桃,这会心心念念都是怎么多搞点这种新鲜水果吃。
没心没肺的样子,在某人眼里就是可爱又迷人。
从怀阳大队走路到陆屋镇四个人说说话,依旧走了一个多小时。
因为接下来不在同路的原因,在加上沈言心里焦急确定下来两人的关系,他急着回家。
便提出回去跟父母说上门的事。
苏满满就这么默默看着她爸妈热情的把人送走。
“小言阿,别有心理压力,你这孩子人品好,长得也好,到哪里都会有好姑娘的。”这是苏妈说的。
她虽然觉得自己闺女也不差,可她家要的是上门女婿,再好的男孩子,若是不能接受上门,那也跟她家没有关系。
不过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苏老二看媳妇都这么说了,再加上他看沈言也觉得顺眼。
拍了拍他肩膀,也说了一句:“回去好好说。”
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实在说不通就算了。”
刚想说我会的。
这句话愣是在听苏有银补了一句后,沈言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目光坚定:“叔叔阿姨,你们放心,我会好好说。”
目光又转向苏满满似在承诺:“你等我。”
苏满满不在意的摆摆手:“再见。”
看她这样没心没肺,沈言叹息。
目送他离开。
苏爸苏妈两人一直道:“可惜了。”
苏满满不解:“可惜什么?”
夫妻俩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里都看出了无奈。
这闺女还是不开窍呢。
不过也好。
沈言那样的同志,怕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惦记着。
他们三丫说好听点,是高中生有文化,说难听点,那就是个乡下村姑。
都说山鸡成不了凤凰,他们闺女虽然样貌不差,可耐不住上门女婿那一个条件就能把大把大把好男儿拦在门外。
更遑论人家沈言同志,大小在部队还是个军官,家里又是镇上吃商品粮的。
而且听他之前介绍的意思,父母原在京市工作,前些年退休下来才回了老家这边带孙子。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个极好的家庭,这样的人家要是娶儿媳妇,要什么样的姑娘家没有?
所以两人打心里就觉得他们家三丫和人家沈言的事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