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满满不知道这会她爸妈已经下意识觉得沈言这个上门女婿要没了。
见他们俩不搭理自己,苏满满默默拿过她爸口袋里最后一个小冬桃咔嚓一口吃了起来。
甜滋滋的那种带了一点点酸的口感,真是越吃越开胃。
等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供销社的时候,店里意外的没什么客人。
看着这时候的供销社,虽然有原本的记忆,但还是很新奇。
只见供销社大门处贴了不少这时候的大字报。
苏满满喃喃的念了出来:“为人民服务。”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
苏妈看她不进来,喊了一声:“三丫你进来啊,杵在那里能买东西咋滴。”
苏满满忙抬脚进门。
说实话,不大。
外面看着三层楼高,实则用到的只有一楼二楼。
一眼望去,都看完了。
二楼买油盐酱醋,糕点糖和烟酒零嘴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总的来说一楼是卖小件的。
二楼是卖大件的。
什么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成衣。
每样都特意设立了一个柜台,还挺讲究。
苏满满一家三口来此目的要买的东西都在家里做过明细了。
苏妈笑着跟卖油盐酱醋的女店员说:“同志,麻烦给我称两斤酱油两斤醋,三斤盐,一斤红糖,一斤白糖。”
说着,她一边掏钱和票。
女店员倒没有小说里的什么狗眼看人低的狗血剧情。
按着苏妈的要求,接过她带来的瓦罐,各打了两竹筒的酱油和醋。
苏满满看得新鲜:“你好同志,这一竹筒是一斤吗?”
女店员看她长得漂亮,原本有点不耐烦回答的心,一下点点头:“是,这个竹筒只装一斤的量。”
苏满满点点头。
红糖和白糖很快也一并被她称好。
女店员把东西放在柜台:“酱油两毛一斤,一共四毛,醋八分一斤,一共一毛六,盐八分一斤,三斤一共二毛四,红糖和白糖一共三块,需要两斤糖票。”
苏妈早就准备好了,闻言把钱和票递给她:“这儿。”
只见那女店员把钱和票拿起看了看,然后拿过头顶的夹子把钱和票夹好,用手一推。
只听一阵滑索的轻微声,来回咻的一下,那边已经有人把零钱找好了。
苏满满默默看着。
这次没在开口问为什么找个钱这么麻烦。
问的越多,越容易暴露。
买完了调味品,苏有银看到角落里放了好几个铁锅,拉了拉他媳妇:“媳妇咱们家也买个铁锅吧?”
苏妈本来也没想省。
把兜里最后跟人换的五张工业卷拿了出来:“买一个炒菜锅,再买一个大的烧水锅。”
苏老二没想到他媳妇这次这么大方:“成。那咱家就添两个锅。”
以后没了他再换就是。
锅和锅之间是不一样的。
炒菜锅有10到15块钱不等,外加一到两张工业卷。
烧水的铁锅更贵一点,要18块钱,因为大的原因,要三张工业卷。
“同志,我们要一个炒菜锅一个烧水锅,要带双耳的。”苏老二接过媳妇拿出来的钱和票。
供销社几个女店员看她们一下要买这么多东西,也没了一开始的懒懒散散。
甚至还有人主动朝长的标志的苏满满说话。
“同志我们这刚好有几个不要票的保温瓶,你们要不要?”刘燕纯粹是看这女同志长得实在好看,没忍住问了一句。
苏满满刚想说不要,就听她妈眼睛曾亮,神情激动:“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