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过目不忘

    第一十八章  过目不忘

    从上次在四方村见过周仲,姜梅心中始终对他有些偏见,总觉得这么一个邋里邋遢的人,不可能是个好先生。

    只是杨云坚持要拜周仲为师,姜梅也不好阻拦,只想着等杨云醒悟过来,立刻退学,重新给他找位先生。

    杨云没有察觉到母亲心中的小算盘,笑呵呵地说:“感觉很不错,周先生虽然没有教什么东西,但已经开始给我上课。”

    “同窗们也很友善,有个叫宋玉川的同学,还要把饭分给我吃呢。”

    姜梅听见儿子没在学堂受欺负,轻轻点头,嘱咐道:“同窗对你这么好,你也要多帮助同窗,当然,最要紧的是把学业搞好。”

    母子俩人吃完饭,姜梅继续想着怎么做衣服,杨云把《大学》第三篇,第四篇背下来。

    第二天一早,杨云来到学堂,跟同学们打过招呼,一边读书一边等着周仲上课。

    足足过大半个时辰,周仲才打着哈欠进入学堂,简单检查过几个学生的功课,才准备回后院继续跟猪兄聊天。

    在周仲准备离开的时候,杨云忽然起身,冲着他说:“先生,您昨天让我背的功课,我已经背熟。”

    原本睡眼惺忪的周仲,猛然回头,看清说话的人是杨云,带着几分不悦说:“你确定你的书已经背熟?”

    《大学》第一篇的字数不算少,寻常孩子两三天能背下已算不错。

    当初虞尚熙背第一篇也花一天时间,杨云竟半天时间背熟了?

    杨云轻轻点头,张口背起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没有犹豫,没有磕绊,没有错误,杨云顺畅无比地将《大学》第一篇背下来。

    周仲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当初果然没看错,这个杨云是个读书的料子!

    在周仲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杨云稍微停一下,继续开始背,“《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边,虞尚熙眼珠子都要掉出来。

    他已经在背《大学》第七篇,能听出杨云背的,分明是《大学》的第二篇和第三篇!

    渐渐地,整个学堂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静静地听着杨云背书。

    杨云背完第三篇,似有些意犹未尽,停都不停地说:“《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只是第四篇还没背完,周仲脸色阴沉地打断杨云,

    “停下!”

    “杨云,求学当以务实为本,你确定你之前没有读过《大学》?”

    能在一天时间内,将大学背到第四篇,这样的人周仲不是没见过。

    甚至他还见过,有人一天时间,能把整篇《大学》全部背下来的!

    但他不相信,随便收的一个学生,有这种天赋!

    杨云知道他的表现,可能惊到周仲,认真地点头说:“先生,我在昨天之前,确实没有读过《大学》。”

    周仲的脸色更加难看,以为杨云是在犟嘴。

    “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你老老实实交代,我可以原谅你这一次。”

    “若被我查出你撒谎,立刻给我收拾东西滚蛋!”

    有过目不忘本事的杨云,自然不怕周仲调查,昂首挺胸地说:“先生,学生刚才所言,没有一句假话!”

    这次周仲没有说话,看着杨云,将老周叔叫过来,轻声吩咐几句。

    老周叔转身去后院,不多时拿着一本书回来,交给周仲。

    周仲随手将书翻开,随意指一段说:“你不是说你背书很快吗?给你一炷香时间,把这段给我背下来。”

    杨云走到周仲身前,看着上面的文章,轻轻点头。

    老周叔拿出一根线香,当众点燃。

    虞尚熙忍不住咽一口口水。

    他很纠结,既希望杨云是在吹牛,好保住他的学堂第一。

    他又希望是真的,想要见识一下,真正的天才到底有多厉害。

    宋玉川则担心地看着杨云。

    他不知道刚才杨云背那么多书意味着什么,只害怕他被先生赶走后,没有地方可以读书。

    周仲还是像往日一样,满不在乎地坐在椅上,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出卖他的真实心情。

    线香燃过一半,杨云将书恭敬地还给周仲,张口背道,“蟋蟀者,秋虫也,名促织,亦名孙旺……”

    随着杨云流利的背诵,周仲的眼睛越睁越大,他竟真一字不错地背下来!

    周仲拿出的这本书,名为《促织经》,乃一本于科考无用,专门讲解蛐蛐的杂书。

    哪怕是一般的秀才举人都不知道,杨云不可能看过,更不可能提前背下来!

    这么说来,杨云真是个可以过目不忘的天才!

    欣喜的周仲啪一声合上书,冷冽的目光扫过学堂中的学生,“看什么看,你们的书都背完了?字都练好了?”

    看热闹的学生们纷纷低头,心不在焉地背书练字,但眼角余光还是忍不住向杨云身上瞟。

    周仲哼一声,起身向外走去,说:“杨云,你跟我来!”

    虞尚熙见周先生将杨云领走,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连书都背不进去。

    宋玉川疑惑地挠挠头,杨云不是把书背出来了吗?先生怎么还是把他叫走啊?

    周仲领着杨云来到后院书房,将《促织经》放回原位,看着书案之前的杨云淡淡地说:“过目不忘,对你未来进学确实有很大帮助。”

    “但你若以为,凭此天赋能轻松拿到功名,那是大错特错!”

    从昨天发现他过目不忘,到今天用半炷香背出杂书中的内容,杨云确实有几分得意。

    只要是看过的书,他定能背下来,以后想考功名,定然如同探囊取物!

    直到此刻,周仲说他错了,杨云才发现他已经生出骄矜之心,甚至开始飘。

    意识到这点,他背后出一层冷汗,恭恭敬敬地对周仲行礼,诚心诚意地说:“请先生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