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天亮雪晴,碧蓝天色如洗,越发冷冽透亮。
宁国府因贵客登门,早早开了朱漆正门。
从大门往花园,依次搭建七级彩山五级牌楼,齐整亮丽非凡。
因冬至天气寒冷,酒筵开在了外院花园厅房。
明间摆设锦帐围屏,安放着梅花暖帘遮风,香炉兽炭摆列酒筵。
正面吕公公安排大插桌观席,一色摆设大簇盘,方糖高顶五老定胜。
两边宾客是小插桌,也是高桌观席,有二十四色案酒堆盘。
席间摆设许多四季花盆景儿,屏开孔雀褥隐芙蓉,锦绣妆花无限富丽。
厅外教坊鼓乐伺候,正中搭着小台,名班大戏,许多伶人乐妓服侍。
待到巳时多刻,请的客人渐渐到了。
至近的就有覃将军、荣三郎、司礼监秉笔,还有几位贵府老亲。
国公爷的岳父沈阁老不来,只派小儿沈三公子过来赴席。
快到日中十分,门首道路洒扫封街,十几个红衣青帽内官举执事。
众人簇拥着八抬八簇银顶暖轿,一径来在宁国府大门口。
吕公公这回没穿公服,青缎锦袍裘皮氅衣,笑盈盈下轿进门。
宁元竣迎面行了礼,与众人陪着老太监进厅,众人分宾主落座。
霎时筝阮笙笛响动,鼓乐吹打不绝于耳。
宾客入席的时候,锦鑫堂厨房里,就忙成了一锅粥。
梨月撂下小银刀子,将剩下的蜜饯咸酸干鲜果子收起。
方才关席让酒,两下十二道蜜饯咸酸果盒,都是她做的。
现在秦嬷嬷的手下,数梨月刀工最好,这些活她少不得独揽。
这也亏了当初曹大婶逼她练刀工,她才有这个本领。
上过了果品案酒,接下来便要上汤割大菜。
秦嬷嬷守着灶火,亲自盯着八宝攒汤火候。
向来京师宴席之中,八宝攒汤都是第一道热菜。
很多时候是摆着看一看,或宾主闲话时,喝一口开胃。
这道汤菜的食材冬夏不同,但必要用到的内容,就有黄芪、羊骨髓、黄酒、酒糟、羊尾油、腌韭菜、莲藕、山药。
食材都要提前制备好,再蒸熟以作备用。
熬汤前热油炒熟避去腥气,增加汤料的滑润口感。
八宝攒汤上至皇宫内院御膳房,下至勋贵官府世家厨房,家家都会做。
不过秦嬷嬷与众不同,将旧法用油热煎炒汤料,改做用绍兴黄酒烹制。
这样做能增加镬气,让这汤味浓厚醇香,饮用时回味无穷。
梨月眼瞧着汤做好了,秦嬷嬷命人端来容器。
两个粗使婆子抬个大木匣,从里头取出金灿灿嵌花汤盘。
光是看这盛汤的器皿,就知这道汤气派不同。
并不使用普通瓷器,而是有一整套专门盛汤的金芙蓉汤盘。
汤盘口大至一尺,连盖子用黄金十多两,如同硕大芙蓉花开。
相配的还有十只金镶银汤盅,盏碟盖都是小芙蓉花样式,极为精巧富丽。
这道汤羹都不必喝,只略看上一看,就闪瞎了眼睛。
不过这道汤的味道,梨月心里知晓。
虽说看着大气,喝起来味道却普通,算不得珍馐美味。
只因是上等宴席必备的菜肴,也是每个厨娘必学的大菜。
秦嬷嬷这些日子,教了梨月好些宴席大菜的做法。
八宝攒汤算是简单的,真正复杂下功夫的,其实是五割中的烧猪炙羊。
五割菜肴中的猪羊鸡鸭鹅,烧鸡烧鸭梨月跟曹大婶学过。
最难的烧整猪与炙羊肉,梨月就比较发愁了。
毕竟大宴都要做整猪整羊,不能只做烧猪头、煎肘子、炖蹄髈。
听闻宫廷里的御宴,猪羊鸡鸭鹅兔等肉食,都要连骨头烧制。
一起抬上膳桌,内官监亲自割肉,给万岁爷与众宗室大臣分食。
听秦嬷嬷讲说,宫里御厨做菜好看为先,这些肉食都不会烧得很熟。
不但味道普通,嚼不烂咬不动带血丝,那都是平常事情。
宫宴又不比寻常,吃在嘴里的东西,万万不敢往外吐的。
因此别说是各位大臣,就连万岁爷都怕宴席上吃割肉。
京师里头上行下效,烧猪炙羊大都中看不中吃,又柴又硬又没滋味。
宁国府早先也是面子货,直到秦嬷嬷当厨房掌事,才算改了章程。
秦嬷嬷做的炙羊肉,选用上等滩羔羊,一岁口以上不要。
选羊时不用母羊,只要肉质肥厚的羯羊,保证不膻不干。
烧整猪更加讲究,只选七八斤大小的乳猪,过大过小都不成。
用料腌渍一夜后,用糖霜秋油料汁反复刷洗猪皮,烧出来好吃好看。
从此宁国府宴席,炙羊羔肥嫩多汁,烧乳猪外酥里嫩,绝对是色味俱全。
教这两道大菜时,秦嬷嬷没藏私,让梨月反复背诵调料。
什么先放什么后放,什么火候加什么料,若背错一样儿,就是一巴掌。
她老人家手劲儿大,比曹大婶的笤帚疙瘩打人还疼。
炙羊肉要用橙皮、菊花、盐酱、黄酒、还有老卤汁。
烧乳猪则需用盐、糖、八角、茴香、桂皮、香叶加酒。
梨月背的滚瓜烂熟,做梦时都是火红霜炭,满眼油滋滋香喷喷的炙羊。
鼓乐吹打声中,描金漆的食盒,流水似得往正厅里送。
别看正是冬日冰雪季节,厨房里的材料是应有尽有。
那正厅的桌席上头,也就只没有龙肝凤髓罢了。
梨月深深觉得,大概万岁爷在宫里受用,也无非是这些菜肴了。
五道大菜三道汤盘送去,过不得多一会儿,就有小厮送赏来了。
“吕老公公夸赞炙羊与烧猪做的好,赏厨娘二十两银!”
吕公公是今日主客,果然是大方的紧,出手就是二十两。
别的客人放赏,都要比他低一等,也有十六两的,也有十两八两。
这一席酒宴下来,光是赏钱就得了八十多两。
依着厅前戏乐箫鼓演奏,小厨房共上了十五回菜,共计三十道下酒。
最后各色蒸酥点心十二道、汤饭四道一起奉上,菜肴才算上全。
别的灶头里,还大盘大碗做好些肉食下饭,用来款待来客随从。
一席酒吃到下午未时中,厨房里的才算忙完,灶火渐渐熄灭。
这天寒地冻的天气,梨月忙出一身的汗,小脸涨得通红。
不过这般辛苦也算值得,众人分赏钱时,梨月得了一大份。
因蜜饯咸酸的雕花都是她一人做的,还打下手做了炙羊羔和烧乳猪。
所以她同白案柳家的与掌案厨娘一样,得了上等赏封八两银子。
莲蓉则与打下手的婆子一样,只拿五两赏钱。
这丫头顿时不高兴,撇嘴翻眼赌气不跟梨月说话。
不说话倒是好,分菜时梨月得了碗蒸羊排,正好能好好吃顿独食。
她可算是饿坏了,盛了一大碗饭,夹起软烂流油的羊排塞进嘴里。
同桌吃饭的两个婆子,正急不可耐的曲曲闲话。
“刚酒宴上,客人都劝咱国公爷再娶呢!”
“传膳的告诉我,坐首席的吕公公说,小公爷不娶亲便罢,若要娶亲的时候,他老人家要亲自做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