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吕公公,年轻时做过北关镇守太监。
覃将军本是北关豪族,数代从军都没大出息,干脆就攀附了吕公公。
他十五岁从军,拜了吕公公做义父,才有门路在宁国公的大营听令。
吕公公做了司礼监掌印,覃将军跟世子爷立了个功,两下保举才能入京。
世子爷给吕公公送厚礼,也是覃将军从中牵线。
沈氏听说这事儿,对夫君更是失望。
她父亲是清流,靠着一身才学当了内阁首辅,向来不屑于与阉人为伍。
可现在阉党竟然成了她家座上宾?
世子显然没把岳父放在眼里,不但不给她脸,连她娘家的面子都不给了。
沈氏的牙都快咬碎了,她的丈夫她管不了。
她决不许给阉党的官员,施舍一口饭一口酒!
可惜沈氏的这般气节,在宁国府里却是无用。
宁夫人听说此事,脸上就没有好气色。
若不是听说沈三公子扣了世子袭爵的圣旨,她根本不想见这个儿媳妇。
这天,梨月正在点豆腐,就听说沈三奶奶又来了。
扒着角门偷看,她觉得沈三奶奶没上回漂亮了。
水粉胭脂盖的很厚,粉浓浓的脸儿绷着,扶着丫鬟的手直走进了屋。
沈氏身子好了些,正在书房里看闲书。
粉油雕花桌案,背后百宝阁里一函函古籍,供着梅瓶与青瓷花斗,香几上还焚着一缕玉梅香。
“三嫂怎么来了?”沈氏故作矜持,闲闲撂下书卷,让座看茶。
沈三奶奶的脸色都变了,刚坐下就红了眼圈儿。
“好妹妹,你把我和你三哥坑死了!”
沈三公子依着妹妹的话,将宁世子袭爵的圣旨扣住迟迟不发。
一日两日还可,时间长了谁不察觉?
只好推脱誊录登记有误,又耽搁了几天。
可沈家兄妹倒是忘了,旁的圣旨能拖延,这宁世子袭爵的圣旨,京师之中人人看着,如何能够拖延?
连着十来天没动静,朝廷中都隐隐有了传言。
司礼监掌印吕公公,内阁首辅沈阁老,都派人来过问。
沈三公子怕两边核对日期,如今拿着圣旨不敢发,回家将妻子臭骂一顿。
沈三奶奶是内宅女眷,只怕这事儿闹出来,沈父责骂自己夫妻,只好来找沈氏拿个主意。
“礼部扣押圣旨是常例,三嫂是外省人,不懂京师朝廷的惯例。地方官员升迁的圣旨,礼部向来都是扣住的,什么时候送礼上来,什么时候才发。不单是三哥,就是父亲也都是知晓的。三嫂忙什么?”
沈氏拿了盏香茶,递给沈三奶奶,故作漫不经心。
沈三奶奶听她这么一说,略微安心了些,这才端茶喝了两口。
“妹妹休要怪我,我是妇道人家,谁知他们衙门里的事了?你三哥回家只是埋怨我,我如何不着急?”
她嘴里虽然这么说,可心里也是似信非信。
若真的没大事儿,沈三公子怎会劈头盖脸的骂她?
沈氏看不起自家嫂子的模样,淡淡笑了笑。
“这件事别的不怕,三哥怕的是父亲责备罢了。三嫂你别忧心,让三哥好生沉住气,满破着挨父亲一顿骂,倒能得不少好处。我们世子爷以为圣旨是司礼监扣住的,托了阉党覃将军给吕公公送礼。那礼单我看了,金银器物不下万两。等他回过味儿来,岂不会比照这个例子,给三哥也送一份?”
沈三奶奶一听,不禁用帕子掩住了嘴,连忙合掌念佛。
“阿弥陀佛!我的妹妹,若妹夫真送礼给你三哥,我们必定不敢收,一定原封不动给你送回来。妹夫这些日子,可过来求你了?妹妹,不是我们劝你,若他肯服软时,你也休要太矫情,给他个台阶下也罢了。终究是少年夫妻,还是和睦为重。”
沈氏手心一紧,将茶盏紧紧握住,半晌不曾开口。
别说服软给台阶儿,她这十多天来不曾见过世子爷的面儿,话也未曾说过半句。但她是要脸的人,这些话自不会对三嫂讲。
午膳时候,沈氏留沈三奶奶同吃。
偏厅里摆了膳桌,姑嫂两个款款入座。
一看满桌菜肴,沈三奶奶便是一愣。
“妹妹病了这些日子,身子好些也该吃些清淡适口的。怎得突然换了口味,吃起这些鱼肉发物来了?旁人不知你口味罢了,曹婶子是母亲特意派来陪房的,她怎的也不精心?”
提起曹婶子,沈氏脸色便不好,刚抬起的牙筷也放下了。
偏厅里芷清、芷兰陪着,另有两个二等丫鬟侍膳。
何姥姥拄着拐棍儿,坐在屋角看着。
她老人家倒不为显殷勤,只是等着主子吃完下桌,赶紧挑些自己爱吃的。
比如今日桌上就有烂炖的白玉蹄髈,还有一大碗荷叶米粉蒸白肉。
这是何姥姥特意嘱咐小厨房胡妈妈做的。
沈氏饮食清淡,不吃油腻肉食,等撤桌的时候,她好拿着下酒去。
“三奶奶不知道,小厨房的曹婶儿,竟不是个东西。凡事她不向着小姐,只顾攀高枝儿。小姐略说她几句,她就撂挑子不干。这等吃里扒外的娼妇,留着她做什么。可小姐心软,只罚了她三个月例钱。若依着我老婆子,早唤人牙子来将这娼妇卖了。”
沈三奶奶见何姥姥咂嘴鼓舌,不由得眉心微蹙。
“曹婶子虽不是咱沈家奴才,却是个懂得礼数正派人,妹妹的口味只她知道些。若是她没大错,还是让她掌灶。妹妹本就身子弱,别太苛刻了自己。”
这满桌子猪油炖萝卜、炙子烧羊肉、荷叶米粉蒸猪肉。
没一样是上得台面的细菜,不知道还以为是哪个乡下大户做流水席。
沈氏放下筷子没说话,何姥姥忙笑着解释:“新上来的掌灶媳妇不知小姐口味,过一两日就好了,三奶奶别担心。”
梨月跟着春棠等在廊下,预备着收盘盏,屋里的话听得清楚。
“胡妈妈要在灶房摆酒,做得都是何姥姥爱吃的。”
春棠咽了口水,梨月倒还好。
她鼻子灵,闻出烧羊肉一股膻味,粉蒸猪肉也缺火候。
正无语的时候,忽见传话媳妇急匆匆挑帘进去:
“大奶奶,太太派人来说,请您陪着三舅奶奶一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