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分拨调查

    “他们说,每天的粮食不够,有时候一天只有一顿。”

    “所以,想前往京城,看看能不能换一个活法。”

    程咬金道。

    真是过分了。

    “传房玄龄……”

    李恪咆哮。

    没过多久,房玄龄等三省六部的人到来。

    “臣等拜见陛下。”

    房玄龄等人恭敬行礼。

    看到程咬金在这,心重重一跳。

    现在程咬金负责江南那边的灾民事件,不会是又出了什么事吧?

    “诸位可知,江南那边又涌过来了一批难民?”

    李恪冷声道。

    这些人啊,都是为江南那边的官员考虑的。

    连房玄龄都是替江南的官员说话,真让李恪非常生气。

    “陛下,臣等不知。”

    房玄龄等人吓了一跳。

    又是看向程咬金一眼,连忙承认自己不知道。

    他们是真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也不敢在李恪的面前承认。

    前不久他们刚刚帮助江南那边说话,现在又有难民出现,真是在打他们脸啊。

    “不知道?”

    “朕记得你们之前都在替江南官员说话,这个时候你们还想说些什么?”

    李恪锐利的眼睛扫向房玄龄等人。

    房玄龄抬头看向李恪,想要开口。

    但是看到李恪的目光之后,又低头不再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么?”

    李恪眯眼。

    对房玄龄很不满。

    “陛下,请问他们前往京城的原因是什么?”

    房玄龄叹息一声,走了出来,询问情况。

    他不知道京城之外又出现难民,现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自然,想要给李恪一个满意的答复,还是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出现在这里。

    “程咬金,你说。”

    李恪让程咬金复述刚才的话。

    很快,程咬金将自己知道的告诉了众人。

    为了防止他们说自己办事不靠谱,程咬金表明自己问了半数的人,都是差不多的结果。

    这是李恪说的大数据调查。

    以前调查的时候,尽管尽可能问多些人的情况。

    但是没有总结过。

    现在推出大数据调查,不少调查部门都是这么调查。

    通过更多人给出的结果,然后进行总结对比,大概能够分析出这件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陛下,得去调查一下才行。”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声音有点沉重。

    现在咱们啥都不明白,不敢随便下结论。

    关键是江南那边的情况,得从那边入手才能找出问题。

    “你们打算怎么查?”

    李恪声音很冷。

    他虽然心情不好,气得要命。

    但也知道,还得调查才能弄清楚真相。

    江南毕竟离这挺远的,不调查是不会知道那边到底怎么样的。

    “我让吏部和大理寺的人亲自跑一趟江南,看看究竟发生了何事。”

    房玄龄琢磨了一下,道。

    得有人亲自去现场看看才能弄明白。

    “陛下,我希望能让吏部的人去查查。”

    陈柏也站出来

    吏部和大理寺的人亲自去,问题应该能很快搞清楚。

    “行!”

    李恪就回了一个字。

    现在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查清楚真相了。

    京城难民说的那些原因,对查案很重要。

    如果查出来真是那样,江南那帮官员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不过李恪也不可能只让吏部和大理寺的人去查,李君羡带的护龙卫现在江南那边还有不少,让他们好好查查,肯定能挖出不少消息。

    “陛下,告退。”

    房玄龄等人互相看了看,恭敬行了个礼,就退下了。

    李恪看着他们离开,让程咬金回京城看着。

    至于那些难民,跟之前那批一样,先让朝廷照顾。

    但他们不可能总靠朝廷养着,过段时间得自己想办法生活。

    御书房安静下来后,李恪把李君羡叫来,又让他去江南跑一趟。

    一定要查明白难民为什么跑到京城来。

    还有,江南的官员在赈灾里到底干了什么,有没有贪腐?

    吏部和大理寺的人当天就出发了。

    李君羡也是当天走的。

    两拨人马都火速赶往江南。

    一拨光明正大地调查,另一拨则悄悄地进行。

    朝廷和李恪都等着他们的消息。

    就这样,一个月过去,雨停了。

    这期间,又有一批难民到京城,他们带来了个让李恪气炸的消息。

    说江南的官员为了不让难民走,竟然派兵强行让他们回去,闹腾中还有难民死了。

    李恪听到这个消息,没告诉房玄龄他们,让程咬金封锁消息,等着李君羡等人回来。

    这天晚上,李君羡回来了。

    “陛下,我查到了不寻常的事情。”

    李君羡递给李恪一份奏折,那是他在江南调查的情况。

    他是动用了所有护龙卫的力量才查到的。

    毕竟现在护龙卫的人手还不够。

    李恪打开奏折一看,脸色顿时就不好了。

    江南的粮食不够,每天只给难民一顿。

    有时候甚至一两天都不供应。

    从京城运下来的钱,到现在都没用到百姓身上。

    李君羡回来的时候,江南已经不下雨了,可以修房子了,但当地的官员却连个样子都没搞出来。

    继续往下看,李恪发现了一个让人头发竖起来的消息。

    粮食不是不够,而是被一些官员偷偷运回家,高价卖给当地豪族。

    然后豪族再把价格抬高,间接剥削江南难民。

    江南水灾,很多百姓的粮食都被冲走了,只能用剩下的钱买粮食。

    但粮食价格一涨,他们的购买力就下降了,每天都得排队等着领朝廷的救济。

    但救济少得可怜!

    怎么办呢?

    只能想着能不能换个地方谋生了。

    所以,有些百姓想跑到京城,然而江南的官员不让,还派衙役去阻拦。

    这就有了难民潮,原因各不相同。

    江南的官员还挺聪明,没有把事情做绝,每天都给百姓留一线希望,让他们不至于完全绝望。

    看完奏折,李恪气得脸色铁青,眼里透出杀意。

    “这些家伙真是贪得无厌,怎么这么大胆?”

    李恪想不通,天灾人祸当前,他们怎么还敢这样贪?

    他们就不怕朝廷追究么?

    如果朝廷知道了,他们只会被革职、下狱,甚至被处死。

    “陛下,我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