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摇头。
要是真的不中用,他就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只是觉得人才难得,想给他个机会传承知识而已。
华夏有那么多精彩的知识,诸子百家的学问都很有意思。
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限制,还有人为的破坏。
现在很多学问都失去了原来的光彩,甚至已经消失了。
李恪没打算把所有学问都发扬光大,但遇到值得的人,就想把知道的传下去,免得它们失传。
“有什么条件?”
李承宗深吸一口气,咬牙询问。
他心里已经答应了,只是不愿意放下自尊而已。
他经历了太多失败,只剩下一丝自尊可以坚守。
他的固执不是不愿意,而是想保护那点自尊。
“安分点。”
“大唐需要稳定,发展,太平,朕不希望你去捣乱。”
李恪想了想,就知道他在顾及自尊。
不过他没打算太过分,也没想把他收服成跟班。
两人不在一个层次,不需要太在意对方。
只要他能安分给大唐做点贡献,李恪觉得可以给他机会,让他发展。
出去后,给他几个女人照顾他,让他有家庭有孩子,有点牵挂。
成了父亲的李恪,知道男人有了牵挂,就会被束缚住很多。
“就这样?”
李承宗惊讶问道。
竟然这么简单?
“呵呵……”
“你以为朕想让你做什么?”
“李承宗,别太高看自己了。”
李恪摇头笑了。
这里太闷,李恪不想多待。
说完,转身就走了,没留一步。
“等等,我愿意……”
李承宗急忙喊着,以为李恪后悔了。
但李恪没有回头,慢慢消失在刑部大牢的最深处。
李承宗还以为李恪是不想放他走,还想大喊。
但过了一会儿,他就明白了,然后无力躺回地上。
他知道,是他小看了李恪,李恪根本没把他当一回事。
李恪现在的高度,不是他能比的,完全没把他当对手。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
比踩碎他的自尊更可怕。
让他感到无力,就像蚂蚁面对大象。
想要继续复仇,但李承宗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可能了。
就这样放弃,他又说服不了自己。
左思右想间,牢房的门开了。
“李承宗,你可以走了。”
是狱卒的声音。
李承宗挣扎起身,却发现单手单脚根本动不了。
之前还有拐杖,现在没有了。
看看现在的自己,李承宗不禁苦笑。
这情况还想复仇?哪那么容易。
李承宗被放出来了。
之后发生了什么,李恪不太了解。
他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一堆手下抢着要给他卖命。
李恪早就掌握了如何驾驭人才,只要他们能干实事,就行了。
朝廷嘛,就像个鱼塘,大臣们就像鱼塘里的鱼,不可能每条鱼都是一个品种的。
不管什么大臣,只要能干事,都能用。
这才是治国之道。
不是非得全是能臣或者清廉的臣子。
毕竟,哪个机构都不可能全是清廉的臣子。
作为掌权的人,得学会怎么管下面的人,怎么让他们听命行事。
回宫的路上,李恪有了个点子。
回御书房后,命人喊来郑景观和李家家主李旺田。
“草民拜见陛下。”
两人态度恭敬,谦虚自称草民。
以前他们见李二,都是称呼老夫,或者其他自称。
但像李恪这样自称草民的,可是头一回,这是李恪才有的待遇,跟以前大不相同。
“免礼。”
“两位家主,听说你们发展得挺不错的。”
李恪点了点头,微笑着看向郑景观和李旺田。
“都是托陛下您的福。”
郑景观和李旺田对视一笑,开始拍马屁。
“哈哈,得了吧你们,这些马屁话朕可承受不起。”
“朕有几件事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李恪挥了挥手,心里明白,这两个老家伙说话好听,心里想什么可就不一定了。
“陛下请讲。”
郑景观和李旺田点头,心里也知道,拍马屁归拍马屁,真正关系到利益的时候,还是得先考虑自家。
“你们听说帝都大学了么?”
李恪问。
“草民已经有所耳闻。”
郑景观点头,他们在帝都大学也有人脉。
帝都大学的某些教授就是他们的人,不是他们故意安插的,而是那些人本身就厉害。
李恪需要他们家族的人才,他们家族的人才也正好想加入帝都大学,这是个双赢的局面。
“知道就好。”
“人才能推动经济发展。”
“朕打算在东北营州设立经济特区,专门发展商业,朝廷会给予支持,无论是政策还是税收都会大力支持。”
李恪说出心里的打算。
“这……”
“陛下,商人地位低微,朝廷划分经济特区支持商人,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担心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李旺田皱着眉头道。
他们五姓七望都有自己的赚钱机器,但那些人都是他们看不上的。
商人低人一等,这是这个时代的共识,很多人都不把商人当回事。
“经济拉动发展,可不能本末倒置啊。”
“至于朝廷的反对意见,朕会处理的。”
“朕想知道的是,你们对这事怎么看?”
李恪道。
封建王朝看不上商人,主要是因为商人只顾自己赚钱,卖东西营利,有时候会影响到农业。
在粮食都不够吃的年代,如果大家都去经商,那田地不就荒了?
最后肯定会影响朝廷的稳定。
但现在不一样了,不仅有传统的庄稼,还有红薯这些,粮食问题暂时不用担心。
毕竟现在人口才几千万,跟后世的十几亿比起来差远了,粮食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
故而,得更新一下观念,经商也能强国。
“草民愿意试试看!”
“草民也支持陛下!”
郑景观和李旺田对视一眼,赶紧表态。
这两人眼光独到,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利益。
他们知道,一旦李恪搞经济特区,营州肯定能快速发展。
甚至可能超过京城,成为大唐建国以来最激动人心的大事。
“好,那就让你们两家来牵头搞营州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