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
通过传令兵的联系,李恪和松赞干布要见面谈谈。
两人都没带别人,各自前进,最后在中间见面,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没想到天可汗陛下这么年轻。”
松赞干布声音低沉道。
他坐在马上上下打量着李恪。
看到李恪这么年轻,不由得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虽然之前就知道李恪年轻,但亲眼看到还是有点不一样。
“你也很年轻嘛。”
李恪笑着回答。
确实,松赞干布看起来真的很年轻。
看着他,估计年纪还没自己大。
“不说废话了,天可汗,你要什么条件才肯放了大相,退出吐蕃?”
松赞干布笑了几声,进入正题。
“这事是你们吐蕃引起的,只要你们赔偿足够,朕立刻退出吐蕃。”
“说说条件吧。”
松赞干布声音低沉。
“除了之前的,再加一百万两白银,朕立刻离开吐蕃。”
李恪很爽快道。
“再加一百万?”
“吐蕃没有那么多钱。”
松赞干布脸黑了下去。
不包括之前将近拿出了一百万。
如今再拿出一百万的话,就是两百万了。
吐蕃一年的收税,也不到四百万。
一场战争就不见了一半。
吐蕃没有那么多钱。
“没事,可以签订契约。”
李恪从怀里取出一张条款。
那是提前写好的赔偿条款。
松赞干布接过看了一眼,脸又黑了。
如果在两年内不还够一百万,割地作为补偿。
“赔偿割地?”
“李恪,你置我尊严于何地?”
松赞干布脸彻底黑了下去。
他尊称都没有,两眼猩红盯着李恪。
“你又何必生气?”
“两年之内将钱给够不就行了?”
李恪淡然道。
这里面,他还没有算利息呢。
像是第一笔买卖,暂时没有计算利息。
也因为太过匆忙,不清楚两地之间的换算,也就懒得加上利息。
这一战获得将近两百万两,也是非常值得的。
“要是我偏不呢?”
松赞干布语气沉重。
他紧紧盯着李恪,差点就动手了。
可他毕竟是君子,最后还是忍住了。
再说,真打起来,两边士兵看着,自己肯定会被小看的。
“那大相就得死,俘虏们也得死。”
“你那六万大军,估计也会伤亡惨重,两国战事也会没完没了。”
李恪淡淡开口。
他平静的语气,却像一盆冷水浇在松赞干布的头上。
松赞干布回过神来,心里反复琢磨李恪的话是不是真的。
大相会死,那批吐蕃士兵也会死,这都没疑问。
但自己这边,就不确定了,不知道到底谁输谁赢。
因为自己一旦反击,就会朝某个方向猛冲,那个方向的唐军只要正面抵抗,就会被自己冲垮。
但这也得唐军敢迎战才行。
如果他们撤退,凭骑兵的速度,自己也没辙。
李恪又调整了军队,八万对六万,自己肯定不是对手。
拖个一两天对自己有利,但那段时间才是最要命的。
想到这,松赞干布陷入沉思,面临艰难的选择。
“我们汉人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赞普何必急于一时?”
李恪笑呵呵的。
“好,签了吧。”
松赞干布沉思了半天,终于做了决定。
这个决定很痛苦,但没办法。
现在的情况,他根本无力反抗。
大相是个人才,治理吐蕃需要这样的人。
要不是大相被俘,他肯定不会同意这个条约。
可惜,没有如果,只能这么办了。
“那就找人作个见证吧。”
李恪挥了挥手。
一直在用望远镜观察的牛忠立刻回城。
很快,两座城的望族族长都来了,都骑马赶过来见证。
他们中有的已经投靠了李恪,有的则是决定不再参与,只愿意交出五十万两银子保命。
“李恪,你真是厉害……”
松赞干布看着过来望族代表。
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
但都是吐蕃的望族无疑。
很快。
在几十个吐蕃望族的见证下,条约签好了。
一式两份。
李恪拿一份。
松赞干布拿一份。
都盖了两国大印,还按了手印,非常正式。
“李恪,放人吧。”
松赞干布语气沉重。
今天的耻辱,他日一定要找回场子。
“放心,我不会食言的。”
李恪满意地将条约收好,让望族族长们先回去。
很快,牛忠发出信号,通知远方的李勣和王子虎。
两人收到信号,相视一笑,返回。
除了大相,其他士兵都被遣返回去,让他们按原路返回。
“两位将军,你们到底搞什么鬼?”
大相强忍着怒火问。
他没慌,也没怕,大不了就是一死。
但今天的事太奇怪了,他很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不是赞普和李恪之间有什么秘密交易已经达成了?
“你一会儿就知道了。”
李勣和王子虎都没有告诉他。
将他带了一段路后,就把他放下了。
左右两边的唐兵开始行动了,有的下马往回走,有的骑着马朝李勣和王子虎那边去。
没过多久,王子虎他们上马,从两边回到了主力那里。
过了一会儿,唐军全都集合起来,回到了最开始面对松赞干布的那部分。
“吐蕃赞普,咱们有缘再见面。”
李恪满意笑了,骑着马回到主力部队。
大军没停歇,直接进城,穿过城中心,准备从另一个城门出去。
城里的百姓关着门,透过窗户看着李恪的大军。
他们心里既震惊又不解。
不懂大唐的军队怎么就这样离开了,什么都没抢?
当然,这些疑问,李恪是不会给他们解释的。
这时候,想投靠大唐的望族已经在城里等着李恪了。
总共有九家,大概有六千人。
车队也有好几百辆。
“只要你们不叛国,以后会感谢今天这个决定的。”
李恪看着这些望族族长,笑道。
“谢天可汗。”
望族族长尴尬笑了。
他们都是有大志向的,或者是在吐蕃混不下去的。
想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带领族群发展壮大。
“走吧,跟朕回大唐。”
李恪下令。
大军迅速返回。
不能在吐蕃待太久,免得松赞干布的援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