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讨价还价

    时间为十天。

    十天内不买的话,俘虏会被斩杀。

    这个消息一出来,整个城都沸腾了。

    尤其是已经决定迁移到大唐的世家。

    他们最积极,宣传力度铺天盖地。

    之前李恪想要让吐蕃望族迁移到大唐的想法,又被人重新提起来了。

    “他到底想干嘛?”

    “让我掏钱把自己的士兵买回来么?!”

    松赞干布一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拍桌子。

    这些士兵本来就是吐蕃的,还在吐蕃的地盘上呢。

    他们竟然敢这样散播消息,这不是打他的脸么?

    更气人的是,这消息竟然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吐蕃。

    他要是不要那些士兵,不是让所有士兵心寒么?

    但要是真的照李恪说的做,那不是既花了钱又显得软弱?

    “王上,听说还有望族打算搬到大唐……”

    大相脸色难看地。

    自从李恪又打赢了一场,消息一出,他就听说又有望族想要投奔大唐。

    大唐的强大让他们服气,他们想要去大唐的天府之国,寻找新的机会。

    “混账,他们这是找死!”

    松赞干布更生气了。

    这些望族的行为跟叛国有什么区别?

    “陛下,现在士兵们都很不安,我们怎么办?”

    大相叹了口气。

    那些望族是活该,但现在也顾不上他们了。

    如果五万俘虏回不来,吐蕃就要乱套了。

    大唐天可汗真厉害,竟然想出用钱赎回士兵的命。

    “士兵肯定是要回来的。”

    “大相,你亲自去谈这件事,尽量把价格压低。”

    我在接下来的十天里把兵力集中起来,然后想办法争取胜利。

    松赞干布咬牙切齿。

    他不能就这样认输。

    这里是他的地盘,是他的主场。

    要是在这里输了,他的威严就掉光了。

    他本来还想利用大唐灭掉吐蕃佛,现在的权威反而更低了。

    他不甘心。

    “王上放心!”

    大相语气坚定。

    他也不愿意就这样认输。

    但现在吐蕃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了。

    如果不做出点样子来,百姓和士兵的心会凉的。

    大相离开。

    松赞干布立刻把消息传回王城。

    王命传达到其他城池,让他们集合士兵过来。

    当然,要悄悄地来,不能让唐军发现。

    李恪那边。

    正在讨论战事。

    有士兵进来汇报,说吐蕃大相求见。

    李恪笑,人果然来了。

    “把他请到大厅里,朕一会儿就过去。”

    李恪没立即去迎接他。

    毕竟这是战胜国的态度,而且他现在还有别的事要忙。

    这次来,就是给吐蕃一个下马威。

    真要伤到吐蕃的元气,在这里还是挺难的。

    大相等了好一会儿,李恪才露面。

    “见过大唐陛下。”

    见到李恪,大相也不敢生气。

    毕竟他是战败国的代表,而且大唐本身就比吐蕃强大。

    弱国在强国面前,耐心等待是理所当然的,大相的政治觉悟挺高的。

    “大相,又见面了。”

    李恪挺客气的。

    让士兵们准备酒席。

    开了半天的会,昨晚又忙到很晚,肚子饿了。

    “是啊。”

    大相也感慨了一句。

    想起第一次见李恪时,他还是个跟和李二断绝父子关系的草民。

    转眼间,已经成了名震四方的大唐皇帝。

    大唐在李恪手里,比在李二时期更繁荣昌盛。

    “有什么事直说吧。”

    “陛下,我这次来,是为了那五万士兵的事。”

    “十两银子有点多,能不能给五两?”

    大相恭敬请求。

    十两银子,就是十贯铜钱。

    换算下来是一万枚铜钱。

    对普通人来说,一辈子都赚不到一万枚铜钱。

    虽然士兵的命稍微值钱点,但还是觉得贵。

    大相觉得有点承受不起。

    “你是说他们不值十两银子一人?”

    李恪似笑非笑。

    “非也……”

    “陛下,这里只有我们两人,能否交给底?”

    大相摇头,平静道。

    值不值这种话是不能说的。

    说出去,不管多少钱,士兵们都会觉得心寒。

    “八两,不能再少了。”

    李恪想了想,也没有继续套路下去。

    以大相的聪明,他不会钻进自己圈子的。

    所以不妨直接点,给一个好处,早点解决此事。

    “还是太贵了,五两吧。”

    大相还是觉得贵。

    其实不管多少钱,他都觉得贵。

    只是没有办法,李恪提出了这样的条件。

    就看接下来的战争能不能赢了,能赢的话才能免去。

    “不行,八两。”

    “朕给你的面子已经够大了。”

    李恪脸色冷下。

    这时,饭菜上来。

    大相见李恪没再提那事,心中叹了口气,起身打算离开。

    八两一个人。

    五万人加起来就是四十万。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等等,吃完再走吧,朕还有事要跟你说。”

    李恪叫住了他。

    战时的饭菜虽然不算精致,但也过得去。

    是大唐军队能提供的最好的招待。

    “谢陛下。”

    大相其实没心情吃饭。

    但李恪说还有事,也只能留下。

    “你说,这一桌饭菜大概要多少钱才能买到?”

    李恪边吃边问,指了指桌上的饭菜。

    “大概十个铜钱吧。”

    大相不太确定道。

    他对底层经济不太懂,只能粗略估算。

    “你也知道,大唐对俘虏一向优待。”

    “现在吐蕃五万俘虏,每顿都是这样的待遇。”

    李恪点了点头。

    他其实也不清楚这顿饭要花多少钱。

    只是顺着大相的话头往下说。

    “谢陛下。”

    大相嘴角抽了抽。

    以前大唐确实对俘虏不错。

    但自从李恪上台,几乎全部送去当奴隶。

    而且这么多菜,一个人肯定吃不完。

    李恪不可能给俘虏这么好的伙食。

    但他看李恪这么说,也不忍心拆穿,就算是感谢好意吧。

    “不用谢,给钱就行。”

    “每天两顿这样的饭菜,从今天开始,你们来领人那天,一起把这几天的饭钱给朕。”

    李恪摇摇头说。

    买人头是一码事,粮食是另一码事。

    他们现在被大唐抓住,总不能让他们饿着。

    既然吃了,自然就要给钱。

    “什么?他们哪吃得完那么多?”

    大相吃了一惊。

    难怪李恪会问他饭菜多少钱。

    原来是这样,又要套路他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