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150章 当天子长辈

第150章 当天子长辈

    李恪扶起胡汉,叹了口气。

    “辛苦了。”

    胡汉笑了笑。

    “为陛下效力,是臣的荣幸。”

    李恪这才放心些,仔细看了看胡汉,还好精神状态还不错。

    毕竟之前把凉城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他了。

    权力这东西,算是对抗衰老的好东西。

    两人坐下后,李恪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对方他的计划,还得留在凉城,或者可能会派到蜀地,那里也是吐蕃可能会对大唐动手的地方。

    胡汉其实并没觉得有什么失落,他心里清楚自己在咱们大唐的资历还不够深。

    一直以来,胡汉觉得自己能靠的也只有自己的实干能力和才华。

    就算被李恪放到边远地区,也不觉得有什么,甚至还挺开心的。

    毕竟,边远地区才是真正能干事的地方,到了中枢那些勾心斗角、利益交换的事情,胡汉是真的反感。

    胡汉认真道:“陛下的心思,我明白。吐蕃虽然是个小国,但地形险峻,大唐的军队很难攻上去,只能在关键地方建城防守。

    要是吐蕃势力壮大,朝廷可能就得天天跟他们打仗了。

    所以,得从一开始就压制住吐蕃,让他们在高原上施展不开。”

    李恪听后感慨万千,这真是自己的知己啊!

    他以前在朝中也曾暗示过要压制吐蕃,但赞成的人太少。

    他们觉得吐蕃的威胁还没突厥大,应该先对付草原上的部落。

    但李恪作为穿越者,清楚吐蕃的威胁有多大。

    唐朝几乎一直都在和吐蕃较量,每年都有冲突。

    虽然吐蕃实力不如大唐,但地形太好,唐兵上高原损耗太大,不值得。

    李恪叹了口气:“还是你看得远!”

    “陛下如果有这个想法,可以让突厥降将阿史那铜门去征讨吐谷浑。

    阿史那家族在吐谷浑声望高,铜门本人也有军事才能,能震慑吐谷浑和周边部落不敢反唐。”

    “我就去西蜀,盯着关隘,顺便教化一下当地的土人。否则,西南的少数民族也可能成为大唐的麻烦。”

    李恪点头,他觉得胡汉的想法和自己一拍即合。

    利用商业手段控制西南夷人的经济命脉,再慢慢分化他们的首领和普通百姓,逐步让他们融入汉族文化。

    虽然胡汉还没去过西蜀,但他对那里的分析挺有见地的。

    他们俩聊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等到胡汉要走的时候,李恪甚至有点舍不得。

    但接下来他还有其他藩属的使者要见,只能让胡汉退下。

    见藩属和四夷的使者,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速度还是挺快的。

    但是,等到吐蕃的使者来见李恪,却说了一件让李恪火冒三丈的事。

    吐蕃人想要求娶大唐公主。

    李恪嗤之以鼻,根本没理吐蕃使者,把人打发了。

    “去查查,谁在鸿胪寺接待吐蕃使者,怎么没告诉他规矩?”

    内侍吓得够呛,不敢有任何迟疑,赶紧小跑着去了鸿胪寺。

    内侍一走,李恪终于忍不住了,把案桌踹翻。

    现在吐蕃正打算攻打高原上的象雄国,他们要娶大唐的公主,也是想借大唐的威势吓唬象雄。

    毕竟,大唐现在这么强大,四周的邻居都不是对手,如果能跟大唐攀上亲,肯定能得到不少好处。

    历史上吐蕃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成公主,带去了很多大唐的先进技术和工匠。

    不过,当年吐蕃能成功,现在李恪是大唐的主人,绝对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李恪在宫里发火的消息传得飞快,外朝人很快就知道了,议论纷纷。

    吐蕃?

    他们算是个什么东西?居然敢来求娶公主?

    当前,年纪合适的只有太上皇的女儿和高祖女儿,区区吐蕃居然想和大唐皇帝平起平坐?甚至还想当天子的长辈?

    真是做梦!

    乔佳儿抱着女儿,过来看望李恪。

    “陛下,吐蕃……”

    李恪从乔佳儿怀里接过女儿,乐呵呵地逗着她,随口道。

    “其实我没那么大火气了,就是想看看朝中大臣们对这事的看法。

    看看有没有跟我想法不一样的,好筛选一下。”

    一开始,李恪自然是气炸了,但后来他生气多半是装出来的,就是想看看朝中百官的反应。

    如果赞成和亲的人多,可能真的要动手清理一下朝堂了,幸好这些大臣们没让他失望。

    乔佳儿松了口气。

    “我还以为陛下你真的生气了呢,你这么演戏,也不跟我们说一声,害得我们也跟着提心吊胆的。”

    李恪宠爱地捏了捏乔佳儿的鼻子。

    “提心吊胆?不见得吧?我看是你自己心里不踏实吧?”

    乔佳儿不满地轻锤了李恪一下。

    “那还不是因为我见识少,哼!”

    “好了,好了。今天我好好陪你,带你玩些不一样的……”

    ……

    房玄龄邀请魏征来家里品茶。

    魏征在河北道住了近两年,权势甚至超过朝中。

    他有些不耐烦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房相今日找魏某,究竟有何要事?”

    房玄龄微微一笑。

    “咱们可是相交多年的老友了,难道非得有个理由才能请你来品茗么?”

    魏征无言,他向来性格刚直,又曾是李建成的人,与房玄龄等人关系并不亲密。

    房玄龄见状,也不再开玩笑,而是直接询问。

    “你如何看待当今陛下呢?”

    魏征不假思索道。

    “陛下如同天神降临。”

    他在河北道推行的政策,虽然源自李恪的构思,但其中不乏魏征对士族的针对性考量,李恪的策略与魏征的心意不谋而合。

    尤其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河北道经济文化迅速崛起,很快便超越了从前的繁荣程度,这种治国方略让魏征由衷感到敬服。

    “那么,你认为陛下是个甘于平淡的人么?”

    魏征一脸古怪。

    还用问?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么?

    李恪迫使李二退位,接着在河北道大力革新,全国范围内禁止寺庙建造。

    这些举措哪一项不是惊天动地的大动作,怎么可能会是个安于现状的君主?

    “哈哈,一眼就能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