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120章 一碗水端平

第120章 一碗水端平

    最关键的是对高利贷的处理,魏征出于多重考虑,绝对只要放贷年利率不超过两成,就接受。

    但世家大族无法忍受这种行为,这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一不做二不休,明的暗的进行了多次刺杀。

    可惜,都失败了。

    但这激怒了王子虎,二话不说,军队行动,把十几家当铺全部摧毁,处死了几十个管事和打手。

    这一通下来,确实震慑了许多人。

    一些实力较弱的豪族害怕了,不得不按照的要求,分割家产。

    尽管明白这会导致家族衰败,但面对死亡威胁,没有能力反抗,只得接受现实,用影响力迫使读书人不当官来软对抗。

    毕竟,初唐,书籍被世家垄断,控制了知识获取的权力,限制普通读书人的发展,从而建立人身依附关系,操控官场。

    李恪干脆借着这股强劲的,放出了大招!

    将凉城的印刷术和造纸术公之于众。

    一时间,市面上新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聪明人一看便知,时代焕然一新!

    李恪这一手,直接让世家大族们傻眼了。

    他们那些老掉牙的手段,瞬间就不够看了。

    剩下的,只能在钱粮上拼个你死我活。

    话说回来,世家大族们凭什么能屹立千年不倒?

    说白了,不就是因为手里有钱有粮,还有人才储备。

    乱世,哪家起事都得靠他们。

    只要他们四处下注,总有一支能押对宝。

    凭借着支押对宝的势力庇护,他们在新朝照样呼风唤雨。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李恪手中人才济济,他们只得硬着头皮,大规模收购市场上的粮食。

    企图以低价购入,高价抛售,以此引发市场恐慌,人为制造饥荒。

    清河张家的族老们作出这一决定,让许多族中聪明人都意识到,张家已走向末路。

    即便此计得逞,张家手中也没有兵权,他们相信李恪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挥舞屠刀,铲平张家,将他们囤积的粮食分发给百姓。

    然而,族老们已被欲望蒙蔽了双眼,非得这么做。

    于是,不少张氏子孙纷纷收拾行囊逃离,至少在表面上与张家划清界限。

    没多久,一个负责采购粮食的子弟发现了一个绝望的事实。

    李恪颁布的一项法令,使他们的低买高卖计划根本无法实施。

    粮食价格保护政策!

    政策规定了粮食的最高销售价和最低收购价。

    故而,无论张家如何操作,只要朝廷掌握定价权,他们就无法与朝廷抗衡。

    此外,清水岛运来的腌鱼和草原上捕获的羊只,都被李恪加工成肉干,送往市场销售。

    即便主粮短缺,百姓们也可以选择吃鱼肉。

    实际上,鱼肉比一般的米面更耐饥饿。

    事到如今,张家已走到穷途末路,只有乖乖俯首称臣,接受大唐的种种政策。

    否则,就是以卵击石,与庞大的帝国为敌,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郭文宇,河北道上郭家人。

    郭家虽然也算得上地方一霸,但与五姓七望相比,仍是云泥之别,所以早早向魏征投诚。

    魏征平日里对这勤奋好学、虚心求教的后生很赏识,便忍不住点拨了几句。

    “文宇啊,你可是尧山郭氏之后?”

    郭文宇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那你们郭氏如今在我行台任职的小吏有多少人啊?”

    郭文宇想了想,老实答道:“五十多个。”

    “五十多个?数目不小啊!那你们郭氏为何甘愿派出如此多的青年才俊,投身我门下效力?”

    魏征的话中带着丝好奇。

    嗯?

    郭文宇懵了,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么?

    朝廷的做法,就是要将河北道的高门大户一网打尽!

    他们郭家,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门小户,勉强算个县里的豪强,哪敢跟朝廷较劲?

    早点归顺,不就啥事都没有了?

    魏征一眼就看穿郭文宇的小九九,开口问道:“你是觉得朝廷逼得你们没法子,只能乖乖出来卖命?”

    闻言,郭文宇沉默,心里头确实就是这么想的。

    “如果你觉得朝廷是硬逼着你们这些士族子弟去当小官的,那朝廷有没有拒绝你们,把你们故意晾在一边不用?”魏征又问

    “没有,朝廷对我们向来都是一碗水端平。”郭文宇道。

    “你们郭家好歹也算个士族了,朝廷能对你们如此宽容,自然也不会故意刁难其他家的子弟。

    我再问你,朝廷有没有把你们家的田地全抢走,连一文钱都不留给你们?”

    郭文宇:“没有,朝廷只是重新丈量了土地,放走了家里的奴仆,还规定以后只收田税,不收人头税。”

    “那你还啰嗦什么?由此可见,朝廷根本没有要把你们赶尽杀绝的意思啊!”

    魏征一语中的,让郭文宇顿时哑口无言。

    郭文宇现在明白了,朝廷并没有强行夺走他们的所有,也没有排斥他们,他们不应成天摆出要死不活的姿态。

    魏征叹了口气,再道:“陛下实际上是要制定新规矩,让你们这些世家大族明白,未来的天下不再属于豪门望族。

    我说,无论是清河张氏还是赵郡李氏,如果真的按照新税法清查土地并缴纳十五税一的田赋,他们难道就无法生存了么?

    他们读了一些书,就自认为应该成为宰相,看不起文书工作,不愿与百姓接触,只知空谈,认为从事实际事务会侮辱自己的家门。

    如果这样的人成为官员,你觉得有用么?

    要知道,当年的名相萧何,也是从文书小吏起家的!”

    郭文宇不禁失笑,站在朝廷的角度看,士族子弟确实让人反感。

    他在魏征手下担任小吏不足两月,就清楚了实务操作的复杂性,绝对不是四书五经能涵盖的。

    天子规定的税收政策是根据田地征收,田地多少很明确。

    有田者纳税,无田者免征,非常公平

    相反,过去豪门大户常常偷税漏税,那才是最大的不公!

    他们已经占据了最好的土地,却仍旧贪得无厌,将税负转嫁给普通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