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废物盟友

    高昌王如一头狂暴的雄狮,几步跨到那颤抖的报信大臣面前,双眼如炬,仿佛要将大臣穿透。

    “说,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大臣吓得脸色惨白,声音颤抖:“王、王上,人数太多,黑压压一片,数不清啊!”

    “数不清?你这废物!”高昌王暴跳如雷,“留你何用?”

    他大手一挥,“拖下去,斩了!”

    大臣吓得魂飞魄散,看着侍卫一步步逼近,慌忙高呼:“王上,王上,臣……”

    可惜,话没说完,侍卫已经出手,大臣的牙齿瞬间被打碎,满嘴鲜血,之后被强行拖出去,留下一道触目惊心的血痕。

    高昌王心中烦躁不堪,突厥盟友本是他精心策划的妙招,结果如今唐人铁骑来了,盟友却迟迟不见踪影。

    这等废物盟友,要来何用?

    他心中暗骂,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高昌王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愤怒,只能把怒气压在心底,对着一旁的大臣们道。

    “立刻下达命令,派遣斥候全面侦察,防止中原人攻到王城!”

    中原人已经几乎攻陷了全部边疆,他这个国王却一无所知。

    这样的疏忽,无疑是大臣们的责任。

    “你们这些将军立刻返回军中,做好战斗准备!”

    高昌王心急如焚,想着自己那寥寥无几的军队,战斗力更是弱得如同纸糊,不禁暗自苦笑。

    想当年,与突厥结盟,以为抱上了突厥这条大腿,西域诸国哪个敢对高昌有半句不敬?

    导致文官武将沉迷于财富,谁还记得如何打仗?

    若此刻真与中原交锋,恐怕只会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高昌王眉头紧锁,心念一转,只有赶紧联系突厥盟友,让他们前来助阵,才能解此燃眉之急!

    然而,他哪里知道,那曾经威风凛凛的西突厥,最大最强的分支曼族,早已被李恪打灭,少了条胳膊的突厥哪还有力气为高昌出头?

    军营。

    王子虎坐在马上,巡视军营,满脸挂着胜利的得意笑容。

    此次,他率领五万精兵,一路狂追突厥残军,直打得他们丢盔卸甲,向北狼狈逃窜。

    而他,却意犹未尽,继续挥师西进,目标是西域。

    王子虎清楚李恪的雄心壮志,要将整个西域纳入版图。

    身为李恪麾下的大将,他当然要肝脑涂地,为君主实现宏图伟业。

    一路上,王子虎收获颇丰。

    从骑兵身上,汲取了无数骑兵战术与知识。

    他出身守城兵,对骑兵的强大战斗力,垂涎欲滴。

    过去有心学习,却苦于没有机会。

    如今,身边有这么多专业的骑兵高手,他岂能错过千载难逢的学习良机?

    王子虎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这片战场上,打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铁骑,为李恪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

    这时,有人过来汇报。

    “报,西方大量斥候出现,被我军抓获,严刑拷问下招任全部是高昌王遣出的探子,我等已距离王城不足五十里。”

    闻言,王子虎大喜。

    看来,一天内便能踏平。

    王子虎早已摸清底细,高昌国数十年没经历过战火,军队战力如同朽木。

    高昌王城,对他来说,手到擒来。

    “哈哈哈,好,全军听令,急速行军,尽早抵达高昌王城,将城池一举攻下!到时,本将军重重有赏,绝不吝啬!”

    王子虎知道兵贵神速,若他麾下的军队能率先抵达王城,趁对方还没完全备战便发动攻击,高昌国必亡。

    紧接着,大军行动,声势震撼人心,卷起漫天沙尘,犹如洪荒巨兽般向王城逼近。

    高昌王城。

    高昌王努力吸肚子,想穿上铁甲,但最终还是穿不进去。

    他太胖了,整个高昌都找不到合身的铁甲,即使勉强穿上,也走不了路。

    心情极度不爽的高昌王,带着几个贴身亲信大臣,迈向军营。

    一路上,看到的景象让他火冒三丈。

    只见高昌士兵们,眼神呆滞,毫无军人的风采和斗志。

    以前就这样,但现在唐军即将入侵,士兵们还是这副德行,怎能不让高昌王不怒?

    高昌王一到军营,立刻召集将领们。

    他皱着眉头,声音低沉问道:“之前派出去的斥候,有消息传回来么?”

    大将一脸忧虑:“王上,还没有,我们一共派出了二十队斥候,整整百人,可到现在一个都没回来。已经出发四个时辰了,恐怕……”

    大将的话还没说完,高昌王的怒火已经熊熊燃烧。

    换而言之,那群中原人恐怕已经逼近王城了。

    想到之前那报信的大臣,高昌王更是恨得牙痒痒。

    那来家伙说什么只是边境沦陷,再晚一天,恐怕他的王城被攻陷了还不知道!

    真是一群废物!

    高昌王心中暗骂,脸上一片铁青。

    紧握着拳头,手按在腰间大刀上。

    “不必再派斥候了,立刻封锁城门,加强防备!我们的城墙高峻、坚实,敌人不可能轻易攻破。”

    “只要能坚守一个月,突厥人定会得到消息,会来援助我们。

    另外,中原军长途跋涉,粮食供应肯定有限,拖上一个月,他们就会因粮食不足而撤退。”

    高昌王的计划听起来很完美,逻辑上也无懈可击。唐军远征,后勤补给的压力巨大,和高昌对峙,自然是高昌占优势。

    但事实是,高昌王对突厥人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他还盲目地期待突厥援助。

    他周围的将军们斗志澎湃。

    “王上说得对,我们高昌有三万精兵,坚守城池,必定能让唐军退却。”

    一个大臣忧心忡忡,忍不住进言。

    “突厥人至今没有消息,肯定已被唐人击败。”

    听到这话,高昌王皱眉,严厉斥责。

    “荒唐,突厥有四十万大军,全民皆兵,还有许多附庸部族,不可能败给唐人。”

    他对突厥的信心甚至超过突厥自己,因为长期被他们压制。

    “王上,还是得多加小心!”

    高昌王脸色不悦,正要继续斥责这大臣,突然听到连续雷声。

    不对。

    不是雷声。

    天气晴朗,不可能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