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 第100章 和李二商讨

第100章 和李二商讨

    说到这,孙思邈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也只能施展针灸,尽人事,听天命了。”

    李二老脸疲惫,本以为孙思邈能救人,结果不能。

    瞬间对李承乾的怒火再次燃起。

    若非那个孽障……

    当时,皇后被气晕,李承乾将那些敢于直言的太医全杀了,剩下的太医胆战心惊,只敢开些无关痛痒的温补药。

    这样一来,皇后怎么可能好?

    李恪在外面听了一会儿,然后走进殿内。

    “神医已经尽了全力,皇后需要你持续在她身边照顾。”

    “多和她交流,有可能会在某一天清醒过来。”

    李恪是出于好意,根据现代植物人苏醒的例子,只有家人持续陪伴,病人才能有恢复清醒的可能。

    如果李二像李渊一样,每日沉溺于酒色,那么皇后可能永远无法醒来。

    唐代的医疗条件不如现代,维持一个植物人的生命极其困难,因为没有点滴可以打,只能不断给她喂粥。

    李二还没反应,孙思邈好奇询问:“殿下此话有何医理?”

    李恪对医理一窍不通,只是根据现代案例猜测。

    但孙思邈问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解释:“我觉得皇后是心神不宁导致不醒。若有人持续陪伴她说话,或许能安定心神,使她醒来。”

    原本李恪只是随口一说,但孙思邈却认真考虑了他的话,点头道。

    “殿下之言有理,但娘娘的身体状况可能支撑不了太久。”

    李二一脸颓靡,声音沙哑,“有劳神医了,还请神医给观音婢配制良药。”

    孙思邈点头,退离宫殿。

    人走后,李二瞥了李恪一眼。

    “高明那逆子何在?朕要取其项上人头!”

    一想到李承乾竟将皇后气成这样,李二便心如刀绞,怒火中烧。

    他绝不能容忍皇后香消玉殒,而罪魁祸首李承乾却逍遥法外!

    尽管李恪对李承乾也并没有好感,但此刻他还没有登基称帝,若贸然逼李承乾自尽,会对其日后执政造成影响。

    李二一眼看出李恪不乐意,心头顿时燃起熊熊怒火,手指直指李恪鼻尖,“放肆……”

    然而,怒火转瞬即逝,李二无力的垂下手臂,神色间透出一丝落寞。

    “罢了,一切都依你吧!我这被剥夺了权力的皇帝,又能如何呢?这摊子事,就全交给你了!”

    李恪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哎,你的这茬儿我可不买账,不过我手头还有点儿别的事儿,想跟你好好聊聊!”

    李二斜了李恪两眼,愣是一句话没憋出来。

    李恪自顾自继续道:“我觉得你对胡人实在太过仁慈,非但没斩断他们首领与部落百姓的联系,还让这统治根基脆弱得跟纸一样。所以,我打算给这些胡人来个虚爵实控,收了他们的权,再把他们的部落改成编户齐民,让他们老老实实听话!”

    李二闻言,顿时嗤笑出声。

    “编户齐民?草原广袤无垠,你如何编户齐民?那些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岂是你一句话就能束缚得了的?”

    李恪呵呵一笑。

    李二不愧是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一眼便瞧出了这策略的破绽。

    然而,毕竟古人其时代的局限。

    李恪反问道:“倘若我将这些胡人迁徙至南方,在那里实施编户齐民之策,又如何?”

    李二一愣,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南方?那地方瘴气弥漫,将这些人迁去,岂不是要白白牺牲无数性命?

    这一路上,他们若心生不满,与南方蛮夷联手对抗朝廷,你要如何?”

    “再说了,你若是将他们安置在南方,那谁来为大唐镇守边疆?

    边境的草原,难道就要这般拱手让给那些胡人么?”

    李恪摸着下巴,眼神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第一点嘛,他还真没立刻想到!

    他原本只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胡人肯定会和当地的蛮人发生冲突。

    却没想过,胡人心中对大唐早已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万一他们真的和蛮人联手,那可真是个棘手的大麻烦!

    南方的唐军,战斗力远不及北方蛮夷。

    一旦真的闹起来,这事儿就难办了!

    因为那不是武器的问题,而是矛盾根源的问题。

    看李恪脸上露出迟疑的神色,李二心中暗自得意。

    嘿嘿,儿子终究还是嫩了点儿,想的哪有老子周全!

    然而,李恪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坚持自己最初的策略。

    将一批胡人迁移到南方。

    因为他了解历史的走向。

    别看中唐时期对胡人那么宽容,最后大唐的衰落还不是毁在了胡人手里?

    “如果按照你的想法来,边疆的胡人只会叛而复降,降而复叛,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而且,我不仅要将他们迁往南方,还要在边疆留下一批人放牧。”

    “甚至,我会动员一批大唐的子民前往边疆,与他们共同放牧,防止边地的胡人势力坐大。”

    “对于那些留在边地的胡人,征发他们作为仆从军,每家每户至少要有一人参军,缴纳血税。”

    “同时,在边地建立大型牲畜交易市场,这样一来,应该就能维持边疆的平衡了!”

    李恪的话,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李二目光一闪,摸了摸下巴。

    “嗯,你这脑筋转得够快、想让那些胡人为大唐捞金,还让他们死心塌地地赖在大唐不走,高招啊!”

    李恪笑,心中暗喜,这正是他胸中沟壑。

    在他心中,将胡人拒之门外,那是下下之策。

    而像李二那么大方,他也做不到。

    不如来个曲线救国,先从银子入手,再辅以文化熏陶,一步步将胡人收入囊中。

    李二沉默片刻,继续道:“反正现在大局都由你来把控,你觉得行,那就放手去做吧。”

    李恪心中门清,李二这话虽淡,却难掩其心中那份微妙的喜悦。

    毕竟,权力这玩意儿,一旦放手,哪怕是李二,也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更何况,这次还是被他李恪“逼宫”让出的权力!

    时至今日,李恪仍旧来找李二共谋大事,这让李二内心暗自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