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不料途中遭到李恪手下的埋伏,我带着几位兄弟拼命逃回大唐报信,途中所有人都牺牲了。”
李靖听后脸色大变,急忙抓住亲卫的胳膊。
“那陛下呢?”
“陛下,很可能已经遇害……”
亲卫的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便一个踉跄跌坐在地上,惊愕不已。
李靖等人无心继续逗留,草草安慰了亲卫几句,带着沉重的心情返回中军大帐。
大帐内气氛极为压抑,李靖疲惫道:“立刻给京城写信,让他们做好相应准备。”
王鹏神情恍惚,口中喃喃:“我不信,陛下不可能就这样走了。”
李靖大声喝止:“冷静,亲卫只是说有可能,不是事实!”
“此刻陛下,可能已经在返回的路上!”
王鹏强忍悲痛,不再作声。
长孙无忌则仍处于震惊之中,没能回神。
李靖见状,只能依照众人之前的决定,安排后续事宜。
之后,长孙无忌默默回到自己的营帐,发现他派去京城探听消息的人已经回来。
那名下人似乎有话要说。
长孙无忌无力挥了挥手,声音虚弱道:“留下信,退下。”
下人察觉到长孙无忌情绪不好,离开营帐,留下他独处。
只剩自己一人时,长孙无忌再也无法抑制,坐在床上痛哭出声。
他与李二自少年时期便结交深厚,否则也不会将妹妹嫁给他。
李二可能去世的消息,让他悲痛不已,内心也充满了自责。
如果不是他和太子设计陷害李恪,李恪便不会离开京城。
如果李恪没离开京城,一切就都不会发生。
总之,李二这次遭遇不幸,与长孙无忌有着直接关联。
长孙无忌哭到力竭,这才拿起下人留下的信件。
擦去眼角泪水,展开书信,发现信是用暗号写的。
这让他很惊讶。
他本想让人探听长孙皇后的病情,这消息在京城尽人皆知,却意外和太子扯上关系?
不错,这暗号是长孙无忌和李承乾用来交流不便直说的话的。
长孙无忌记性很好,没借助密码本就解密了信件。但随着阅读,他脸上的怒气愈发明显。
最后,几乎要怒吼出来。
但考虑到身处军中,硬生生忍住了。
信中,李承乾先是告诉他,长孙皇后的病情逐渐稳定,这是个好消息。
但接下来内容,让长孙无忌震惊不已。
李承乾告诉长孙无忌,他计划篡位称帝。
他已经派人去暗杀李二,并说一切部署就绪,要求长孙无忌见机行事,提供支持。
今天突然出现的重伤李二亲卫,让长孙无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个亲卫无疑是李承乾的手下。
长孙无忌无法理解,李承乾为何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
皇位近在咫尺,他却选择铤而走险,试图暗杀李二。
尽管长孙无忌在安州,对许多细节一无所知,
但单凭李承乾透露的信息,就足够猜测到什么。
李承乾是如何得知李二的确切行踪的?
他又为何这么自信,能够成功在路上除掉李二?
长孙无忌突然感到仿佛初次认识这个外甥。
他对李承乾感到既陌生又心寒。
李承乾在信中请求长孙无忌保密,并要求他协助将安州大营的士兵调走,他将会安排其他人接替。
李承乾没有说太多,但长孙无忌明白他的意图。
这很可能是李承乾留下的后手。
如果李二没有在上次截杀中丧生,这次安排的将领也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拦李二回来。
长孙无忌沉默,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一方面是他的君主和妹夫,两人相交已有十几年。
另一方面是他的外甥,涉及长孙家族几十人的生命。
事实上,李承乾已经采取行动,局势已也脱离了长孙无忌的控制。
即使他说自己与此事无关,李二也不会相信。
一旦李二返回大唐,长孙无忌可能会死。
经过一整夜的挣扎,第二天早上,长孙无忌双目猩红,看起来非常可怕。
最终,他做出了选择,站在李承乾一边。
因为他已经别无选择。
就像一个走投无路的赌徒,试图在赌桌上进行最后的赌注,希望能翻盘。
中军大帐。
众人正襟危坐。
长孙无忌开口:“我需要即刻返京,家中仆从来信,皇后病势严重,刻不容缓!”
李靖等人闻言,神色凝重,却也理解,准许他带人先行回京。
王鹏嗓音沙哑,“我要亲率精兵,寻回陛下,无论生死,总得有个交代!”
李靖闻言,目光深邃,轻拍王鹏的肩膀,算是默许。
然而,长孙无忌却阻止,“万万不可。”
王鹏满脸愕然,双目圆睁,“为何不可?”
长孙无忌老脸疲惫,“陛下或许已经驾崩,接下来与李恪之战,势在必行。而熟悉凉城、曼族,只有你、候将军、段将军三人。如今两位将军被逆贼李恪扣押,生死未卜。若你再陷险境,朝廷用兵时,何人能担此重任?切不可意气用事,误了大事!”
王鹏当场愣住了,他之前完全没从这个角度想过,只一心想找到李二,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但长孙无忌一提醒,他意识到自己此刻的重要性,只能忍下仇恨。
“我明白了,绝不会感情用事!”
长孙无忌随后挑选了人手前往凉城,表面上是想探听李二的消息,实际上他只是做做样子。
事态发展至此,不允许他退后一步。
李靖需要留在这里一段时间,比长孙无忌晚一步返回京城。
如此大规模军队的调度,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
尤其在李二可能已经死亡的形势下,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兵变。
一切安排妥当后,长孙无忌叹了口气,看着李靖等人,弯腰行了一礼。
国事困难,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克服眼前的难关。
李靖和王鹏满脸严肃,拱手回礼。
当前形势,确实严峻,只有等李承乾正式登基,局面才会稳定下来。
到时,就可以向李恪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