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奕与林琉璃成功化解楼兰危机,平安归来的消息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大楚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对二人的英勇事迹赞叹不已。“萧将军和林夫人可真是咱大楚的福星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感慨道,眼中满是敬仰,“要不是他们,这楼兰的祸事还不知要闹成啥样,咱老百姓又得遭殃咯!”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脸上洋溢着对英雄的崇敬与感激。

    然而,京城的皇宫内,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听着大臣们汇报萧奕此次立下的赫赫战功,心中的忧虑如野草般疯长。萧奕不仅成功救出林琉璃,还让楼兰国赔礼道歉,威望瞬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手中的兵权也随着一次次的征战不断壮大,如今已隐隐有撼动朝堂之势。

    退朝之后,皇帝独自在御花园中踱步,脸上的愁容丝毫未减。“陛下,可要喝点茶解解乏?”一旁的老太监轻声问道。皇帝摆了摆手,“朕哪有心思喝茶,如今萧奕手握重兵,朝堂上下对他议论纷纷,稍有不慎,便是一场大祸啊。”老太监低头不语,他深知皇帝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与此同时,萧府内,萧奕与林琉璃正相对而坐,商讨着未来的局势。“萧郎,如今咱们虽然平安归来,可我总觉得朝堂之上暗流涌动,皇帝对我们恐怕已有戒备之心。”林琉璃秀眉微蹙,一脸担忧地说道。萧奕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此次立下战功,本是为了保家卫国,可没想到却引起了这般猜忌。”

    二人正说着,宫里传来消息,皇帝命他们即刻进宫,从长计议边疆之事。萧奕与林琉璃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无奈,只能起身进宫。

    在宫中,皇帝看似热情地接见了他们,一番寒暄之后,话题渐渐转到了萧奕的兵权上。“萧将军,你此次立下大功,朕甚是欣慰。只是如今边疆已定,你手中的兵权……”皇帝话未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萧奕正要开口,林琉璃却抢先一步说道:“陛下,臣妾有话要说。此次能平安归来,全赖陛下洪福与将士们奋勇。臣妾思量许久,觉得如今朝堂之上因我林家军的兵权而有些动荡,臣妾愿主动交出林家军的兵权,从此远离朝堂,从商为生,为大楚的民生尽一份绵薄之力。”

    此言一出,皇帝和萧奕都愣住了。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林夫人深明大义,实在难得。只是此事重大,还需从长计议。”萧奕则一脸震惊地看着林琉璃,他没想到林琉璃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回到家中,萧奕忍不住问道:“琉璃,你为何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那林家军可是你父亲的心血啊。”林琉璃握住萧奕的手,温柔地说道:“萧郎,我又何尝舍得。可如今朝堂局势如此,我们若不做出让步,恐怕会招来更大的祸事。而且,我想好了,从商也一样可以为国家和百姓做贡献。”萧奕看着林琉璃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与敬佩,他轻轻将林琉璃拥入怀中,“琉璃,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消息很快在朝堂上传开,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称赞林琉璃深明大义,也有人猜测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而皇帝则陷入了沉思,林琉璃主动交兵权,看似解决了他的心头大患,可他又担心这背后是不是萧奕夫妇的缓兵之计。

    几天后,皇帝再次召见萧奕和林琉璃。“林夫人,你主动交兵权一事,朕已经考虑清楚了。朕准了。但你一心为国家和百姓着想,朕也不能亏待了你。朕赐你皇家特许经商令,以后你从商,可享受诸多便利。”皇帝说道。

    林琉璃和萧奕连忙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