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黄沙漫天的西域边境,楼兰王子的归来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搅起层层惊涛骇浪。

    往日还算安宁的边关,瞬间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入京城,朝堂之上,一片哗然。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目光扫过群臣,最终定格在一处。

    “萧奕,如今边境危急,唯有你能担此重任,朕命你重新掌管兵权,即刻奔赴边关御敌。”皇帝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萧奕,这位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身姿挺拔,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坚定地回应:“臣,遵旨。”他的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决然,仿佛已经看到了战场上的硝烟。曾经,他为了朝堂安稳,主动交出兵权,如今局势紧迫,他再度挺身而出,只为守护这片山河与百姓。

    在京城的一隅,林琉璃听闻了萧奕重新掌握兵权的消息。她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自萧奕交出兵权后,她一直担忧着他的壮志难酬,如今这消息于她而言,恰似春日里的第一缕暖阳。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匆忙唤来丫鬟,说道:“快,随我去找萧将军。”

    林琉璃身着一袭淡蓝色的罗裙,发丝间点缀着一朵小小的白花,整个人显得清新脱俗。她脚步轻快,一路上脑海中都在想着见到萧奕后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欣喜与期待。她心中藏着一件事,一直想拜托萧奕,此刻更是觉得时机已到。

    然而,当她赶到萧奕的府邸时,却在正厅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宋徐。宋徐是朝中的文官,与萧奕交情匪浅,只是林琉璃一直觉得他身上透着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气息。看到宋徐在场,林琉璃原本急切的脚步猛地停住了,欲言又止。她站在厅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心中满是纠结。

    丫鬟见她这般模样,轻声问道:“小姐,怎么了?”林琉璃微微摇头,示意丫鬟不要出声。她透过半掩的门,看着厅内的萧奕和宋徐。萧奕一身戎装,虽未披挂上阵,但那英武之气已扑面而来。宋徐则手持书卷,正与萧奕交谈着什么,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林琉璃心中暗自思忖,自己所求之事颇为私密,如今宋徐在场,实在不便开口。可就此离去,又心有不甘。她在厅外徘徊了片刻,心中挣扎不已。而厅内的萧奕,似有所感,目光偶尔望向门口,却并未发现躲在一旁的林琉璃。

    宋徐似乎察觉到了萧奕的分心,笑着说道:“萧兄,可是有心事?”萧奕收回目光,摇了摇头:“只是在想边关战事,不敢有丝毫懈怠。”宋徐微微点头:“萧兄一心为国,实乃国之栋梁。此次出征,定能旗开得胜,保我边境安宁。”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宋徐起身告辞。林琉璃见状,连忙躲到一旁的花丛后。待宋徐离去,她才重新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吸一口气,缓缓朝着正厅走去。

    萧奕看到林琉璃,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一抹微笑:“林姑娘,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林琉璃走上前,微微福身,脸上带着几分羞涩与期待:“听闻将军重新掌管兵权,琉璃特来恭喜。只是……方才见宋大人在此,有些话,不便说出口。”

    萧奕心中好奇,问道:“林姑娘有何事要与我说?但说无妨。”林琉璃犹豫了一下,抬起头,目光直视萧奕:“将军,琉璃有一远方表兄,在边关之地,听闻如今战乱,生死未卜。琉璃想拜托将军,若有机会,能否打探一下他的消息。”说罢,她从怀中取出一封家书,递向萧奕。

    萧奕接过家书,郑重地点了点头:“林姑娘放心,若有机会,萧某定当留意。”林琉璃眼中满是感激:“多谢将军,琉璃在此静候将军凯旋的消息。”

    此时,府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想必是边关又有新的战报传来。萧奕神色一凛,对林琉璃说道:“林姑娘,军情紧急,萧某恐怕要失陪了。”林琉璃微微颔首:“将军军务为重,琉璃告辞。愿将军此去,平安归来。”

    林琉璃带着丫鬟离去,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拉得长长的。他握紧手中的家书,转身快步走向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