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世间万物皆可爱
“父皇,女儿回来了。”楚明月向端坐在龙椅上的南昭皇帝行礼。
南昭皇帝楚天阔看到女儿哈哈大笑道:“明月,你可算回来了,这位就是大乾的七皇子吧。”
唐浩上前一步行礼道:“见过南昭皇。”
楚天阔上下打量着唐浩:“我听说你是用比试赢了我女儿?”
“是的,陛下。”
楚天阔笑了:“南昭最重文风,既然你是我女婿,不如就在明日的文会上露一手如何?”
唐浩还未回答,一旁的大臣就冷笑道:“陛下,大乾向来以武立国,七皇子能有几分真才实学还未可知。
恐怕那首诗是有人替他作的吧。”
那大臣一身青袍,不屑的看着他。
楚明月介绍道:“浩哥,这是南昭文相林远。”
【林远一直反对我嫁到大乾,现在看来是想为难你了。】
唐浩不卑不亢的应了一声:“文相大人言重了,在下虽出身大乾,但也自幼熟读诗书。若有机会,愿向文相请教一二。”
林远冷哼一声:“好啊,既然七皇子如此自信,不如现在就来啊。”
楚天阔摆摆手:“别急,留到明日的文会上。七皇子远道而来,应该好好休息。”
说完,楚天阔挥手示意侍从带唐浩等人去休息。
离开大殿后,楚明月低声道:“浩哥,林远是南昭名士,诗词造诣极高,明日恐怕会刁难你。”
唐浩微微一笑:“无妨,我有准备。”
夜里,唐浩在房中拼了老命的想着蓝星的诗词。
尽管他上次侥幸用《北方有佳人》博得了好评,但他知道,在南昭这样注重文化的国度,一两首诗是远远不够的。
“系统,南昭的文风偏向哪一类?”唐浩心中问道。
“南昭文风偏向意境,与大乾的豪放派不同。”系统回答道。
唐浩点点头,开始筛选蓝星上适合明天使用的诗词。
次日清晨,楚明月亲自来为唐浩整理衣冠。
“浩哥,今天的文会有南昭所有的文人雅士,你要小心应对。”楚明月叮嘱道。
唐浩点头:“我会的,对了,倾城和莲儿呢?”
“她们被安排在别处,不参加今天的文会。”楚明月解释道。
【林远肯定会刁难你,你还想着别人?看来你还是一直想着顾家那丫头。】
唐浩听到这心声,不禁微微一笑。
文会在南昭皇宫的文华殿举行,殿内文人雅士齐聚一堂好不热闹。
唐浩进入殿内,立刻所有人都看向他这边。
“那就是大乾的七皇子?听说他是个废材啊。”
“是啊,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娶了我们的明月公主。”
“今天林文相一定会好好教训他,让他知道我南昭的厉害!”
这些话传入唐浩耳中,他面不改色,跟随楚明月来到自己的座位。
楚天阔看着殿内众人,高声宣布:“今日文会,主题为春日咏怀,请诸位雅士各展才华了。”
林远第一个站起来,朗声道:“既然是迎接七皇子,就让我先献拙一首。”
他沉吟片刻,开始吟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汉家天子今安在?
观花玉辇入仙家。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痕。”
诗罢,那些人不管听没听懂,全在那叫好。
楚天阔连连点头:“林爱卿的诗,果然名不虚传。”
林远得意的看了唐浩一眼,仿佛在说“你能比得上吗”。
接下来,几位南昭文人也纷纷献诗,各有千秋。
终于轮到唐浩了。
林远冷笑道:“七皇子,不知你有何佳作?”
唐浩站起身,不急不缓的说道:“今日承蒙诸位不吝赐教,在下深感惭愧。既然主题是春日咏怀,就请允许在下献上一首。”
他深吸一口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声未落,殿内先是一片死寂,随后有人说道。
“好诗!”
“这意境,这表达,简直绝妙!”
“春风如剪裁春叶,这个比喻太妙了!”
林远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楚天阔则是惊讶的看着唐浩。
“七皇子果然才华横溢。”
林远却不肯罢休:“七皇子,一首诗并不能说明什么,不如再来一首如何?”
唐浩微微一笑:“乐意之至。”
他稍作思考,又吟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楚明月看着唐浩,美眸异彩连连。
【看不出来啊,有点料啊,我都不知道他这么能吟。】
林远脸色铁青:“七皇子确实有几分才华,但诗词只是文才的一部分,不如再试试对联如何?”
连赢两盘的唐浩,信心大增,一点头:“文相请出题。”
林远冷笑一声:“上联:春风十里,不如你。”
这上联如此简单却让在场不少文人都皱起眉头,想着下联。
唐浩却是毫不犹豫的答道:“下联:世间万物,皆可爱。”
一石激起千层浪。
“绝妙!”
“这对联太精彩了!”
“七皇子真乃奇才也!”
林远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楚天阔更是站起身来,亲自走到唐浩面前:“七皇子文采果然不一般,明月嫁给你,朕也放心了。”
楚明月哼了一声,也不吭声。
林远不甘心的一咬牙:“七皇子精通诗词对联,那不知可懂音律?”
唐浩微微一笑:“略懂一二。”
林远示意侍从拿来一把古琴:“那请七皇子弹奏一曲如何?”
这下楚明月有些担心了。
不过不是担心唐浩,而是担心林远。
她可是知道唐浩那着树叶都能成歌的。
唐浩并不慌张,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古琴:“久闻南昭的古琴制作精良,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坐下来,手指轻抚琴弦,片刻后,一曲《高山流水》悠扬响起。
琴声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时而婉转,时而高亢,将山川之壮美、流水之清幽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