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绝不能让他盖起来
如果不是杨云横插一杠子,凭姜梅的性格,杨玉昭绝对能顺利拿到他们家那块地!
偏偏杨云要跟他定什么一年之约,让他错过拿地的最好机会!
冯氏听到事情拦在杨云这里,心中忍不住也愤恨,凑在杨玉昭耳边,小声地说:
“既然那个野种三番两次跟咱们作对,不如想个法子除掉他,永绝后患!”
之前在杨家祖宅见到杨云的时候,他对冯氏很不尊重,甚至说她是个做下人的命,当时她恨上这个小野种!
杨玉昭感受到胳膊上的柔 软,重重地出一口气,
“你以为我没想过吗?之前那个千里迢迢来投靠他的下人,其实是我想办法赶走的。”
这下冯氏有些惊讶,诧异地看着杨玉昭说:
“那人不是因为手脚不干净,偷咱家的财物,被赶出村子的吗?”
王忠偷盗的真相,只有寥寥几个人知道,剩下的人都和冯氏一样,以为是抓个小偷。
看着冯氏天真的样子,杨玉昭伸手在她的鼻子上轻轻点一下,带着几分得意说:
“你是太天真了。你也不想想,那人是京城来的,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怎么会偷咱们家这些东西?”
“我只是想栽他一个偷窃,杀人的罪名,把他和那个小野种一起赶出青山村。”
“没想到那个小野种还挺机灵,躲开我给他设下的陷阱。”
冯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樱 桃小口中吐出一句十分恶毒的话,
“那咱们再设计他一遍,我不相信他这次还能逃过!”
杨玉昭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但又黯淡下去,轻轻摇头说:“上次的事族老看出来了,他警告我,不许我再对小野种下手,我不敢不听他的。”
族老杨四德平时在村里是一副老好人的样子,见谁都是满脸笑容。
可杨玉昭知道,如果族老真下狠心,把他赶出村子易如反掌!
冯氏听到族老也掺和到这件事中,忍不住皱起眉头,不悦地说:“他怎么还是这么爱多管闲事!”
“相公,你不是还拿着杨玉明的借据吗?要不咱们提前收账,把他们盖房的钱拿过来?”
十两银子不是小数目,缺这些银子,姜梅的房子说不定盖不成了。
杨玉明不假思索地摇摇头,对冯氏解释说;“刚知道他们要盖房子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
“可我跟那个小杂 种在祖庙定下约定,让他一年之后再还。我提前收账,族老不会同意。”
“何况那个野种聪明得很,他这么大张旗鼓地盖房子,一定想好应付我收账的法子。”
上次杨玉昭设下的陷阱已经够狠够阴,但依旧是被杨云轻松化解。
这次要是去要账,还不知道他会设计什么坑让他跳。
听到两人之前有约,冯氏瘪瘪小嘴,不高兴地说:“咱们等不起啊,要是让小野种把房子盖起来,哪怕只有一间,价钱也得翻番往上涨。”
以前姜梅杨云住的是茅草屋,真要拿到地,随便给个仨瓜俩枣能打发他们。
要是盖上瓦房,没有个五六十两银子,这件事根本办不下来。
杨玉昭看着屋中不停跳动的烛火,咬牙切齿地说:
“我当然知道!可我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能够不惊动族老把那块地拿过来。”
杨玉昭跟杨云势同水火,想花钱买已经不可能,他出的价格越高,反而越会让杨云觉得不对,更加不卖。
何况杨云能盖三间瓦房,也不像是缺钱的人。
冯氏的眼睛转转,嘴角荡起一丝阴险的笑意,轻声对杨玉昭说:
“相公,那个小野种既然想盖房子,那咱们让他干不成不行了?”
听到冯氏的话,杨玉昭愣一下,有些不解地问:
“人家的钱,料,泥瓦匠都准备齐全,你怎么让人干不成?”
冯氏微微一笑,凑在杨玉昭耳边低声说几句,原本愁眉不展的杨玉昭露出笑容,
“这个办法好!按你说的办,我亲自去安排!”
“夫人,娶到你这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诸葛,真是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事……”
两人搂着倒在床上,房中的烛火一下一下跳起来……
天边大亮,杨云起来吃过早饭,把书包收拾好去四方村上学。
刚出门,之前回到青山村时见过的胖大婶走过来,笑呵呵地招呼杨云,“小云,上学去啊!”
杨云愣一下,之前他在路上碰到胖大神,两人顶多点点头,从来没有打过招呼。
没想到今天胖大婶竟主动开口,他赶快回道:“是啊婶子。”
胖大婶说几句好好念书报答父母的话,才放杨云离开。
接着,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会和杨云打招呼,甚至关心他的学习,身体,好像一夜之间,杨云成青山村的宝贝一样。
等到四方村,杨云才想明白,这些人不是冲着他,而是冲着自家家里的钱。
姜梅有钱盖三间瓦房,家里的积蓄一定不少,先把关系搞好,以后借钱的时候也方便点。
杨云轻轻叹气,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赶出脑海,继续读书。
晚上放学回家,杨云发现向来冷清的家里,竟围坐着四五个女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其中的胖大神,她绘声绘色地说:
“我当年盖房子,原本该给我用田底泥,结果那个泥瓦匠给我用的沙黄土!”
“我当场把他做好的几十块砖砸了,他还跟我吵架,这个那个的,后来被我狠狠骂一顿,乖乖地重新做砖。”
剩下的人也纷纷附和,都说起自家当年盖房,泥瓦匠是如何偷奸耍滑,偷工减料的。
姜梅在中间认真地听着,虽然云儿说泥瓦匠不会有问题,但她多懂一点总是好的。
这时,三翠看到门口的杨云,十分热情地大声招呼,
“小云回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看着毫不生分的众位大婶,杨云只能苦笑着迈进家门,冲着众位大婶微微拱手,
“见过各位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