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勉励

    铁笔街灭门案血腥残忍,却因此哄传,案子没破那几天,城里所有人都在谈这件事。

    等昨天案子破了,众人发现真相这么扑朔迷  离,更是对其津津乐道。

    连罗孝荣这种饱学之士,都对这个案子有兴趣,正好今天遇到杨云,顺口问一下。

    杨云的面色微微一红,他没想到罗孝荣会问这个,斟酌一下后,将事情讲一遍,

    “吕瘸腿见财起意,嫁祸刘三,没想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还是锒铛入狱。”

    罗孝荣听得津津有味,轻轻点头说:“此案跌宕起伏,难怪城中之人将其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吕瘸腿从贪些小利,到杀人夺财,皆是一个贪字作祟,若是能知足,也不会作恶了。”

    周仲赞同地点头,一副深受教诲的样子,“学生日后也要以路瘸腿为戒。凡事知足,不可贪念过盛。”

    罗孝荣满意地点头,周仲悟性很高,只是一句话,却能悟出不少道理。

    他的目光转向杨云,仔细打量这个沉静英俊的少年问:“此案能破,你当在其中出不少力吧?”

    杨云心中快速思考,想一番能顾及各方脸面的说辞,“全赖知县高  瞻远瞩,捕快们勤力盘查,末学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

    灭门案能破,杨云的细心至少占七成功劳,但他要是实话实说,只会得罪所有人。

    这番话将所有人的面子都照顾到,还让人觉得杨云骤得大名,依旧沉稳。

    见杨云小心谨慎的样子,罗孝荣和蔼地笑着摆摆手,

    “休要过谦,知县和捕快有几斤几两我还是清楚的,以他们的能耐,不可能这么快破案。”

    “但你对刑名之道如此精通,让我有些吃惊啊。”

    大盛朝重科举,刑名之道不在科举书目之中,故对此道了解的人,都是捕快师爷之流。

    杨云一时搞不清楚罗孝荣这么说的深意,只能含糊其词地回道:“只是听过一些公案故事,不敢在先生面前夸言精通。”

    罗孝荣轻轻点头,脸上的神色变得郑重,看着杨云认真地说:

    “听些故事不算什么,只是莫要沉溺其中。”

    “科举方是正途,你如此聪慧,应该将精力都投入学习之中,这般方能有一番作为。”

    杨云心中了然,知道罗孝荣是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人,乖巧地说:“多谢先生指点。”

    眼见杨云这么聪明,罗孝荣不禁起爱才之心,随口问道:

    “书读得怎么样了?可有什么疑难之处?”

    罗孝荣是县城有名的秀才,若不是时运不济,早中举了,能得到他的指点,不容易。

    周仲面上显出一丝尴尬,杨云看看他,又看看罗孝荣,不好意思地说:

    “我刚学到《论语》的为证篇,也没有什么疑难之处。”

    这不是杨云不想让罗孝荣指点,而是对罗孝荣来说,杨云这种四书都没读完的人,提前得到他的指点,反而会让杨云对四书的理解出现偏差。

    “什么?你这个年纪,竟连四书都没读完?”

    罗孝荣满脸惊讶地看着杨云,他以为杨云早把基础读完,准备考功名。

    接着,他似想到什么,转头看向周仲,难道是这个学生嫉贤妒能,故意压着杨云的进度?

    周仲感觉到先生的眼神,苦笑着和罗孝荣解释说:

    “先生,不是我教得慢,而是杨云进学晚。他到我学堂上课,还不到一个月。”

    罗孝荣恍然大悟,又看看杨云身上的粗布衣衫,猜测是家穷进学晚,勉励道:

    “学问之道不问早晚,只要持之以恒即可。罗进,去取一套《孔子集语》赠给杨云。”

    杨云没想到罗孝荣会突然赠书,连忙起身相谢,将管家拿来的书收下。

    周仲借着这个机会,请教不少学习上的疑难,直到半个时辰后,意犹未尽地起身告辞。

    从罗家出来,周仲看着杨云手中的《孔子集语》,眼中闪过一丝羡慕,轻声问道:“杨云,你可知道罗师为什么要送书给你?”

    杨云拿起手中的书看一下,封面崭新,书页平展,一看是送人的新书,猜测着说:“可能是先生送一幅画,他以此回礼吧。”

    礼尚往来,这算是再基础不过的礼数。

    没想到周仲不屑地笑一声,斜着眼睛看着杨云说:“罗师为你的事去找知县大人帮忙,你送谢礼是应该的,罗师为什么要给你还礼?”

    求人办事,送礼答谢是应该的,从来没听过谢礼还要有回礼。

    这下杨云有些搞不懂,抬头看着周仲问道:“既然这样,罗先生为什么要送书给我?”

    周仲伸手在那套《孔子集语》上轻轻拍一下,不紧不慢地说:“这部书开篇的卷一是劝学,罗师之意是说你虽然进学晚,但仍要好好学习。”

    “更重要的是,在考中秀才的功名之前,学生只需要读四书五经即可。这部书是考举人进士时需要看的增补书籍,说明罗师对你寄予厚望。”

    杨云没想到赠个书还有这么多门道,轻轻点头将书收好,免得辜负罗师一片好意。

    走到县城大街,杨云冲着周仲拱拱手说:

    “先生,您先回去吧,我在县城还有些事,不与您一起回去了。”

    周仲诧异地看一眼杨云,但想到他的名声,有些闲事也很正常,嘱咐几句后独自回去。

    目送周仲离开,杨云拿着书来到县衙,李乐山刚巡街回来,正坐在班房里和衙役们闲聊。

    衙役们见到杨云来,笑着招呼他,“杨小哥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来来来,杨小哥我这里有座位!”

    城中人对灭门案很好奇,破案之后有很多人请衙役吃饭喝酒,想了解一点内幕消息,他们也算是跟着杨云沾光,对他的态度自然不错。

    杨云冲着衙役们坐一个罗圈揖,坐在李乐山身边,不客气地说:“李大哥,我有件事找你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