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抓人
石任远掌管的县城和周边村子,人口有将近十三万。
这里面叫杨云的人,没有一千也有五百,一下抓这么多人,必然引起上官垂询,想瞒都瞒不住。
师爷见石任远呵斥他,脸上没有慌张之色,反而露出一丝笑意,不紧不慢地解释。
“大人,一下把所有叫杨云的人都抓起来,当然不行。但我们要是只抓跟灭门案有关的杨云呢?”
听到师爷的解释,石任远来兴趣,手背托着下巴问:“你说说,怎么才能判断哪些人跟灭门案有关?”
成竹在胸的师爷手中折扇轻拍,冲着石任远和李乐山说:
“首先,三天内没进过县城的人,应该与本案无关,可以排除在外。”
“其次,进城后,没有去过铁笔街的人,嫌疑也不大,他们不用动。”
“最后,看看有没有人采买大量东西,若有,立刻将人抓回来。”
衙役们今天在勘验现场的时候,发现孙家一点金银都没有,显然是凶手杀人后,把孙家的浮财都带走。
骤然得到这么多浮财,凶手说不定会在铁笔街所在的东城大肆消费。
石任远听到师爷的话,深思片刻,点点头。
经过这三条筛选后,要抓的人减到数人,完全将影响降到最低。
三人确定师爷的办法可行,立刻去县衙六房中的户房,将县城的黄册调出。
整个县城叫杨云的人共有一千一百三十七人,经过李捕头和衙役多日查验,只有十六人三日之内来过县城。
这十六人中,有八人去过东城,唯一有大肆消费的人,只有一个!
辛苦多日的三人很是兴奋,觉得这人是凶手的可能性很大。
石知县立刻发飞签火票,让李乐山带着十个衙役快马去将人抓来!
寻常捉人只需两个衙役即可,但这次是犯下灭门大案的凶人,必须多带人手防止意外。
李乐山带着衙役很快赶到青山村,跟村民打听出杨云的住处,立刻上门。
“你们几个看住路口,别让这孙子跑掉……”
经验丰富的李乐山先将逃跑的路线守好,才带人上前敲门。
吱呀一声,一个妇人探出头,正是姜梅。
李乐山没等她说话,将木门推开,带人冲进去!
“你们这是干什么?”
姜梅被推得倒退几步,慌乱无比地看着冲进来的人。
若不是他们身上都穿着县衙公人的衣服,姜梅几乎以为,这是一伙土匪。
“头,屋里没人,这小子不在家!”
杨家只有一间破草屋,根本没有藏人的地方,衙役们很快搜完。
李乐山转头瞪着姜梅,冷声问道:
“杨云是你什么人?他去哪了?你最好老实回答,不然连你一起锁回去!”
姜梅脸色惊恐地疯狂摇头,她不知道这些人想干什么,当然不会告诉他们杨云的下落。
这点小问题当然瞒不住李乐山,他派几个衙役去问邻居,很快知道,姜梅是杨云的母亲,杨云今天一早去四方村周童生那里上学。
得知杨云下落,李乐山冷冷地看姜梅一眼,带着人马不停蹄地赶往四方村。
杨云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
他正坐在学堂中,专心致志地背诵着《论语》为政篇。
四天前,周仲将《大学》精义讲完,精心考校后,确定杨云都记下来,才让他开始学习《论语》。
“道之以证,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在杨云背书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拍门声响起。
老周叔嘱咐学生们好好背书,他去开门。
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冲进周家,很快找到学堂。
一个面如刀削,身材宽大的精悍汉子站在门口,鹰一样凌厉的眼神从众人面上扫过,最终看向杨云,“你是青山村的杨云吧?”
杨云不知道这些衙役为什么会来找他,茫然地点点头。
李乐山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冲着衙役们大手一挥,“那没错了,抓起来带走!”
学堂里,学生们呆呆地看着衙役们用铁链将杨云锁上,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
唯有七岁的宋玉川拍案而起,冲着李乐山大声喊道:“你们不许抓杨大哥!”
李乐山瞄一眼豆丁一样的宋玉川,鼻中轻哼一声,理都没理他,带着杨云要走。
听见前院吵嚷的周仲赶过来,迈步拦在李乐山面前,冷冷地问:“你是何人?怎么胡乱闯入我家,还要将我的学生捉拿带走?”
学堂里的学生听到周仲的话,才回过神来,在宋玉川和虞尚熙的带领下挡在衙役身前,不让他们把杨云带走。
李乐山没想到小小学堂,竟有这么多胆大妄为的人,冷哼一声吓唬他们说:“此人是县衙捉拿的要犯!你们再敢阻拦,视为同党,一律带走!”
周仲毫不在乎地笑笑,迈步走到李乐山面前,歪头看着他说:“我是本县童生,你抓我一个试试!”
以李乐山捕头的职位,不是不敢抓周仲。
只是抓周仲,说不定会惹出他的老师同窗,至交好友。
这么多读书人一起去县衙闹,哪怕是知县也不一定能扛住。
为不把事情闹大,李乐山将知县给的飞签火票拿出来,举到周仲面前。
“这是知县大人的飞签火票。杨云与县城一桩灭门大案有关,即刻带回县衙问话!”
“童生,可以让开了吧?”
灭门惨案骇人听闻,整个县城和周围的村子,都在疯传。
连一向很少关心闲事的周仲,都听老周叔提过几次。
看着那张盖着知县大印的飞签火票,周仲沉默。
他看得出来,这张飞签火票是真的。
没想到,他最看重的学生,竟会跟灭门案扯上关系!
被人锁拿的杨云听到李乐山抓他的理由,脸上满是不解,哭笑不得地说:“这位大人你是不是搞错了?我根本不认识灭门案的死者,怎么会去杀他?真是荒谬!”
李乐山回头瞥一眼杨云,冷漠地说:“衙门抓你,自然有抓你的道理!有什么话,到县衙和知县大人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