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收留女工
灾荒一来,多少人逃荒,十室九空的,谁还建房啊?
因此,老石头也就找不到活干了,大户人家找个干活的短工,一天就给一文钱,就这,人家也不愿意用老石头这种满头白发的。
眼看着身边的老伙计都死了,他也想着,死了算了,哪知道还能遇到这事。
一天二十三文,比儿子赚得多三倍。
“爹,我带你去问问韩先生,要是真的就好了。”
石出火兴奋得脸红脖子粗,他一个人赚钱,养十几口子,实在勉强,继续下去,起码得再饿死一半的人,才能维持。
有了老爹的每天二十多文,那可不一样了,能吃上正经的杂面馍馍了。
两人跌跌撞撞,挤到韩平跟前,老石头心眼多,一把拉住儿子:“等等,等一会再问。”
“为啥啊?”
石出火是个急性子,想敲定了。
人老精人老灵,老石头小声道:“当着那么多人问,让韩先生为难。他如果看你的脸面,让我干,其他人家里也有老人,都要干,一帮老头子能把活干好吗?如果不让我干,你在那么多人面前丢面子,会被人看不起。”
要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石出火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这是走后门,得悄悄得来。
两人等韩平回家了,这才过去敲门。
不用制造烟雾弹的时候,南宫狗剩就负责看门,他通报了,才放两人进去。
“韩先生,俺爹以前参与建造过知州府,是有名的瓦匠,您看能不能留下他?”
见到韩平,石出火膝盖就软了,老石头也跟着跪下,没办法,如果他家有两个人干活,一天就是三十多文钱,一个月下来上千文,一年下来,除去花销,还能落下二三两银子。
别说现在是灾年,就算是平顺年,也赚不到那么多钱。
“老先生多大了?”
看到老石头,韩平心里是犹疑的,这位老人家有九十了吧,他是想给大家一份工作,可他不是做慈善。
老石头头发胡子全白了,颤颤巍巍的,走路都费劲,能干活吗?
干不了,留下干嘛?
“小老儿我今年四十一了,属大龙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灾荒年能活到五十的,极少,老石头这种四十多的,便是名副其实的老人。
听到问年纪,老石头的脸色灰暗了下去,他每一次出去找活干,只要问到年纪,就没人要他。
放着二十岁的年轻小伙不要,谁要他啊?
“韩先生,俺爹能干,真能干,您给他个机会中不?往后俺的命,俺全家的命都是您的。”
怕不成,石出火赌咒发誓的,老石头更是连忙道:“那工钱,我就拿十文,不,五文,您看中不中?”
其实听到四十一,韩平就决定留下了,他要的就是成熟的,有经验的老瓦匠,得把城堡建好了。
别看老石头现在像个九十岁的老头,只要吃饱了饭,养几天,很快就会生龙活虎,毕竟他只有四十一。
“不用不用。”
韩平摆摆手,“说好了二十三文,就是二十三文,出火在我这干得十分优秀,他爹肯定也错不了,你们去郑管家那边登记吧。”
啊?
这就中啦?
一天二十三文的活,拿到手了?
两人大眼瞪小眼,不敢信,回神过来连连磕头,其中石出火格外得意,韩先生说我十分优秀,这个评价,比狗剩的还高级哩。
石出火,十分优秀!
出了韩家的门,石出火就觉得有点飘,见人就显摆。
“必肥,刚才我去见韩先生了,你猜怎么着?韩先生说我十分优秀,让俺爹当瓦匠啦,一天二十三文。”
“老田别走,你别走啊,韩先生怎么评价我的,你知道不?想知道不?”
“李大嫂,你看我有几分优秀?三分?你没眼光,韩先生都说了,我十分优秀。”
“菜根,你以后就跟你石叔学吧,韩先生拍板了,我十分优秀。”
……
十分优秀!
这可是韩先生给出的第二个评价,第一个是给南宫狗剩的,干活利索。
相比较而言,果然十分优秀要高级得多。
虽然石出火到处炫耀,惹人讨厌,但要说不羡慕,那是假的,他家两个人干活,一天就是三十多文钱,就算是十几口子,那也花不完。
“我嘞亲舅老爷,咱们这些人里面,别是石出火家最先吃上白面馍馍的吧?”
“怪不得他家祖坟,最近一直冒青烟呢。”
“老石头都快进棺材了,还能赚二十三文,找谁说理去?”
“没看出来吗?老石头的耳朵大,是个有福气的。”
……
议论纷纷中,已经有不少人上赶着想给石出火再娶一房小妾了,连老石头也不放过,想让他娶媳妇。
有这样的盼头在,大家自然更加的热心。
等到了傍晚,登记的人数将近两万,算是把周围十里地的男劳力,都吸干了。
这会信息传播速度慢,不是缺人,而是大部分人不知道。
把每个人的姓名,年龄,住址,技艺等写下来,郑万年累得不轻,韩平当然不会亏待他,给他封了三百文钱,郑万年笑得见牙不见眼。
作为小管家,他的工钱不少,每个月九百文,一天三十文,绝对的体面人家了,三百文相当于他十天的工钱,能不乐吗?
“韩先生,能不能给我们一条活路?”
“我们哪儿也去不了,今天不死,明天就死了。”
“我男人被抓了壮丁,一走就是五年啊。”
“我男人上山打猎,走了就没回来。”
……
男劳力都吸收了,剩下的,还有几百个女人,她们身边有的跟着一个孩子,有的抱一个,牵两个。
她们的身份比较特殊,是寡妇。
大姑娘想嫁人,都难比登天,一旦成了寡妇,再想找到男人,根本不可能。
于是,她们就成了社会的最底层。
有些长得漂亮的,沦为娼ji。
大部分则是和孩子一起,饿死在野外。
韩平看到她们,也是为难当场。
不用问也知道,只要给她们一口饭吃,她们就愿意在这里做工,问题是,留下她们违反了第三个大礼仪。
第一大礼仪,不用说,君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第二大礼仪,父子,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第三个大礼仪,男女,男主外女主内,女人不能抛头露面。
女人除了当个丫鬟婆子,根本没有能干的工作。
礼是皇权根本,谁敢触犯?
可不留吧,她们过不了几天就会死,不光她们会死,她们的孩子也会死。
自己只是一介平民,背不起这么大的锅,无奈之下,只好把知州庄典,通判袁郛叫了过来。
他们听说韩平招了两万人,早已经喜不自胜,他们也有事请韩平帮忙呢,乐呵呵地便过来了。
看到现场的情况,两位礼学大家辩论了老半天。
“按说她们快要饿死了,该给条生路,可女人出来做工,岂非牝鸡司晨?”
“知州,她们也是大越的臣民,咱们是父母官,又怎能见死不救?”
“可男女大防,是人伦之本。”
“你是说,看着她们饿死?”
“我没这么说。”
……
礼仪是个太过笼统的概念,兼顾不了边边角角,这种事两位大人不是不知道,以前是装不知道,现在面对了,根本没法拿主意。
眼看着进入了学术讨论的范畴,韩平说道:“两位大人,这样行不行?给她们一个专门工坊,她们只能接触到女人,接触不到男人。”
庄典和袁郛对了对眼神,想了很长时间,才咬牙答应:“就这么办吧,如果圣人在,肯定也会同意这么做的。”
圣人会怎样,还不全靠后人怎么说?
韩平知道,两人其实担负了巨大的风险,当然,他也担负了巨大风险。
但求无愧于心吧。
两位大人亲自负责,给几百个女人登记在册,当最后一个女人走上来,两人有点纳闷:“你也是做工的?”
“不,我是给韩平当小妾的。”
穿着一身粗布衣服,瘦了一圈儿的赵杏儿羞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