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241章 香饽饽
    梨月当然不会打她,不过说的也都是实话。

    自从给大小姐选陪嫁丫鬟开始,锦鑫堂的小厨房就成了香饽饽。

    因为这里当差的丫鬟,有可能成为宁大小姐的陪嫁。

    宁国府里的惯例,小姐们的陪嫁丫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各司其职。

    掌管箱笼钗钏的大丫鬟,贴身服侍起居的小丫鬟们,都要精挑细选。

    不但要齐整干净相貌好,还要性情稳重忠心耿耿,与主子贴心投缘。

    这些房里伺候的丫鬟,主要挑的是相貌与性格。

    除此以外,还要挑梳头丫鬟、针线丫鬟、厨娘丫鬟等等。

    这些丫鬟挑的就是手艺本领了,相貌与性格还在其次。

    以上所有陪嫁的丫鬟,除了宁大小姐玉真阁里选,就是从锦鑫堂院里挑。

    贴身服侍的一共有六个,两个二等大丫鬟,四个三等小丫鬟。

    两个大的就是妙童、妙云,连同四个小丫鬟,都是原本玉真阁里的。

    至于挽发梳头的丫鬟,宁大小姐身边并没有合适的。

    未婚小姐梳头到底简单些,平日要么是妙童给梳,要么是乳母给梳。

    出了阁那就是诰命夫人了,发饰更加讲究精致,得有两个专门梳头的。

    锦鑫堂宁夫人房里,日常用着两个梳头娘子,四五个大小丫鬟学梳头。

    她特意挑了两个手艺好年纪小的,提前拨给玉真阁女儿房里。

    四个针线丫鬟,已从锦鑫堂里定了两个,都是做大裁大剪的。

    另外还想挑两个刺绣打络子的,人没选好还在斟酌。

    玉真阁里的针线丫鬟有五六个,人人都想争陪嫁,僧多肉少。

    为了陪嫁的差事,私下里还勾心斗角,互相使绊子的闹腾。

    秋盈托了她干娘,也想往上争一争,结果是白费力气。

    别说是秋盈了,梨月的干姐姐彩雯,针线绣活比她好的多,也出不了头。

    能挣上去丫鬟,要么是太太陪房,要么是几代家生子,爹娘都有体面。

    这些天宁夫人所有心思,都放在给女儿选陪嫁丫鬟上。

    要不是国公爷娶亲,突然冒出来插一杠子,说不定已全都挑好了。

    眼前就等着宁夫人选好针线丫鬟,就可以开始挑厨娘丫鬟。

    锦鑫堂小厨房的人,当然就蠢蠢欲动了。

    陪嫁只要灶房丫鬟,不要正经的大厨娘,这是宁夫人和女儿提前说好的。

    宁国府的女儿谦逊懂礼数,嫁去定南侯府做的是世孙少夫人长房长媳。

    带着大厨娘过去未免太张扬,仿佛是进门就要掌中馈的意思。

    陪嫁里只带个灶房丫鬟,在平日做些汤粥点心小菜,让大小姐舒心而已。

    当然,若是这灶房丫鬟能耐大,能做三汤五割大宴,那就更好了。

    玉真阁里头没有厨房,自然要从锦鑫堂厨房里挑。

    小厨房除了梨月和莲蓉,只有三个不会炒菜的打杂丫鬟。

    如今莲蓉发了一顿脾气被撵了,倒空出个位子来。

    原本不受重视的厨房院,如今人人都盯着,忙不迭往里塞亲的热的。

    莲蓉被打回家的第二天,大厨娘宋婶子把侄女福姐带来了。

    福姐二十二岁,父母都没有了,平日跟叔婶过日子。

    宋婶子娘家是城外的小门户,开着个卖花糕儿与荤食的铺子。

    侄女福姐没了爹娘,在叔婶手下使唤,耗成老姑娘没出嫁。

    这次带她进宁国府,宋婶子就存了心思,想给侄女儿讨个出身前程。

    毕竟她是陪房的掌事厨娘,在宁夫人跟前有几分脸面。

    这事是想先斩后奏,不曾回禀过太太就带人进院,把孙财家的气的够呛。

    因为孙财家的已经在太太跟前说,孙小玉身子养好了,要招她回来伺候。

    已经来厨房院里说好,过两天就送孙小玉就回来。

    莲蓉也真是撞在关口上了,偏赶在这时候发脾气闹事。

    柳家的和梨月把这些事说了,秦嬷嬷惊出了一身的汗。

    亏她在厨房院里当个掌事厨娘,这些事竟然都蒙在鼓里。

    前些天提起这事,她荐了梨月上去,孙财家的还点头说好。

    谁知道都是嘴里说一套,手下暗地里使劲儿。

    秦嬷嬷虽说是卖身进来的,可莲蓉总算是家生子了。

    在宁夫人跟前虽然有几辈子的老脸,终究抵不过陪房的心腹。

    看这个架势,宁大小姐陪嫁的灶房丫鬟,也得争一争了。

    “我是没打算跟大小姐去,你争不争随你!”

    梨月把粥碗推过去,瞥了莲蓉一眼。

    梨月说不打算争,莲蓉有点不信,仍从炕上撑起来,牙咬的咯吱响。

    光是她和梨月两个人争,她还不觉得害怕。

    论手艺她自觉比梨月强,论出身她阿婆曾是大厨房掌事。

    梨月只是外头买的丫鬟,干娘是个白案蒸点心的,顶多长得好点。

    莲蓉看不上梨月,可孙小玉算是个劲敌。

    “孙小玉还有脸!嘴贱的犟蹄子还敢回来?”

    论起嘴贱和脾气犟,莲蓉和孙小玉有一拼。

    梨月坐在炕边,荡着两条腿,低头笑了两声。

    “你笑什么?”

    莲蓉怒斥,忍着疼翻身爬起来,捧着碗狼吞虎咽的吃饭。

    她赌气饿了两天,完全没有吃相,呼噜呼噜扒了两大碗粥。

    第二天早晨,秦嬷嬷病得没起来。

    梨月同柳家的押着莲蓉,去宁二小姐院里,给她磕头赔罪。

    宁二小姐没让她们进屋,隔着窗子说了几句淡淡的话。

    无非是小孩子不懂事,要她老子娘好好教导,省得落人家笑话。

    莲蓉没有爹娘,宁二小姐大概是忘了。

    这些话反复说了几遍,终于把莲蓉说哭了。

    柳家的在旁说了许多好话,这才事儿总算是翻过去了。

    在廊子底下磕过头,莲蓉刚要站起来,门帘忽然挑开,兜头一盆凉水。

    数九寒天的冷水,打的人全身发颤儿,梨月险些跳起来,湿了半边袖子。

    杏儿手提着空荡荡铜盆,滴滴答答流水,恶狠狠的笑了。

    “别觉得我家小姐是庶出,就能让你狗奴才欺负!滚!”

    柳家的把湿淋淋的莲蓉拖走,生怕这小东西再和杏儿闹。

    “杏儿姐,别忘了把地擦干,天冷容易结冰。”

    梨月抿着嘴没出声,临走朝杏儿行了个礼。

    磕过头认过错,孙财家的抬手放了一马。

    回到锦鑫堂小厨房,新来的福姐与熟络的孙小玉,已在灶边干活。

    备膳桌上放着个木盒,放着热腾腾香喷喷的点心。

    孙小玉抬头笑笑,朝她俩招手。

    “小月,莲蓉,给你俩带煎豆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