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蓉这顿打挨得不算冤枉。
宁二小姐确实在府里失宠失势,可面子上必须要过得去。
敢欺负小姐的丫鬟是什么下场,鹤寿堂的琳琅就是先例。
琳琅可是老太太身边的一等丫鬟,当时还有大奶奶在身边求情。
都让国公爷劈面一巴掌,令父母双亲带了出去,再没能回来。
琳琅上个月嫁人了,嫁的不算好,说是给了庄子上的佃户。
一是因为她的箱笼没带出来,家里也没有嫁妆给她陪送。
二是因为脸被打坏,掉了半边牙下巴歪在一边,她爹娘没给她治。
太太与国公爷是亲母子,虽说都是体恤下情的主子。
可太太更加赏罚分明讲规矩,要不然也不可能执掌家务几十年。
锦鑫堂里的礼法,比鹤寿堂要严苛的多,绝容不得诋毁小姐的丫鬟。
杏儿被莲蓉骂了一顿,跑回正房当众告了状。
当着宁夫人与两位小姐,还有刚递过茶的覃小娘,半点余地都没留。
宁二小姐半晌没吭声,只告诉杏儿别说了,大喜日子别让母亲心烦。
孙财家的正在屋里伺候着,当时就气的咬牙切齿。
她是锦鑫堂掌事,烧火丫鬟这样没规矩,这罪名都在她头上。
此刻孙财家的抡着竹篾子,把莲蓉抽的提溜乱转。
嘴里还连声大骂:“不知死的小蹄子,留你在府里就是个祸害!”
外头的大雪已经停了,厨房院里不曾扫雪,积了厚厚一层。
莲蓉在雪地里打着滚,瞬间就粘成了圆胖的雪人。
柳家的、梨月还有别的丫鬟婆子都慌了,急急忙忙着跑出去看。
围住了却没什么办法,都不敢出声,更不敢多劝一句。
莲蓉被打的又哭又喊,骂人的心气都没了,只剩下疼的叫唤。
此刻求情也没用,孙财家的正在气头上,秦嬷嬷来了也得让打。
雪停了天色很亮堂,梨月抬头一看,就见院子门口有人。
杏儿裹着个青毡斗篷,垫着脚踩着门槛儿,把脖子伸得老长。
看着莲蓉在挨打,嘴里还一动一动,仿佛是在喃喃骂人。
仔细看了半天,梨月发觉她不是骂人,而是在咔咔的嗑瓜子。
小脸与嘴唇冻得发红,白瓜子仁咽进去,黑壳子吐出来。
一双眼睛斜斜瞥着人,眼珠子红火火带着恨意。
杏儿是个有主意的丫头,遇着事敢出头狠得下心。
宁二小姐病重的时候,全靠她拼死救下命来。
梨月私下思忖着,论起不怕事敢出头,她真是头一份儿。
杏儿就在院门口站着,冷森森咬着牙,仿佛要扒人的皮。
莲蓉也看见她了,心里也知道害怕,杀猪似得吱哇乱叫。
她越是尖声的哭叫,孙财家的越是下狠手打,抽的棉袄都破了。
狠命打了她半天,就厉声吩咐身边的婆子,要打发莲蓉出去。
“把这小祸害立刻打发回家,从此不许她进二门来!”
众婆子看打的差不多,连忙蜂拥上去,七嘴八舌求情。
“莲蓉还是个吃屎的孩子,平日里嘴就臭的慌,她说话您别当真。她绝不是真心说小姐如何,不过是与杏儿丫头拌嘴,话赶话说到这里了。孙妈妈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秦嬷嬷的份上,好歹饶了她这回。打她骂她教给她都使得,撵她出去可要不得。秦嬷嬷就着一个孙女儿,都指望着她呢。”
围着劝了半天,孙财家的才算撂下竹篾子,忙自己事儿去了。
杏儿远远哼了一声,啐了满地的瓜子皮,这才气狠狠地走了。
光是打还不算完,直到秦嬷嬷回来,莲蓉还举着石头,在廊下跪着。
“阿婆,二小姐院里的杏儿欺负我!”
这个不会说话的,也不知是谁欺负她了。
梨月崩溃的闭上眼,简直不知说什么才好。
宁国府里有几百个丫鬟,其实各个都有脾气。
论起耍脾气混不讲理来,她们比太太小姐还更胜一筹。
都是六七岁就进府伺候人,有了些错处劈头盖脸就是打,没讲理的时候。
为人处世的道理没人给讲,全靠着她们自己瞎琢磨。
有些孩子早懂事还好,但凡是莲蓉这样的,早晚就是吃不了的亏。
“打死你这个孽障丫头!早知你是讨吃的冤家,生下来就该溺死!”
秦嬷嬷见孙女儿这德行,心里已明白了几分,打听了详情眼前都发黑。
抄起鸡毛掸子来,劈头盖脸继续打,恨不得要当场打死她。
这下没人再劝,都知道莲蓉娇纵嘴贱,再不长记性真要惹大麻烦。
从上午打到中午,孙财家的都没松口,秦嬷嬷只好领着孙女回家。
要把人留下继续当差服侍也成,必须让莲蓉去二小姐屋里磕头赔罪。
以下犯上是大罪名,就算是三等小丫鬟,也不能含糊过去。
莲蓉一直嚎啕大哭,跳着脚不肯去磕头,张口闭口还要把杏儿弄死。
秦嬷嬷被她一气,晚上也就发热病倒了,还是街坊去帮忙抓药。
大厨房里两位掌事病了一位,还少了个炖茶水的丫鬟,大伙儿更忙了。
好容易忙完晚膳,柳家的和梨月两人,菜拿了些东西去她们家探病。
莲蓉被打的屁股开花,趴在炕上一动不动。
秦嬷嬷也发着烧,靠在炕边上强撑着,炖了一小锅热粥。
看着柳家的与梨月拿着汤药饭菜进屋,她跺着脚叹气。
雪后这般寒冷,何苦还顶着风走这一趟,她心里不落忍。
梨月把汤粥小菜放在炕桌上,低头看了莲蓉两眼。
她的黄胖的小脸越发难看,眼眶乌青发黑,小蓬头鬼似得。
只有眼珠子紧瞪着人,黑黄小牙呲出来,随时能扑上来咬人。
柳家的走到炕边上,照着莲蓉脑袋,就是个爆栗子。
“莲蓉这傻孩子,说起来年纪不小了,怎么就这样得不懂事?现在不是当初大厨房的时候了,锦鑫堂院子里有孙财家的,小厨房里还有宋婶子,你这么闹脾气,谁肯让着你?让你去磕头认个错,还委屈你了不成?”
她与秦嬷嬷共事久了,知道莲蓉是个不省心的。
“谁爱磕头谁磕去!炖茶水的破差事,我不稀罕……”
炕头上有把木尺,还不等她说完,梨月已经抄在了手里。
莲蓉怕梨月扇自己的嘴,直接吓没了声音儿。
“你不稀罕有的是人稀罕。大厨娘宋婶子已把侄女儿带来了,明天就要去回禀太太,补你的差事。孙妈妈也要对太太说,后天就把孙小玉叫回来当差。等到过年之后,在我们这些灶房丫鬟里,选菜做的好的,去给大小姐做陪嫁丫鬟。你养足了精神,只管躺在家里骂人,锦鑫堂厨房里不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