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221章 酥骨鱼
    沈氏这一晕厥,把芷清和赵嬷嬷吓得魂飞魄散。

    一边拍打叫唤,一边派了丫鬟婆子,飞跑着去请府医来看。

    等府医老郎中提药箱进来,只见沈氏躺在炕上人事不知脸色惨白。

    耳畔呼唤着也不答应,慌忙取银针出来,朝穴位扎了几下。

    将安神药丸用热酒化开,叫丫鬟给她灌了下去,回过些神儿来。

    众人忙乱许久,沈氏这才醒来,半句话都说不出,仿佛活死人一般。

    芷清守在床边不敢离身,赵嬷嬷就慌了手脚,只顾拍炕大哭。

    “好苦命的姐姐儿,是谁这般坑害了你,让我老婆子白操了半世的心!实指望你从娘家来到宁家,生下一儿半女来,好生的相夫教子,夫荣妻贵享几日福,谁知道你落得这般下场!”

    哭罢了沈氏是苦命人,又哭沈家父母狠心。

    “这般花朵儿似得女儿,撂在夫家受人欺负,活生生磋磨死了,做父母的也不曾看上一眼。我那没人管没人顾的姐姐儿,谁似你这般贤惠好性儿,偏你不得公婆丈夫的心意,连亲爹娘都不疼你,如何是好!”

    嚎了半天还不够,扯着嗓子又哭:“我那救不活短命的姐儿!”

    这老家伙没计较,还当沈氏真有了好歹,上气不接下气,恨不得寻死。

    满屋除了赵嬷嬷的年纪大,其余都是十几岁不懂事丫头。

    听见主心骨都这般闹嚷,都觉得沈氏是真不成了,个个都慌了心神。

    一众丫鬟婆子围住了暖炕哭天喊地,如同停灵举哀似得,好不吓人。

    那府医老郎中正在诊脉,见满屋丫鬟婆子糊涂,当场气得吹胡子瞪眼。

    “平日外人闲话,只道大奶奶体弱多病,要我说都是你们这些糊涂人酿的!大奶奶不过憋住了一口气,头昏眼花了片刻,你们只顾围着哭些什么?这虚浮脉象,乃是连日不进饮食之故,分明是你们服侍不周!满屋混账婆子丫头,凡事不劝解大奶奶,饮食又料理不周全,这时候嚎哭是什么意思?”

    这些天沈氏得病,诊脉问药总治不好,赵嬷嬷本就气恼。

    眼见着老府医当面骂她无用,当时气得两腮涨红,怒气攻心对骂起来

    “大奶奶自从得病,让你过来诊脉,这病就是半分不见好!药房一天几碗药送来,非但没有吃好了病,还把好端端的人吃昏厥了!府里让你管着医药房,你老不死的东西,半点好药不肯给人吃!今日大奶奶无事便罢,若有些好歹时,我豁出这条老命,与你老不死兑了去!”

    好一顿乱嚷乱骂,把老府医气个倒仰,气冲冲抱药箱走了,方子不曾开。

    芷清等丫鬟慌手慌脚,依着赵嬷嬷意思,把沈氏搭进暖阁躺下。

    赵嬷嬷信不及府医,就急吼吼派人传小厮,要往太医院请太医来看脉。

    忙乱间打开凤澜院大门,先派出丫鬟婆子往鹤寿堂去告诉。

    只说沈氏这回病得不好,必定要请老太太做主。

    风风火火一顿折腾,好悬没把宁国府的内宅翻过来。

    谁料沈氏多病多灾人所共知,这些时日又常颠寒害热,折腾得过分。

    一来二去闹得多了,引得众人信不及,都不放在心上头。

    宁老太君听说她病,府医已经开过,心中就知没有大事。

    正当是腊八节,便派人过来说大节下不吉利,明日再看太医不迟。

    赵嬷嬷与芷清听见回话,只急得要跳脚,抓不着个办法。

    因此急急打发人出门,就让各处寻找国公爷,让他快回府看望。

    一时寻不见宁元竣人影,芷清便是无法,只得把早先太医的药方拿出来。

    就往厨房里的范婆子,熬了两碗温补汤药,拿进来与沈氏灌了半盏下去。

    沈氏吃过药躺在枕上,眼角垂泪并不言语,如同试了魂魄似得。

    这里开门合户闹了整天,直到晚上掌灯,也没寻着宁元竣的影子。

    赵嬷嬷慌得不成样子,跑去东边香房求神问卜打卦,对着佛像许愿不提。

    且说宁元竣去覃家下了定礼,因有吕公公做保山,一说就定了。

    只约下三日后下聘,腊月十六准娶。

    宁元竣定了婚期,喜不自胜,在覃家吃过茶,赶着回府禀报母亲知晓。

    母子俩在锦鑫堂小厅说话,晚膳摆上去许久没用,都原封不动撤了。

    今天菜肴比往日丰盛,太太与国公爷不吃,着实是可惜了的。

    于是厨房里的底下人都分了些,也当是过年打牙祭。

    梨月把自己做的酥骨鱼拿了,回锅蒸热了些,预备吃晚饭。

    盛鱼肉的青花大碗才端出蒸笼,莲蓉不由分说便伸筷子过来。

    “把鱼给我吃一条!”

    “讨厌!你吃那碗蒸鹅脯去!”

    这莲蓉嘴馋的要不得,惯会夺食抢嘴,别的丫头争不过她。

    梨月却不惯她的毛病,把鱼碗举的高高的,让她够不着。

    “给我吃一条,告诉你件喜事儿!”莲蓉踮着脚只要抢。

    偏她那一口黄牙,挂着好些芽菜叶,在眼前晃悠的恶心。

    “不稀罕!你知道屁的喜事!”

    这般美味的酥骨鱼,平时可是吃不到,梨月正打算留两条给干娘吃。

    谁知莲蓉不依不饶,伸着两根筷子,恨不得把鱼碗扒拉下来。

    “国公爷成亲,后天去下覃家下聘,选上送聘礼的丫鬟,给做身绸衣!”

    梨月耳朵里听着,心里就是一动,颇有些五味杂陈。

    莲蓉趁她分神儿,唰唰两筷子,连夹两条在碗里。

    只怕梨月与她争夺,忙躲到旁边,笑嘻嘻拌饭吃了。

    这鱼肉原本美味酥香,如今吃在嘴里,却仿佛没了滋味。

    国公爷要娶覃姑娘进门,这桩事瞬间传扬开了。

    不单是小厨房里,锦鑫堂上上下下都在议论。

    丫鬟婆子们个顶个都美滋滋,可见沈氏有多么不得人心。

    这桩事已是传扬开了,厨房里婆子丫鬟都在议论。

    个顶个都是喜滋滋的,可见沈氏多么不得人心。

    梨月正在听人家议论,秦嬷嬷忽走来唤她。

    “小月,吃完饭去炖一碗鲫鱼膳汤。大奶奶整天没用膳,国公爷吩咐炖碗鲫鱼汤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