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220章 昏厥
    沈氏骂完了冬梅,好久才顺过气。

    近来她的脾气越发乖戾,连赵嬷嬷都不敢多说多劝。

    赵嬷嬷现在满肚子的话,想了想欲言又止。

    只怕哪句说错,就会犯了忌讳,惹得她又要闹上一场。

    主仆们沉默良久,觑着她脸色渐好,底下人才把沈魏两家的节礼摆上来。

    看见娘家送来的礼物,沈氏果然不乐意,绣眉皱成一团。

    “当初三嫂掌家,节礼何曾这么寒酸?不用往远了比,只说去年腊八节,光是粥品就有四种。今年大嫂掌家,怎将腊八粥熬成这样?亲戚们看着不成样子,岂不笑话沈家无人?我早就说过,大嫂二嫂不贤不孝,枉为官宦人家出身,还不如三嫂商贾女儿!”

    听沈氏夸赞沈三奶奶,赵嬷嬷半天没吭声。

    沈二姐儿成亲那天,因嫁妆单薄被冷落,这事已在京师传开了。

    因事关当朝一品阁老,还有理学名臣魏老太爷,大伙儿不好当面调侃。

    可茶余饭后闲聊时,都拿这事儿当作下酒的笑话来讲。

    沈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不知晓这件事。

    赵嬷嬷常接触外人,闲话灌了满心满耳,心里真是又急又气。

    她倒是不为别的,只为自家主子那五千两银子,还有一纸地契。

    赵嬷嬷真是懊悔,若她在沈氏身边,断不容沈三公子把银子和地契哄去。

    自古嫁出去女儿泼出去水,哪有娘家兄嫂把姑娘的嫁妆往回讨的道理?

    说是挪给二姐儿办嫁妆,这话顶多糊弄沈氏,赵嬷嬷是半点儿不信。

    如今闹得怎样,二姐儿的嫁妆在哪里呢?

    那五千银子还有地契,怕都让沈三公子夫妻收回去了!

    赵嬷嬷心里正乱,魏家的节礼也摆了出来,倒显得比沈家的好些。

    一锅糖霜八宝粥并不稀罕,倒是竹篓里的小金桔,极为明艳可爱。

    这些金桔远道送来,已经不甚新鲜,表皮也有些干瘪。

    可撂在炭盆熏笼上烤了片刻,那股子香气是好闻的很。

    这金桔也是奇怪,闻着清香馥郁,吃着却酸涩发苦,不似平常吃的。

    “魏家真是有心,金桔虽品相一般,闻着香气极好。听闻魏家是沅州人,离着京师四五千里远。二姐儿与小魏公子的婚事,真可说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幸亏魏家祖孙都在京师,小夫妻才能在京师完婚。二姐儿嫁了个好人家,我们姐妹同在京师能时常相聚,我心里就安稳多了。”

    提起妹妹沈二姐儿来,沈氏语气渐渐柔和,随手捏两个金桔轻嗅。

    赵嬷嬷见她们姊妹情深,心里的话便也忍不住了。

    “老奴打听了一桩事,只怕大奶奶知道心焦,没敢对奶奶说。二姐儿嫁魏家当天,花轿在门口堵了一个时辰,才许新妇进门行礼。二姐儿身子弱,新婚当天就冻病了,魏家派人对老爷太太说,三朝回门就免了。”

    “怎么会如此?”

    沈氏不可置信,两颗金桔落地,滴溜溜的滚远。

    “魏老太爷是理学大家,小魏公子是当朝探花郎,一家三代进士的书香门第!他们怎会无故磋磨新妇?咱沈家女素来贤惠,二姐儿性子又是懦弱贞静,不曾有半天坏名声在外,他们凭什么为难沈家女儿?”

    赵嬷嬷长叹了一声,悄悄附耳上前,把二姐儿嫁妆单薄的事说了。

    “是三公子巧舌如簧,将大奶奶银子骗过去,并没给二姐儿办嫁妆。二姐儿出阁时冷冷清清,连床帐都是抬了旧的,箱笼总共不到十个。把魏家人气的要不得,这才在迎亲当天,故意给二姐儿没脸。”

    “老奴还听说,二姐儿因身子单弱,撂在夫家门外又急又冻,当夜就发热病了。可怜见的还不敢多说,第二天强撑着起来,给阖家上下拜见行礼。魏家人还觉得没脸,三朝时不放肯她回门,只要从沈家找回面子来。”

    早先确有那等轻狂人家,自觉女儿是下嫁,故意不给或少给嫁妆。

    只为显示权势,料定男家不敢欺辱女儿。

    可是正经人家都不会如此,毕竟结亲不是结仇。

    女儿已嫁给了人家,夫婿关起门来给她受气,娘家的手总没那么长。

    魏家误会这是沈阁老故意给下马威,为了显示自家不是高攀,只怕要变本加厉的折磨沈二姐儿,才能找回这面子来。

    沈氏呆愣了许久,终于泪如雨下,拍着暖炕大哭。

    “三哥哄骗我也罢了,他怎能这般害二姐儿!就算母亲手里没银钱,大嫂二嫂三嫂都眼看不管?女儿出阁不带嫁妆箱笼,连一张新床帐都买不出来?嬷嬷,这就与我套车,我要回沈家去!我要当面问问三个不贤良的嫂子,她们为什么要害二姐儿!”

    一边说一边哭,恨不得肝肠寸断,就要给妹妹出头。

    赵嬷嬷陪着落了几点泪,这才细言细语劝慰,把人安抚住。

    “嫁妆的事情,大奶奶回去问,只怕他们不肯认,倒让娘家太太责备您不懂事。依着老奴心意,不若趁着三朝日子,大奶奶派两个婆子,带些补品去魏家,看看二姐儿身子如何,才算是尽了姐妹情意。”

    倘若病在夫家的是旁人,赵嬷嬷绝不会告诉沈氏。

    只因沈氏与二姐儿是姐妹情深,她不得不出个主意。

    一来免得沈二姐儿真有个三长两短,二来则是要拿沈三公子骗人的证据。

    这笔银钱地契可不算少,那可是沈氏多半的嫁妆。

    若是讨不回来,她家主子后半辈子,只怕就没了依仗了。

    想到二姐儿初为新妇,就吃了这样的苦楚,沈氏哽咽得肝肠寸断。

    “家中哥哥们各当各的官,只有三哥对姐妹们最好,我这才把银子交给他,令他给二姐儿办嫁妆。想不到他如此狼心狗肺,对亲妹妹生死不顾!若二姐儿被此事误了终身,我就要与他们夫妻两个,兑了这条命去!”

    沈氏伏在炕上哭泣,赵嬷嬷在旁边劝哄。

    不想偏厅的碧纱橱砰然被撞开,芷清脸色苍白,跌跌撞撞冲了进来。

    “大奶奶,不好了!”

    这话听来十分忌讳,赵嬷嬷不由勃然大怒,一巴掌把她扇倒。

    “混账丫头!亏你这么大年纪,满嘴说什么胡话!”

    芷清被打得金星乱冒,滚在地上半天起不来。

    “大奶奶,玉墨刚过来说,国公爷要娶新奶奶!已经下定了!”

    “你胡说些什么?”

    赵嬷嬷抬手还要打,芷清跪爬两步凑近,急地什么都不顾。

    “奴婢不曾胡说,国公爷真的定亲了,他要娶覃姑娘!”

    沈氏面如金纸,双眸往上一翻,直挺挺倒下,昏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