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不几天便是腊月,该预备着过年了。
梨月跟着秦嬷嬷,学做各种腊肉、腊羊、腊鱼,每日忙得不亦乐乎。
腊味肉食的做法,她见曹大婶和范婆子都做过。
曹大婶做的精细些,范婆子做得粗矿些,吃起来也是各有千秋。
而秦嬷嬷制作的腊味,无论是选材还是用料,都更加有规矩章法。
光是选肉就有无穷门道,肉的部位与肥瘦程度,更是讲究特别多。
就拿腊羊肉来说,能买着滩羊肉是最好,略次些用山羊肉也不错。
用山羊还不能选母的,必须要全羯的,腊肉才能不膻不腥肥嫩好吃。
一头整羊随便切是不成,只能选羊腿、羊肩、羊排三样。
若是用其他地方的肉做腊羊,烧制时必然没这几样做出的美味。
卸羊肉的时候需带着皮,去了皮肉就散,那是便吃不得。
肉质更要肥瘦相间,若肥肉过少,入口难免太柴,味同嚼蜡。
秦嬷嬷光是讲选肉,就滔滔不绝了大半天。
梨月怕自己记不住,特意拿炭笔记在草纸上,毕竟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
做调料的时候,秦嬷嬷还特别小心,把旁人都支开,只留下莲蓉和梨月。
所有香料研磨成细粉,混上大量的细盐,这就是她做腊羊肉的秘方。
除去常用花椒、八角、桂皮、丁香、小茴香,还加了杏仁粉与胡桃粉。
说破了便是平平无奇,若不说破的时候,一般人还真猜不到。
梨月拈了点放在嘴里尝,杏仁味能品出来一点,胡桃是绝猜不到的。
偏偏这些东西混在一起,腊羊味道就是与众不同,真是好稀罕。
秦嬷嬷郑重其事的叮嘱她们,厨娘的调料秘方绝不能随便外传。
教会徒弟都能饿死师傅,若传出去让人学会了,这手艺就不值钱了。
这是厨娘安身立命的本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梨月慌忙点头。
涂满香料细盐的羊肉,要腌渍上三天,中间来回翻动,让调料均匀。
最后用冷布包裹,挂在通风的地方晾着,这样腊羊肉口感外硬内嫩。
吃时只需清水煮去盐味,切片上锅小火慢蒸,端出来就是香喷喷美味。
若是或搭配豆腐黄芽菜炖上一锅,汤汁醇厚香浓,冬天喝简直绝了。
想起炖羊肉汤的美味,梨月牙一咬心一横,跺脚大方了一回。
拿几吊钱买了两条羊腿一副羊排,自己照样做了腊羊,预备过年时吃。
今年出了好些事,但横竖算发了笔小财,手里宽裕多了。
春天的时候,她还是月钱都没有的粗使丫鬟。
谁能想得到,腊月时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羊肉了呢?
梨月仰头看着自己做的腊肉,忍不住抿嘴笑起来。
腊肉已经做完了,但她还是不得闲,因为眼前又到了腊八。
厨房里又开始忙活米豆果品,预备着煮腊八粥了。
腊八节源自于佛教,腊八粥也曾唤作佛粥。
佛家旧俗在这天熬粥,分赠给所有施主,以示佛家慈悲。
这习俗传扬下来,官府百姓争相效仿,互赠腊八粥祈福。
京师贵府间,腊八前后礼尚往来,讲究要送粥礼。
就连内宫妃子们,也会给亲眷府邸赏赐粥食,表示恩赏。
宁国府也是不例外,每年都要精心熬制几种腊八粥,分送给亲朋好友。
以往府里送礼用的粥,都是秦嬷嬷在大厨房里做的。
今年大厨房裁撤,各院小厨房自己熬粥,公中的粥没人揽。
就算哪个小厨房敢揽,国公爷也不放心,怕这点小事也闹笑话。
早早就叮嘱玉墨,这差事必须要交给秦嬷嬷。
玉墨连忙发了对牌,拨银钱买了好多粮米豆果,送到锦鑫堂厨房。
五色杂米、各色豆子、莲子、红枣、桂圆、松子、栗子、胡桃…
天下叫的出名的米豆果子,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
今天才开始预备都有些晚,好几家亲眷同僚的粥礼前天就送到了。
所有礼物都先抬到锦鑫堂看一眼,好让秦嬷嬷掂派着回礼。
最先到的是覃将军家的礼,一架四层的描金食盒,又丰富又雅致。
头层是两只梅花银碗,盛着软糯香甜果仁细粥。
第二层是八个小银碟儿,全都是配粥的精巧小菜。
第三层是一盘团花玫瑰酥饼,配着八样蜜饯咸酸。
第四层是两小坛羊羔御酒,贴着进上的黄笺儿。
另外还送了四腔极好的关外滩羊,梨月看见都要流口水。
用秦嬷嬷的话说,真是花膏似得好肥羊肉,京师里多花钱都买不到。
京师这边的礼节,腊八节粥礼都是以吃食为主,礼物无需贵重。
不过覃姑娘还是多送了四件貂鼠皮,说是给小姐们做暖帽。
别人家的粥礼也是大同小异,只是没覃家这般精细漂亮。
梨月冷眼打量着,就数临江侯何家的粥礼,算是最糊弄事的。
孤零零一个双层红漆食盒,上层是荷叶盘盛着红枣蒸糕。
下层是个红釉兰花金边海碗,盛着一大碗米豆八宝粥。
虽不能说他们寒酸,宁家与何家两代亲家,岂能这样敷衍?
用眼睛看看就知道,粥里的豆子还是夹生的,根本没熬烂。
看来何家人根本就是摆样子,料定宁家主子们不会吃。
原本觉得论起凑合事儿,何家算是到头了,谁知强中还有强中手。
今早收宫里的赏赐,何昭仪赏的粥食,更让人惊掉眼珠子。
宫里过腊八自有一套规矩,除了腊八粥还要吃腊八面。
何昭仪派太监赏的彩凤雕漆食盒,里头单放着两只薄胎玉兰细瓷碗。
一碗腊八粥一碗腊八面,因路上天冷,已冻成了冰坨子。
往年何昭仪赏腊八粥,都是用暖炉送,别管东西好赖,起码还是温的。
今年赏两碗冰坨子来,谁看了心里不发凉?
别说是秦嬷嬷看着起急,梨月看着都觉,她实在太过分了些。
宫里除何昭仪赏了粥食,正值盛宠的安婕妤,也赏了一盒吃食下来。
食盒底下摆了黄铜碳炉,小砂锅温着糖霜八宝粥,还有两盘细巧宫点。
听说凡给九皇子庆满月的人家,安婕妤都赏了,一视同仁没有亲疏。
秦嬷嬷和孙财家的,把各家粥礼看过,回礼时好心里有数。
锦鑫堂里只留下覃家、安婕妤的食盒,其他的分送各房各院。
孙财家的特意吩咐,把何昭仪与临江侯的两份都抬去鹤寿堂,让老太太好生高兴高兴!
梨月正在旁边忍着笑拣米,就听见院门口人高声招呼。
“秦嬷嬷,孙妈妈!吕公公派人送腊八粥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