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国公府小丫鬟 > 第153章 大锅饭
    梨月搬着行礼包袱,莲蓉提着羊角小灯,一起来到了锦鑫堂。

    大厨房已经裁撤完毕,婆子丫鬟们都给各房分了。

    只剩下秦嬷嬷带着莲蓉,柳家的外加两个粗使婆子。

    这几个人算是归了锦鑫堂,往后算是宁夫人的人。

    通过初试的小丫鬟,杏儿勾了名字不来,万姐儿和三房丫头走了。

    还肯跟着秦嬷嬷的,只有梨月和孙小玉。

    所有人都在锦鑫堂廊下,大伙儿都等着进屋,要给宁夫人磕头。

    旁人梨月都认识,只有孙小玉,她还是头次见面。

    孙小玉比梨月大两岁,瘦高身量白净鹅蛋脸,眉目细长俊秀。

    穿着葱绿绢花裙袄,腰系鹅黄花绫汗巾儿,脚上软缎绣花鞋。

    就凭这个身段模样儿,又是孙财家的女儿,在主子院伺候都够了。

    也不知她父母是怎么想的,要让女儿去外头的酒楼学厨。

    锦鑫堂廊下挂着一溜灯笼,院子里照的亮如白昼。

    梨月看着她的时候,孙小玉正巧看过来。

    往后就要一处当差,梨月想摆个笑脸招呼。

    谁知孙小玉那眼珠子,在她脸上一划,冷森森扫开了。

    早先听人干娘说,初试时孙小玉就端着架子,跟谁都不稀罕说话。

    看来她与莲蓉差不多,都是目中无人的性格,只怕不好相处。

    既然是跟着来了,旁人好不好相处,梨月也是不甚在意。

    早先凤澜院那些陪嫁丫鬟,个个都不是善茬子,她照样对付了这些年。

    梨月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面子上过得去就好。

    毕竟她是来跟秦嬷嬷学厨艺的,又不是交朋友拜姐妹的。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正房门口湘妃竹帘挑开,红绒招手让她们进屋。

    宁夫人正坐在偏厅的罗汉榻上,正仔细看着炕桌上厚厚的账本。

    梅花几供着青玉博山炉,烟气袅袅升腾,熏的满屋甜丝丝。

    天色已晚,丫鬟们怕看账目伤眼,将落地纱灯抬近,又多点两支蜡烛。

    梨月、莲蓉、孙小玉她们跟着秦嬷嬷,走到碧纱橱外就站住了。

    “秦嬷嬷,莲蓉是你孙女儿,自然不必说。小玉小月两个,往后都算是你徒弟。你那一身本事别藏私,也多教着她们些。”

    宁夫人见她们来了,笑盈盈慈祥端庄。

    “是。老奴带她们几个,给太太磕头谢恩了。”

    不用秦嬷嬷张口提醒,梨月她们就跪下磕了头。

    柳家的与婆子们,也跟着一起磕头谢恩。

    宁夫人又嘱咐了几句,就派人开库房拿细布,给每人做一身新衣裳。

    走出正房屋门的时候,梨月都觉得仿佛是在做梦。

    早先她可是做梦都想不到,能混进锦鑫堂院里当差。

    干娘柳家的帮她提着铺盖卷和包袱,她们跟大丫鬟来到下人院。

    锦鑫堂的比凤澜院宽敞,下人院的房间倒是不少。

    已经吩咐下去,给新来的三个丫鬟,新收拾了一间小房。

    谁知道闹了半天,只有梨月一个人住这里。

    府里成了房的婆子媳妇们,都住二门外的下人房。

    莲蓉跟着秦嬷嬷,孙小玉跟着孙财家的,都回自家住去了。

    只有柳家的陪梨月进屋,帮她把铺盖放在炕上。

    柳家的晚上也要回家,她家屋子很小,不可能带梨月回去。

    “你一个人怕不怕?”

    这屋子久不住人,还略有点霉味儿,空空荡荡确实有点怕。

    “不怕!”梨月口不应心的摇头。

    还好这一夜很安静,她也兴奋的没怎么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梨月早早起来梳头,丫鬟髻用头绳绑得紧紧的。

    抢在下房院的其他丫鬟前,打水刷牙洗脸,全都收拾利落。

    她这才系着细布围裙,风风火火跑进厨房院里头。

    锦鑫堂的厨房院,比凤澜院那边宽敞不说,还更讲究利落。

    正房三间打通做备膳间,两边各有三间灶房,倒座则是库房与柴房。

    以前东边三间灶房空闲着,现在才拨给新来的秦嬷嬷等人使用。

    干娘柳家的已经来了,带着两个粗使婆子正揉面。

    那面是昨晚就发上的,现在正掺着进碱面儿,还有大把的红糖。

    她擦着头上的汗,告诉梨月孙小玉也已经来了。

    东边这间灶房里,有一口特别大号的铁锅,孙小玉正在瞧稀罕。

    这种大灶做的菜,是分给下人吃的。

    宁国府大户人家,府里做事吃饭的人多,确实需要这种大锅。

    她们两人默默无语,正对着大锅出神的时候,秦嬷嬷领着莲蓉来了。

    “莲蓉,烧火煮粥!”

    “小月,切腌萝卜!”

    “小玉,拌瓜茄儿!”

    秦嬷嬷叉腰站在灶房门口,这三声吼得中气十足。

    三个小丫鬟吓得一跳,醒过神儿似得跑开去。

    大灶上很快烧热了火,莲蓉抱着一大桶泡好的大米,丢进滚水里煮。

    煮粥的锅又深又大,想要用锅铲搅合,都不可能够得着锅底。

    好在灶头上面吊着个长长木架子,伸下来两对厚竹片在锅里。

    这样只需人在一旁推送,就可以搅合粥米不至于糊锅。

    这就显出莲蓉敦实有劲儿来了,小小个头不大,推起锅勺来力气可不小。

    那一大锅白粥,被她搅和半日,很快米就烧开花了。

    干娘柳家的做的是刀切馒头,除了普通白馒头,还做了红糖馒头。

    秦嬷嬷在灶房门口监视,梨月也不敢丝毫松懈。

    剁剁剁剁,腌萝卜丝在案板上瞬间堆成小山,一捧一捧丢满两大盆。

    偷偷去抬头孙小玉,也是满满两盆瓜茄丁儿,她正在加麻油和甜酱。

    这摆明做得是下人饭食,专给外院没房头的人吃的。

    下人饭也分几等呢,一二等丫鬟有份例菜。

    主子院里丫鬟婆子,都吃小厨房的饭菜。

    她们做得这个是最末一等的大锅饭!

    梨月手里的菜刀没敢停,心里却颇有些失落。

    忙忙碌碌一早上,院子外来了好些婆子小厮。

    抬着大桶白粥,担着几筐糖馒头,抱着大盆的腌萝卜和麻油瓜茄。

    二门口那边有个大卷棚,大锅饭都是在那边分吃。

    早饭终于忙完,她只做切腌萝卜一个菜,却比凤澜院做三道汤粥都累。

    梨月甩着酸麻的胳膊,嘴里叼着红糖馒头,衣裳都汗透了。

    好在干娘做的红糖馒头,又香甜又软和,总算是心情好些。

    孙小玉正坐在树荫下喝粥,冷着脸轻声抱怨。

    “早知道来做大锅饭,还拼命争什么?谁还不会熬粥蒸馒头不成?”

    “不想做可以走啊?谁八抬大轿抬你了?”

    她说话的声音很小,但莲蓉还是听见了。

    小家伙儿胖墩墩脸上都是汗油,连吃了三个馒头,正叼着第四个。

    “接下茬的是狗!”孙小玉哼了一声。

    “你才是狗!你是狗!”莲蓉急了。

    还能拌嘴说明不累,梨月累的话都不想说。

    “啧!小声点!”

    秦嬷嬷在屋里吃饭,柳家端着碗出来,朝她们皱眉摆手,朝院门指了指。

    这里离着锦鑫堂院门很近,梨月踮着脚看过去。

    锦鑫堂的院门大开,一群婆子正围个老嬷嬷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