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月连忙跟着妙童,去到暖阁里面磕头。
宁大小姐笑道:“咱吃了大娘子和姑娘这许多糖果,也叫人家尝尝咱家手艺。小月,你跟覃家的姐姐去灶上,做几样府里常吃点心。你多做几笼好看的,好歹别让人家笑话了。”
梨月连忙答应了,要跟着覃家丫鬟出去。
覃大娘子连忙拦住,先就笑道:“灶上只怕油烟大肮脏,倒把小大姐儿衣裳污了。就让她在这里做吧,我也正好学着些。”
早有人去厨下,拿了崭新的瓷盆竹筷,梨月又去带来的材料里,挑了面粉、米粉、蜂蜜、牛乳、枣泥、山药、霜糖等物。
当着她们的面儿,在暖阁外面摆了桌案,做了几样常吃的点心。
外头覃家婆子,在廊下摆炭火茶炉烧火,拿了一摞崭新蒸笼。
梨月前阵跟曹婶子学刀工,日日夜夜刻萝卜花,如今倒好用上了。
日常糕点都是用模子印的,她听宁大小姐的意思,诚心要显手艺,特意用小银刀刻花儿。
枣泥山药糕做重瓣桃花,藕粉桂糖糕做红莲黄蕊,茯苓牛乳糕做六角雪花,过不得半天时间,就蒸熟端上来,不但味道甜美酥软,样子精巧绝伦。
覃乐瑶吃过梨月做的洞庭春团儿,知道她年小有本事。
覃大娘子却头次见,早把眼睛看直了。
点心出笼热腾腾还不算,摆碟子也有讲究。
五个四寸大翡翠荷叶碟,衬着鲜花糖果摆好,周围用十二个淡粉甜白小茶碟,盛着不重样的干鲜蜜饯,刚巧摆个攒心梅花。
这还不算完,梨月忙去茶炉上,提了金桃镶银小壶,配三盏霁红釉小巧茶盅,浓浓泡了三盏金桔蜂蜜茶,放在金漆茶盘里,摆在点心旁边。
这一桌茶果赏心悦目,别说是覃家姑嫂,就连宁大小姐都暗叹。
心道小月这小东西,原来藏着这般手艺,比她干娘还有能耐。
覃大娘子大喜,一把将梨月拉在身边,朝她小脸就拧了两把。
梨月觉她手掌上尽是薄茧,与自己的手差不多,都不似官家夫人。
“奴婢年纪小,这些是府里厨娘教的,只怕不合大娘子与姑娘口味。看我们大小姐的面子,休要笑话奴婢。”
覃大娘子听她说话灵巧,更是大喜过望,忙笑道:“看这孩子伶俐的,她还打趣儿我们!这花朵儿似得东西,怎还不合口味?我看着只顾喜欢,连动都不舍得动一样,略碰一碰都不好看了!”
覃姑娘也未见过如此看盘,手帕掩口笑道:“这东西我们北地别说吃,就是看都没看过。宁姐姐别笑话,就我从小绣的花样子,都不如这个鲜亮!”
覃大娘子搂着梨月,不知怎么夸赞才好,便对宁大小姐感叹道:“大小姐真是有福气,屋里有这么伶俐的大姐儿。生的齐整小模样儿,小手还恁巧!”
梨月听她们只顾夸自己,还生怕妙童妙云两个吃味儿。
却见她俩都朝着宁大小姐笑,心里才安定了些。
因着梨月争气,宁大小姐本来欢喜,听到这话心里却是一动。
“嫂子这么喜欢小月,她若是我的丫鬟,我都不会回禀母亲,都将她送来伺候嫂子罢了。小月是我们府拨给我嫂子的粗使丫鬟。我看她做点心手艺好,特意借来的呢。”
梨月不禁喜忧参半,做奴婢的人就是这般,命运如何身不由自己,任凭主子们当做礼物互赠。
覃大娘子自然不能夺人所爱,顺势问宁大奶奶的好。
宁大小姐不愿多说嫂子的事,便含糊道:“我嫂嫂本该来做客,只是她向来病弱。我哥哥回府这一个月,她竟没好过几日,连我母亲也常犯愁。”
覃家姑嫂今日请宁大小姐,倒不是为了吃点心。
她们刚从外省入京,官眷宴请许多规矩不懂,只想寻高门女眷请教。
在京师,覃家只认得两家,一是司礼监吕公公,二就是宁国府。
吕公公没有家眷,她们无法上门拜望。
因此覃家只好往宁国府送重礼,指望着能拜见宁世子夫人。
春日宴那天,覃乐瑶存着这心思,才一心想见沈氏。
谁知沈氏的架子,连见她们都不肯。
幸亏宁大小姐肯屈尊降贵,否则覃家姑嫂真是摸不着门道。
宁大小姐是嫡长女,宁夫人从小教导,便是要贵府主母的。
她十岁时就参加官眷宴会,跟着母亲往来应酬。
自己也能下帖子,招揽一帮世家贵女玩乐。
“嫂子妹妹有什么想问的,尽可以告诉我。我虽然年轻,也算是京师里长大的。上到皇室宫宴,下到官眷们小聚,都见识过几家。”
覃大娘子抚掌笑道:“大小姐说的太尽情,我都不知说什么才好,可不就是为了这事儿!我从北边来京,不为了别的,为的就是我这个妹妹。他哥哥只知升官儿是喜事,怎知道我们女眷的难处!”
话说到这里,大伙儿都懂得了意思。
覃将军特意带妹妹进京,就是想给她订门好婚事。
若想妹子婚事好,就得靠女眷们联络应酬。
可京师礼仪规矩繁琐,一茶一点都轻忽不得。
若不知礼数胡乱请客,只怕被轻狂人家笑话。
覃乐瑶红了脸,背身朝里坐着,不跟嫂子说话。
宁大小姐同是闺阁女儿,忙偷偷掩口笑了。
覃大娘子便与宁大小姐细问,京师女眷们小聚,如何下帖子,如何做看盘茶点,如何招待酒席,席上吃什么玩什么。
宁大小姐也不瞒着,将自己所知细细讲说。
梨月靠在一旁斟茶递水,心里也在暗暗记诵。
这些大小宴席的礼仪,将来去大厨房,少不得都要知道。
覃乐瑶听着神往,又不禁低头叹了口气。
覃家在京师无亲无故,除了宁家女眷,谁会来请她们姑嫂呢?
她们便在家里摆茶会,又能给谁下帖子?
京师的豪门女眷聚会,外省人若无引领,想进去都难。
话都说到这等地步,宁大小姐大包大揽笑道:“妹妹别叹气,嫂子也不必担心。过几日我要在府里做茶会,请京师的贵女小姐。妹妹你只管来,大家都是女孩儿,一回生两回熟,小姐妹熟络了,她们谁家做宴会,少不得给覃家下帖子。”
覃乐瑶与覃大娘子听了这主意,自然是满心乐意。
她们在暖阁里聊得亲热,梨月便去廊下看茶炉子了。
覃家的宅院不深,只听外面一阵马蹄声响,几个男人说话的声音。
一个婆子小跑进垂花门回禀:“宁世子爷来了!大爷陪着在正堂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