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打脸乌托六皇子
朝臣们心急如焚,却没有办法改变林昌源的决定。
使臣们则老神在在的坐着,等着看笑话。
张晨刚刚拿出三个琉璃杯,确实让人意外,但也到此为止。
乌托国离西域那么近,国内的琉璃杯也就只有十多个,大夏国这边肯定更少。
饭桌旁却足足有几十个人,张晨绝对拿不出那么多杯子。
林昌源把牛皮吹破天,看他等会儿怎么收场。
林昌源命令下属跟着张晨出门,把酒杯带进来。
他心里无比着急,面上却稳如泰山。
另一头,林诗音正在后花园中弹琴。
碧痕急急忙忙地跑进来,激动地大叫:“小姐,不好了!张晨闯大祸了!”
林诗音的手指一抖,琴弦立刻绷断了一根。
她顾不得手指上的疼痛,着急地询问:“怎么回事?”
碧痕刚刚去厨房端点心,听见厨娘们的议论张晨的事,东西都来不及拿,就急忙跑回来。
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张晨跑到招待使臣的酒宴上,说手里有大量琉璃杯,要送给乌拉国的使臣。”
碧痕一口气讲完,皱着眉头,愤怒的抱怨:“连老爷都只有一个琉璃杯,还是陛下赏赐的,张晨只是普通人,怎么可能拿得出那么珍贵的物品?他真是吹牛不打草稿。”
“这又不是普通宴会,而是招待外国使臣的重要场合,他胡编乱造,可把老爷害惨了。”
碧痕说完,满脸忧虑。
林诗音眼中闪过一丝惊慌,随即又冷静下来:“张公子说他能办到就肯定能行。”
碧痕急得直跺脚:“哎呀,小姐,你把他想得太好了,这可是琉璃杯,不是其他东西,他哪有那么大本事?”
林诗音冷着脸说:“我相信他的本事,若是不成,就把天琼阁里的东西调过来,替他向使臣赔罪。”
林诗音的店铺之所以取名天琼阁,是因为里面售卖的都是珍宝,哪怕是天上的玉石也能弄来。
店里的琉璃杯不多,但有其他珍贵物品,用以赔罪绰绰有余。
她已经做好打算,可心中还是有些不踏实。
她把古琴收起来,便匆匆前往厅堂。
另一头,林管家跟着张晨去外头拿东西。
他一边走一边低声说道:“张少爷,你给我透个底,你手里究竟有多少个琉璃杯?”
张晨不由得无奈:”感情你们到现在还不信我手里有东西?”
林管家正色道:“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老爷的意思是,若是你手上的杯子数量足够提供给使臣,事情就好办了。”
“把琉璃杯都给他们,咱们自己人继续用玉的。”
张晨不由好奇:“若是数量不够呢?”
林管家说:“那就要看差几个,如果差得太多,就制造点动静,把所有琉璃杯全摔了。”
只要把东西毁掉,就看不出具体数目。
然而,舍得毁掉那么多琉璃杯,也确实是个狠人。
张晨这才知道,林昌源答应让自己出来取杯子,并不是信任自己,只是想好了后手。
不愧是大夏第一文人,够狠!
林管家愿意跟张晨说这些,完全是看在林诗音的份上。
见他沉默不语,林管家不由得着急,催促道:“你到底准备怎么做?给个准话。”
张晨说道:“那些后手都用不上。”
管家不由得皱眉:“什么意思?难道你现在一个多余的杯子都没有?!”
没想到张晨居然敢撒这等弥天大谎。
若是如此,只能把老爷手里那个砸了,毕竟作假也得有点真货。
这时候,两个人已经走到门口,张晨指着前方的马车说道:“我的意思是,我手上的琉璃杯管够,你随便拿。”
“前面五辆马车上放的全是琉璃杯?”林管家愕然,不可置信地问道,“你在开什么玩笑?”
琉璃杯又不是大白菜,怎么可能装那么多车?
张晨说道:“你看看就知道了。”
说话间,他爬上马车,将一个其貌不扬的盒子拿下来。
然而,林管家却不敢小觑。
这样的盒子他刚刚才见张晨打开,里头放着的是三只无比精美的杯子。
莫非这个盒子里也是?
他将信将疑地将盒子打开,下一瞬,水晶般的光泽映入眼帘。
当真是琉璃杯!
他不顾年老体弱,爬上马车看了一眼,发现里头全是同样的箱子。
林管家大喜过望:“好!真是好啊!”
虽然不知道张晨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珍贵的琉璃杯,但可以确信,这些东西能让拉乌尔那些鼻子几乎翘上天的家伙,狠狠吃个亏。
他看了一眼排列整齐的马车,忽然吩咐门房:“打开中门。”
守门人不由得大吃一惊:“里头正在举办宴会,这时候开门合适吗?”
林管家说道:“无妨,有什么事我担着。”
随着他一声令下,足够容纳两辆马车的大门缓缓打开。
朝臣和使团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忽然瞧见大门打开,马车进来,都十分惊讶。
张晨走在最后,冲众人拱手道:“草民生怕耽搁的时间太久,误了大家的兴致,干脆现场分发。”
说话间,他使了个眼色,立刻有下人过来开始卸货。
林管家带来一大群侍女,明眸皓齿的侍女们将琉璃杯取出来,用丝绸擦干净,倒入琥珀色的酒液,送到在场所有人的桌上。
张晨拿出第一个杯子的时候,拉乌尔还能保持冷静。
可当他看见侍女们源源不断地从马车上拿出琉璃杯子,整个人都坐不住了。
他咬牙问道:“车上的难道全是琉璃杯?”
张晨笑眯眯地说:“是啊,我还有好几个款式,六皇子可以随意挑选,喜欢哪个拿哪个,或者是你每一个都拿去试试,全都用一遍。”
“咱们大夏地大物博,什么都不缺,这种普普通通的酒杯,你想用几个就用几个。”
朝臣们惊讶于张晨的大手笔。
听到这话,全都忍不住笑出声来,纷纷开口。
“对呀,六皇子在乌托只用几次琉璃酒杯就念念不忘,竟然将之与家乡等同,实在非同一般。”
“咱们这里多的是琉璃杯,你就把这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