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 第6章 朱元璋:抽死你这不肖子孙!

第6章 朱元璋:抽死你这不肖子孙!

    崇祯委屈道:

    “儿臣即位之初,四境女真诸部眈眈相向,朝中阉宦擅权,祸乱朝政,儿臣为大明社稷,夙夜匪懈,勤勉不懈。

    古语有云:“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是以儿臣诛除阉党,肃清朝纲,并纳贤臣之谏,罢除阉党横征之工商税,以惠及万民,使民得休养生息,不成想,次年税收就跌至不足四百万两……”

    朱元璋的血压瞬间就高了。

    宦官坐大,并且能“横征之工商税”,说明一件事。

    之前的大明皇帝默许了他们掌握权力。

    为何?

    只能是为了制衡朝中的文官集团!防止文官集团坐大,架空皇权。

    结果崇祯二话不说,就把宦官全杀了?

    更让他不能理解的是。

    哪怕是他洪武之时,都没有不收商税,只是少收罢了。

    毕竟没了商税这么大一笔钱。

    偌大的王朝如何运转?

    可崇祯居然二话不说,直接给商税废了?!!

    朱元璋问:

    “你诛阉党之时,可有想过没了阉党,怎么去对付那些文臣?”

    “儿臣乃天子,他们还敢不听儿臣的话?”崇祯道。

    朱元璋额头肌肉跳了跳,继续问:“那你废商税时,可有想过财政上空缺的银子,从何处找补?”

    崇祯哭丧着脸道:“儿臣未曾想过。”

    “为何?”

    “儿臣不知道居然会有那么大的缺口。”

    “既然不知,为何敢随意废除商税?”

    “因为天子不能与民争利。”

    朱元璋额头上的青筋越绽越多。

    忍耐终于到了极限。

    他总算是明白了系统的名字为什么会是“不肖子孙再教育”

    崇祯的存在,让不肖子孙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大大提升!

    他就是什么都不做,大明的局势都不至于这么糟糕!

    咔滋——

    蒋瓛腰间的秀春刀被朱元璋拔了出来。

    “咱今天非得砍死你这不肖子孙!”

    崇祯吓的面无血色,连滚带爬就往外跑:“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都是意外!”

    “意外?你父皇把你生下来就是个最大的意外!”

    “皇祖饶命啊!听儿臣解释!”

    蒋瓛看着崇祯嘴角直抽搐。

    这种傻逼,他这辈子也是头一回见。

    刚刚说诛阉党的时候居然还挺骄傲的。

    到现在居然都不清楚自己做错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不过,他也是真担心朱元璋会一气之下没收住刀。

    然后回头冷静下来,问他当时为什么不吱声,然后把他也砍了。

    于是劝道:“陛下息怒。”

    朱元璋略微冷静了些许,冷哼一声把刀丢地上,继续问:“别跑了,继续说吧!”

    “皇祖不会砍我?”

    “不会。”

    崇祯松了口气,道:“儿臣灭阉党,是为了拨乱反正,令朝中众正盈朝!后废除商税,是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这都是在效仿皇祖您的举措……”

    “你还敢提咱?”

    朱元璋怒道:“咱的确也打压过宦官,降低过商税,可前者,是因为当时朝中有武将制约那些个腐儒,后者的确是为了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但咱何时完全废止过商税?降低商税也不是主要手段,实物税等才是主要手段!你学咱?你都学了些什么?”

    崇祯大气都不敢喘,继续说。

    而他越说,朱元璋火就越大,质问道:

    “大明天灾四起,百姓本来就已经活不下去了,你为何还要对百姓横征暴敛?你是不知道这样会把百姓逼反吗?”

    “孙儿知道,可是孙儿有苦衷啊!不这样做国库就没银子,没银子就没法和女真人打仗,届时大明危矣!”

    “那你为何不重收商税?”

    “商税是孙儿废除的,孙儿怎么好意思重新去收?而且孙儿其实也试过了,可是每次朝中百官都反对,所以,所以孙儿就只好去收农民的税……”

    “你不敢和朝中大臣对着干,就跑去欺负那些老实巴交的老百姓?咱今天非得打死你这废物玩意儿!”

    这次朱元璋没拔刀,他把鞋子给脱了下来。

    崇祯慌忙喊:“孙儿也不想这样啊!可孙儿拿朝中那些文臣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思去办事!”

    朱元璋可不管那么多,先揍再说!

    但可惜关键时候,听见了系统提示今日停留时间耗尽。

    “你就老老实实在皇宫里待着,什么都别去做!要是再敢做那些混账事,咱非打死你不可!”

    朱元璋被被传送回了明初。

    朱元璋吹胡子瞪眼,跑去国子监看了眼,恰好见着二十四子朱栋看书的时候在发呆,大喝一声“逆子”,就抄着鞋拔子走了过去。

    一刻钟之后,气总算是消了。

    朱元璋独自坐在御书房里愁眉不展。

    崇祯虽然是个不肖子孙。

    可当时那种情况,他的确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宦官被杀了个干净,文官集团没势力制衡。

    崇祯根本就不可能重新把商税收起来。

    只要一提。

    朱元璋都能想象的出来,那些个文官集体跪地沉默的样子了。

    朱元璋绞尽脑汁去想那种情况下筹银子的办法。

    但心烦意乱下,愣是想不出来。

    忽然间,李暄的名字出现在了朱元璋的脑海之中。

    刚刚朱元璋被崇祯气的昏了头,一时竟是把李暄给忘记了。

    今日明末一行朱元璋已经确定了,李暄绝不是在无理取闹,正相反,李暄无论是见识还是能力都极强!所以早在如今就能看穿了八股取士的巨大弊端,料定黄子澄,齐泰他们日后会祸乱朝纲!料定自己走了之后,那些个腐儒会翻天!

    所以他说大明四处都是弊端,很可能也不是空穴来风!

    如果是他的话,或许可以想出办法帮自己那不肖子孙破局!

    “蒋瓛!”

    “陛下,有何吩咐?”

    朱元璋抓起茶盏灌了口冷茶,袖子一抹嘴道:

    “把那李暄给咱放了!这厮虽犯了妄口拔舌的罪过,但也是心悸咱大明社稷,心肠不坏,咱念他十年寒窗苦读不易的份上,今儿且饶他一回,教他改过自新。”

    “还有,给李暄升个十三道监察御史。”

    “诺!”

    蒋瓛退出御书房,朝诏狱的方向走去,心里颇为感慨地想,李暄那小子当真是阎王也不收,若非上位大人不知为何能去崇祯朝,敢做那样的事情便是长了十颗脑袋都不够砍。

    几个时辰之后。

    得知这一消息的文武百官全部炸锅。

    “李暄非但没死,还升官了?陛下这是何意?”

    “李暄不死都是祖坟冒青烟,还升官?这绝对不可能!”

    “这也太荒唐了?骂黄大人与齐大人也就算了,那厮可是连允炆殿下都不带放过,这也能活?”

    “……”

    东宫。

    黄子澄正在教授朱允炆课业。

    忽有小太监过来,说了朱元璋赦免李暄之事。

    两人不约而同呆愣在了原地。

    片刻后,朱允炆有些慌张地问:“黄先生,皇祖父饶李暄一命就算了,为何还给李暄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