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惨死重生后我竟被封公主 > 第九十四章 先来后到

第九十四章 先来后到

    老秦相意愿达成,千恩万谢的出了宫。

    回到家后,老秦相并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秦静姝,他心里清楚的很,劝住皇上只是第一步,关键的一步还在太后那里。

    太后为人,老秦相十分清楚,是个斤斤计较,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此事她即做了,必有所图,若是这条件简单也就罢了,若是涉及皇上底线,只怕是难办了!

    在没有得到确切回应之前,他并不打算告诉秦静姝,免得她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而另一边的赵阳帝,在老秦相走后,便将江全叫至身边,问:“太后回来之后,都在忙什么?”

    “回禀皇上,太后娘娘除了那次举办梅花宴,其他时候都是呆在宫里,与周小姐呆在一起。”

    “梅花宴上,她除了为大皇子求情,要求将他放出来,可还做了什么其他事?”赵阳帝又问。

    “太后娘娘她好似对清华公主不喜,中间多次出言针对”江全将头垂的很低,小声回复。

    赵阳帝轻啜一口手中的茶水,静心思索了片刻,道:“去长寿宫。”

    江全立刻朝着殿外喊道:“摆驾长寿宫”

    长庆殿离着长寿宫并不远,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赵阳帝便到达长寿宫。

    他迈步进去的时候,周太后恰巧正在用午膳。

    “皇上,你今日怎么有空来了,可用过膳了?”

    “儿臣尚未用膳,闻着母后宫里的香味便来了。”

    赵阳帝满面笑容,大步走到餐桌面前,后面伺候的宫人,立刻拿上碗筷。

    坐在一旁的周玥急忙起身行礼,赵阳帝抬手示意她免了,口里说道:“就当是家宴,不必拘礼,我平日里少有空闲,幸好有你常常进宫陪伴母后,也减轻了我些许不孝的负罪感。”

    周玥依旧行了一礼,回道:“皇上恩准我随意进宫,可以常常陪伴姑租母身边,便是对臣女最大的恩典,臣女怎敢居功?”

    周太后也笑着说:“是呀,作为一国之主,必定是先国后家,皇上日理万机,让赵阳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依,这便是对我最大的孝心!”

    “好,既是一家人,便不必说这些客套话了。”赵阳帝接过周玥手中的碗筷,说:“今日便有儿臣亲自为母后布菜。”

    “哈哈哈,好。”

    太后虽口中如此说,可待赵阳帝夹了两筷子,她便让他坐下用膳,赵阳帝也没再勉强,坐在早就备好的座位上。

    皇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直到午膳用完,宫人将残羹撤下。

    周太后方才开口问:“皇上除了用膳,可有其他事找哀家?”

    “儿臣确实有事求母后。”

    “皇上严重了,你我母子之间,有事尽管开口便是,何须用这个求字?”

    赵阳帝叹气一声,说:“此事确实有点特殊,让我不知该如何开口,儿臣想求母后收回苏赫的赐婚懿旨。”

    周太后闻言,脸色一沉,将手中的茶碗往桌上重重一放,说:“可是那苏赫不识好歹?他即对我的赐婚不满,为何不直接来求哀家,却跑到皇上那里告状,他这样做,岂不是想故意破坏我们母子情分?”

    赵阳帝见周太后生气,急忙安抚:“母后息怒,此事并不是苏赫求的儿臣。”

    “难道是清华公主?她既是天韶的公主,又凭什么管我赵阳的事?”

    “母后误会了,此事是我的恩师,老秦相亲自所求,否则我也不会跟你开口。”

    赵阳帝叹息一声,说:“母后也知道,恩师对我、对赵阳都非常重要,他第一次求我,我不好不应呀。”

    太后脸色仍未改善,问:“此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太后有所不知,老秦相前几日意外被绑,恰巧被苏赫所救,老秦相心中感激,又对苏赫人品看重,有意让他当孙女婿,只是后来苏家出事,他尚未来的及找我赐婚,如今忽然听闻太后懿旨,这才着了急,今日一早便进宫求见,让我帮他跟母后讨个人情。”

    赵阳帝记得恩师叮嘱,为了防止损害秦静姝声誉,只说是老秦相相中苏赫,并未提及秦静姝。

    “哼,这苏赫倒是抢手,可凡事讲究个先来后到,他即没来得及开口求婚,那便是秦家与苏家无缘。”

    “母后的话也有道理,只是老靖远侯生前,也有意与秦家结亲,只是后来忽然去世,此事才耽搁了。若说先来后到,确实是秦苏两家在前,刘家在后。”

    周太后一拍桌子,大声说道:“皇上的意思,是我乱点鸳鸯谱,坏了秦苏两家的好事了?”

    周玥在旁吓了一跳,急忙给太后倒了一杯茶,轻声安慰:“皇姑祖母息怒,您误会皇上了,一边是母后,一边是恩师,皇上必定十分为难,可他最终选择跟您开口,只能说明皇上跟您更亲近几分,毕竟只有亲近之人,才会如此。”

    周玥一番话语,让本紧张的氛围,瞬间柔和了几分。

    周太后缓和了语气,说:“我知皇上心中,视我为亲母,我也一直视你为亲儿,所以才毫无顾忌,也不掩饰的向你吐露心声。”

    “儿臣明白,若没有母后抚育,便没有儿臣今日,母后的恩情,儿臣一直牢记在心。”

    “皇上只需记得,我们是母子便可,母子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扶持,本就是应当的,至于什么恩情,皇上万不可再说。”

    “是,儿臣谨记母后教诲。”赵阳帝站起身,恭敬的行了一礼。

    周太后立刻起身,将他拉回座位坐下,并慈爱的拉着他的手。

    屋内气氛,瞬间母子温馨,令人艳羡。

    “儿臣跟母后说句实话,此事我也有私心,我赵阳国向来重文轻武,更别说年轻一代,根本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武将,苏赫这小子,我看着有几分老靖远侯之风,想大力培养,这样的话,天韶若敢再犯,我们也不必被动挨打,只是那刘家也是武官,我并不想让两家结亲。”

    太后闻言,眼里一股恨意闪过,说:“天韶竟敢主动冒犯我赵阳,确实罪不可恕,等我赵阳兵强马壮,并将铁骑踏入,报当日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