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华打量着屋里众人,除了苏洵、张彩蝶,孙氏竟也来了,孙氏的左边紧挨着苏清瑶,右边则是,此次跟苏赫一起返回的,苏家唯一嫡子,也就是张彩蝶的亲生儿子—苏喆。
他此时正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得意的盯着跪在地上的苏赫。
“李嬷嬷。”苏清华轻唤一声,不怒自威。
还不待李嬷嬷应声,大厅内众人,齐刷刷的跪了一地。
便是孙氏也颤颤巍巍的,在嬷嬷搀扶下,慢慢的跪了下去,而唯一站着的,却是苏喆,他看着跪倒在地的众人,不知所然。
直到所有人齐呼:“公主千岁。”的时候,苏喆才恍然明白,他们这是在给苏清华行礼。
他不由怒从中来,大声喊道:“你们为什么要跪她?不就是封了个公主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天韶的人只是利用她,她除了有个虚名,还有什么,难道六城的官员还真听她的话?”
苏喆见众人非但不起身,旁边的孙氏,还一直在拉他衣服,示意他跪下。
苏喆怒目盯着苏清华,语气恼怒道:“苏清华,你还不赶快让他们起来?你在外面装一下便罢了,到了苏家,你永远要像狗一样活着。”
苏清华仍是一脸平静,甚至没有看他一眼,她慢慢的走向众人。
老太太竟不由战栗起来,大喊:“来人,快把喆儿,按到地上。”
一声令下,立刻有两个苏家侍卫,过来将苏喆按倒在地,苏喆还不服气,一直试图挣扎,可他根本不会武功,被那两个侍卫,按得死死。
苏清华继续向前,走向的却是苏赫。
苏清华将苏赫扶起,轻轻唤了一声:“大哥。”
苏赫抬起头,看到苏清华脸上神情自若,浑身也散发着公主的贵气,鼻头不由再次一酸。
她终于不再是那个,只会隐忍的小姑娘了!
苏赫想起什么,膝盖一弯,便要对她行礼。
苏清华拉着他的双手,微一用力,苏赫的身子,便自然站直。
苏赫猛然抬头,满是不可置信,她竟会用内力!
苏赫满腹疑问,可他知道此处不是地方,于是便将疑问暂且压在心底。
“大哥,一家人之间,不必那些虚礼。”
厅内其他跪着的众人,内心看来在她心中,只有苏赫算她的家人。
苏赫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瞬间了然,便不再纠结,唤了一声:“妹妹,大哥回来了。”
此时被按在地上的苏喆,更是恼怒,大骂道:“贱人,既然你知道是一家人,为何还不让我们起来?你少在我面前耍威风,你忘了小时候,怎么被我当狗骑了嘛?”
此时不但孙氏着急,张彩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立刻跪着爬到儿子面前,用手捂住儿子的嘴。
苏清华转过身来,看向苏喆,嘴角轻轻一弯,挂上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
“李嬷嬷,按照规矩办事!”
“老奴遵命。”
李嬷嬷从袖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戒尺,向后面的太监使了个眼神,立刻有两个太监,上前去钳制住苏喆。
李嬷嬷走到他对面,说:“随意辱骂公主,乃大不敬,掌嘴五十。”
说着,便抡起戒尺,朝着苏喆脸上,哐哐的掌了起来。
张彩蝶在一边见状,急忙伸手去拦。
李嬷嬷瞪了她一眼,说:“阻挠行刑,乃同罪也。张夫人还请三思。”
张彩蝶不敢再拦,李嬷嬷又哐哐的开始抽了起来,只一会儿,苏喆嘴角便渗出血来。
张彩蝶见状,又爬到苏清华脚下,不停的磕头,说:“这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教育好他。请公主看在他年少无知的份上,饶过他吧。”
苏清华脸上全是淡然,好似没听到她说话。
“清华公主,我知你为何生气,肯定是因为年少的时候,瑶儿跟喆儿太过调皮,经常拿起取乐,让你受了很多委屈。”
苏清华终于有了反应,淡淡说道:“哦,原来这些事情,张夫人都知道。”
“知道,知道,是我任由他们胡作非为,是我的错,公主你要罚便罚我吧。”
此时苏喆已挨了十几下,李嬷嬷打的并不快,因为她要保证,每一下的力度都到位。
所以虽然只有十几下,苏喆也已眼冒金星,晕头转向了。
“好了,李嬷嬷,你先休息一下。”苏清华淡淡开口。
“既然张夫人,有一片慈母之心,我便给你一次机会。”苏清华睨了一眼张彩蝶,“若是你,趴在这地上学狗叫,如果学的像,我便答应饶了他。”
苏清瑶此时早已按捺不住,出声道:“你若是故意说,学的不像,那我母亲岂不是白叫了?”
苏清华轻笑一声,说:“既然如此,那便由你说了算,如何?你说张夫人叫的像狗,我便饶了苏喆,你若是说不像,那就没有办法了。”
苏清瑶闻言,呆愣住了,不知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苏清华满脸不耐,说:“我时间有限,若是张夫人不愿,我也不勉强。”
“我愿意,我愿意。旺旺旺!”张彩蝶害怕她反悔,急忙趴在地上,连叫三声。
“怎么样,张夫人叫的可像狗?”苏清华看着苏清瑶问道。
苏清瑶微咬嘴唇,一脸为难,若是说像,那便承认母亲像狗,她的母亲像狗,那她岂不是也是畜生了?
若是说不像,那母亲就真是白学了。
“瑶儿,你快说像,别让你弟弟受苦了。”
“像。”最终,苏清瑶咬了咬牙,艰难的吐出这个字。只不过她心里,已经将苏清华,骂了一万遍。
“既如此,那这剩下的惩罚,便先留着吧,若是以后再敢对我不敬,便是苏老太太亲自求情,也无用了。”苏清华怒眼一瞪,射向苏喆。
苏喆哪里还敢反驳一个字,委顿于地,呜呜的哭了起来。一旁的孙氏,心疼的不得了,连忙将他,拉到怀里安抚。
“都起来吧,今天是团圆的好日子,别都哭丧着脸。”
众人闻言,这才敢依次站了起来。
孙氏这次没有往自己座位上坐,而是主动请苏清华上座。
苏清华瞟了一眼孙氏,只见她面色憔悴蜡黄,脸上的皮肤异常松弛,皱纹也更加明显,头发也变得稀疏了很多,甚至是那脊背,好似也佝偻了不少,旁边扶着她的嬷嬷,原来只是虚扶着,如今却明显,吃力了不少。
距离上次见面仅短短一个多月,她竟老的如此明显。
苏清华并没有往那个座位走,反而随便找了一个椅子坐下。
她这么做,并不是尊重孙氏,而是因为那个椅子上,有一种名叫“昏睡半月散”的毒药,正是她上次来祝寿的时候,亲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