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从后门入府?识破“空城计”!
坐在出宫的马车上,云霁想了很多。
尤其是回京路上的那个匆忙被打断的梦。
前世的她一心想着都是一家人,只要她足够孝敬叔父、叔母,他们就不会薄待她,曜儿就能过得好。
所以哪怕在听到他们那样的对话,她也依旧选择懦弱地忍下,装成个没事人。
可放到现在想想,却是哪哪都不对劲。
云仲礼和李氏口中筹谋多年、要动手的究竟是什么事情呢?
云霁细细想了许多,却始终没找到答案……
威远侯府,漱玉堂。
刘老夫人恼怒地靠在太师椅上,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那丫头如今算是得了势,往后眼里更不会有我这个祖母了!”
“母亲,您消消气。”李氏眼珠子滴溜溜地转,贴心地她揉着肩:“她再得势,哪怕品阶再高,您不还是她的祖母吗?”
刘老夫人受用地轻哼一声:“这倒是,说破了天我也是她嫡亲的祖母。”
“连当今陛下都推崇以孝治天下,哪怕她身为县主,她也不敢跟陛下唱反调,越过您这个祖母啊。”
揉肩的手顿了顿,李氏又特意补充道:“再说,若她真敢越过您去,您身为祖母,岂能连教训亲孙女的权力都没有了?”
这番话,可谓说到了刘老夫人的心坎上。
当众被云霁驳了面子,还引得那么多非议,让她一张老脸都快丢了干净!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就是云霁!
刘老夫人从前在乡野时,为人泼辣狠毒,最是忍不了这等气。
“她什么时候从宫里回来?”刘老夫人半阖着双眸,冷声问道。
“妾身派人打听过了,人应当很快就会从宫里出来。”
刘老夫人面上浮现出一丝狠毒:“吩咐下去,正门坏了需要修缮,让她的车驾从后门入府!”
李氏故意摆出有些为难:“母亲,这……”
“怎么?”刘老夫人斜睨了她一眼:“就许她从正门回府驳我面子,还不准许我这个做祖母的在后门给她点教训?”
“妾身不敢。”李氏低垂着眉眼,唇边扬起几丝得意。
有刘老夫人出手,云霁那心思深沉的丫头,今日怕是难逃魔掌了!
见她没动手,刘老夫人又状似不耐烦地催促:“还不快下去准备着?”
“妾身这就去。”
同入宫时一样,云霁所坐的马车高悬着皇家的旗帜。
当马车缓缓停在威远侯府大门前时,看守府门的小厮立马迎了上来。
“大小姐,大门不巧坏了几处,眼下正在修缮,还请您移步后门。”
大门坏了?
云霁眸色一暗。
这倒是稀奇!
先前刘老夫人和李氏在府门前对她兴师问罪的时候,大门可好得很!
从她被请入宫再次回府,当中不过一个多时辰,大门怎地就突然坏了呢?
云霁将车帘掀开一角,果真看到了紧紧闭的大门。
大门前,有几个工人模样的男子,手中拿着钉锤,有一搭、没一搭胡乱地敲打着。
哪怕她不通修缮之道,也能一眼看出来那几个工人所谓的修缮,简直是……敷衍至极!
摆明是凹凹样子!
她眸色冰冷地盯着小厮:“府门当真坏了?”
“自是当真!”怕她不信,小厮连忙补充:“老夫人和二夫人特意叮嘱了让您从后门入府呢!”
刘老夫人和李氏特意叮嘱?
那就是了!
云霁瞬间就猜出她们的用意。
不就是嫌正门人多眼杂、众目睽睽,不便对她动手,所以才想挪到后门教训她吗?
威远侯府后门偏僻少人,又临近府上后院,只要刘老夫人和李氏有心做局,提前布置大量丫鬟、婆子守着,待她一踏进后门,她就是菜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只有被她们拿捏的份!
可是,她们就没有想过,待宰的鱼肉也有反抗的时候吗?
看出她的沉默,泰安公主担忧地握上她的手,将掌心的温暖传递给她。
“阿霁,他们总是不敢拦我的,不如我下去表明身份吧?”
让泰安公主现在去表明什么?
云霁摇了摇头:“殿下身份尊贵,何须如此大材小用?”
毕竟,泰安公主的身份,留着可还有大用处呢!
“将马车停去后门吧。”云霁放下车帘,淡然地吩咐道。
“他们未免也太欺负人了!你好歹是我的救命恩人,还是皇祖母亲封的县主,你的车驾回府哪有从后门入府的道理?”泰安公主既心疼又愤愤地替她鸣不平:“阿霁,难道你就准备忍下这口气吗?”
当然没有忍下这口气的道理!
云霁浅浅一笑:“我有一件事还需殿下相助。”
“阿霁,你不用跟我客气,尽管说就是。”
“一会我下马车之后,还请殿下在马车上稍坐片刻,待我……”凤眸微微一转,云霁顺手从车内拿了一方仅有巴掌大的茶盏,摊在手心上。
“摔杯为号,殿下听见了再下马车。”
泰安公主有些担心她的安危:“可是你祖母和叔母她们会不会对你下重手……”
“殿下放心,她们不敢。”
凤眸中划过几分危险的意味。
云霁没有说出口的是,就算刘老夫人和李氏敢对她下重手,她也有千百个法子叫她们……悔不当初!
“县主,后门到了。”前方传来车夫的声音。
云霁同泰安公主交换了个眼神,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下一秒,她挑起车帘,大步走了下去。
一眼望去,威远侯府的后门大敞着,除去门口的刘老夫人、李氏和她们各自身边的嬷嬷,根本见不到任何下人的身影。
四下一片寂静,倒是李氏热络地招呼她:“霁儿,你总算回来了,你祖母和我可是等了你许久呢!”
等了她许久?
云霁在心底暗自发笑。
她竟一时不知,到底是她们等了她许久,还是她们精心准备的“空城计”等了她许久!
“叔母说得是,是我回来晚了。”云霁看似乖巧地应声道。
只是,她的脚步停了下来,不远不近,正好是在离后门还有两丈的地方。
“见过祖母、叔母。”
刘老夫人面色一僵:“还愣着不进府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