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 第236章 密书一封递九宸

第236章 密书一封递九宸

    韩明远端详着荀彧那张诚恳的面孔,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原来如此。荀别驾心系玄州安危,本官甚慰。\"

    他的语气温和,带着几分赞许:\"狄大人乃朝廷重臣,他既有判断,事急从权,亦是应当。\"

    荀彧微微松了口气,正要说话,却见韩明远的神色忽然一转。

    \"不过,\"韩明远放下茶杯,声音依然平和,但其中已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敲打意味,\"下不为例。调兵乃军国大事,日后若再有类似情况,还望荀别驾能先知会本府一声,也好让本府心中有数,统筹全局。\"

    荀彧连忙拱手:\"明府教诲的事,下官记下了。\"

    韩明远微微颔首,不再多说。他心里清楚,这番话说得已经恰到好处。既不失州牧的威严,又给足了荀彧台阶。

    自从前任州牧夏承宗因私通北蛮被查办后,余瑾虽然主政玄州时日不长,却短短时间内整顿吏治,重新任命了不少官员。荀彧便是其中的干将,不仅能力出众,更是处理政务井井有条。

    自己初来乍到,很多地方还真离不开他。

    至于狄仁杰韩明远眼中闪过一丝思索。这位监察司使虽是余瑾举荐,但其背景相对\"清白\"。朝中都知道他是以才学见长,并非依附某个势力。以狄仁杰的名义行事,确实让人难以直接发作。

    荀彧这步棋下得妙啊。韩明远在心中暗叹:用监察司的名义调兵,既避开了自己这个州牧,又显得合情合理。毕竟谁也不能说朝廷钦差办案,州牧还要从中作梗。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韩明远心中已有了计较:玄州的局面,终究要慢慢理顺。只是现在,还不是翻脸的时候。

    \"荀别驾,\"他忽然开口,\"本官正要去监察司了解案情。\"

    荀彧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如常:\"明府英明。此案事关重大,明府亲自过问,正合朝廷体制。\"

    韩明远不置可否,只是起身整了整衣冠。他知道,这一番敲打和试探,双方都心照不宣。

    \"既如此,下官先行告退。\"荀彧起身拱手,\"还要去处理些后续事宜。\"

    韩明远点头,亲自将其送到门口:\"荀别驾慢走。\"

    望着荀彧离去的背影,韩明远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眼神变得深沉。他转身回到后堂,重新坐回案前,端起已经凉透的茶,却没有喝。

    去监察司?韩明远冷笑一声,将茶杯重重放下。这边军案涉及通敌,事关重大。狄仁杰既然出手,朝廷必然已经授意。自己这个州牧,还是不要掺和为好。

    韩明远起身踱步到窗前。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玄州,表面上是他这个州牧在主政,可实际上呢?军权在荀彧手中,监察权在狄仁杰手中,就连州衙里的各级官吏,大多都是余瑾任命的人。

    他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

    \"来人!\"

    \"大人。\"一名心腹幕僚快步进来。

    \"把门关好,取文房四宝来。\"

    韩明远亲自研墨,铺开信纸。他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字迹流畅:

    \"玄州情形,非同寻常。余瑾虽已离任,其影响力不减反增。荀彧等人把持军政要务,百姓只知有余,不知有朝廷。尤其是这次边军案,州军调动,竟不知会本官,实为僭越\"

    他写到这里,又觉得措辞太过直白,便将纸揉碎,重新铺开一张。

    \"玄州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此皆为前些时日余大人治理有方。然下官以为,一州之地,不宜过分依赖某一人之威望。今荀彧等人,虽才干出众,却过于依附前任,恐非长久之计。长此以往,尾大不掉,实为隐忧\"

    韩明远放下笔,仔细审视着每一个字。这封信措辞谨慎,既点出了问题,又不显得太过尖锐。更重要的是,他巧妙地将矛头指向荀彧等人,而不是直接针对余瑾。

    \"把这封信直接送到陛下手中。\"他将信交给心腹,\"记住,一定要亲自送到京城,不得假手他人。\"

    心腹领命而去,韩明远重新坐回案后,望着窗外渐渐西斜的日光,眼神愈发深邃。这一步棋,他已经想了很久。既然不能强来,那就从根子上慢慢削弱。至于余瑾他冷笑一声,就让陛下来处理吧。

    韩明远将写好的密信仔细折叠,取出私印,在火漆上郑重地盖下印记。他将信封翻来覆去检查了几遍,确保没有任何破绽,这才交到心腹手中。

    \"此去京城,路途遥远。\"韩明远压低声音叮嘱,\"你带上几个可靠的人,换上商队的行装,从小路走。一路上要格外小心,不要引人注意。\"

    心腹点头:\"大人放心,属下明白。\"

    \"到了京城,也不要走寻常路子。\"韩明远继续道,\"你直接去找禁军统领王大人,他会安排人把信送进宫去。记住,除了王大人,不要相信任何人。\"

    \"属下记住了。\"

    \"去吧。\"韩明远挥了挥手,\"一路小心。\"

    目送心腹离去,韩明远走到窗前。冬日的阳光斜斜地照在玄州城的屋檐上,街道上行人如织,一派祥和。粮仓的案子虽然闹得不小,但对大多数百姓来说,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然而韩明远知道,这平静只是表象。

    他望着远处监察司的方向,那里正关押着通敌要犯。狄仁杰此时恐怕正在审讯,而荀彧,想必也在为接下来的局势做准备。至于那些暗中观望的势力

    韩明远收回目光,轻轻叹了口气。一场围绕着玄州控制权的暗流,已经悄然涌动。这封信,将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必将波及到遥远的京城。

    他转身回到案前,开始处理日常政务。但他知道,从今天起,玄州的局势,已经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