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见缝插针

    第一百八十三章 见缝插针

    小黄门将密报呈上,赵汝安扫了一眼,脸色微沉。

    &34;北蛮突袭了玄州边境三座关隘,杀伤我军将士百余人。&34;赵汝安沉声道。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34;这&34;兵部尚书李明远刚要说话,却被人打断。

    &34;陛下!&34;吏部左侍郎吴庆年站了出来,&34;臣以为,此事责任在于同中书门下余谨!&34;

    余谨眼皮都未抬一下,继续保持着昏昏欲睡的姿态。

    &34;余大人贸然处置玄州州牧夏承宗,导致玄州军心不稳。北蛮此次突袭,分明是看准了这个时机!&34;吴庆年义愤填膺。

    &34;臣附议!&34;翰林院修撰孙载文出列,&34;夏大人镇守玄州多年,威望甚高。如今被余大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拿下,玄州将士人心惶惶,这才让北蛮有了可乘之机!&34;

    &34;诸位大人说得对,&34;定远侯卢峻也开口了,&34;玄州乃是北境重地,岂能儿戏?余大人此举,实在是&34;

    一时间,不少人纷纷附和。他们说得义正言辞,好像玄州的一切都是余谨的错。

    余谨依旧保持着那副昏昏欲睡的模样。这些人,怕是还不知道他手里有什么。

    &34;诸位大人说得好啊。&34;余谨突然开口,声音懒洋洋的,&34;既然说到夏承宗,那不如让诸位看看这个。&34;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函,递给了小黄门。

    &34;这是&34;赵汝安接过信,眉头微皱。

    &34;回陛下,&34;余谨淡淡道,&34;这是夏承宗与北蛮密谋的证据。他们约定,待到今年深冬,夏承宗负责打开玄州三座关隘的城门,放北蛮大军入境。&34;

    殿内一片死寂。

    &34;不仅如此,&34;余谨继续道,&34;夏承宗还答应,只要北蛮助他谋反成功,就将玄州以北的土地尽数割让。&34;

    &34;这这不可能!&34;吴庆年脸色大变。

    &34;有何不可能?&34;余谨冷笑,&34;这封信是用夏承宗的私印封的,字迹也是他的。若诸位不信,大可请御史台的官员验证。&34;

    众人面面相觑。夏承宗的私印和笔迹,在场的人都熟悉。如果这封信是真的,那就意味着

    &34;所以说,&34;余谨环视四周,&34;北蛮此次突袭,不过是因为约定的内应没了,只好孤注一掷。若不是本官及时处置了夏承宗,只怕现在北蛮大军已经长驱直入,攻入玄州了。&34;

    殿内鸦雀无声。方才那些指责余谨的人,此刻都低下了头,不敢再说话。

    &34;陛下,&34;余谨拱手道,&34;臣以为,北蛮此次行动,不过是虚张声势。&34;

    &34;哦?&34;赵汝安来了兴趣,&34;爱卿何以见得?&34;

    &34;首先,&34;余谨正色道,&34;如今正值深冬,天寒地冻。北蛮虽以骑兵着称,但在这种天气下,他们的补给运送是个大问题。历来北蛮的劫掠,都是在春秋两季,因为只有那时,马匹和士兵才能得到充足的补给。&34;

    殿内众臣听得认真。余谨继续道:&34;其次,我大安北境十二军,共计十五万大军。塞北的北怀军,平阳的平阳军,以及其他各军,只需驻守关隘,北蛮就难以长驱南下。&34;

    &34;这倒是不错。&34;兵部尚书李明远点头,&34;北蛮骑兵虽然骁勇,但若要强攻关隘,就失去了机动的优势。&34;

    &34;不仅如此,&34;余谨道,&34;北蛮此次突袭三座关隘,却只伤我百余人马。若是真有大举入侵的打算,绝不会如此草率。依臣看,这是他们得知夏承宗被擒,慌乱之下的试探之举。&34;

    赵汝安沉吟片刻:&34;爱卿说得有理。不过此事可大可小,还是要严加防范。&34;

    &34;陛下圣明。&34;余谨躬身,&34;既然要防范,臣倒是有个建议。&34;

    &34;说来听听。&34;

    &34;平阳军统领李存孝,虽然新任不久,但此人有勇有谋,骁勇善战。&34;余谨道,&34;臣在玄州时与他共事,深知此人不仅武艺超群,带兵打仗也很有一套。不如将几个重要关隘的防务,交由平阳军负责。&34;

    &34;李存孝&34;赵汝安若有所思,&34;此人朕倒是第一次听说。&34;

    &34;陛下!&34;吴庆年突然出列,&34;平阳军统领一职关系重大,岂能交给一个默默无闻之人?&34;

    &34;吴大人此言差矣,&34;余谨淡淡道,&34;名将也是从无名之辈成长起来的。李存孝虽然名声不显,但臣可以保证他的能力。若是吴大人不信,大可派人去平阳军一看。&34;

    吴庆年语塞,不敢再言。

    &34;既然爱卿如此推荐,&34;赵汝安点头,&34;那就先让李存孝试试。传旨平阳军,命李存孝率军接防玄州边境重要关隘。&34;

    &34;臣遵旨。&34;余谨躬身。他知道,有了李存孝的平阳军驻守,北蛮就算真要来犯,也得掂量掂量。

    &34;陛下,&34;余谨忽然又开口,&34;臣还有一事要请奏。&34;

    &34;爱卿请说。&34;

    &34;李存孝虽为平阳军统领,但品级太低,恐怕难以统筹边境军务。&34;余谨正色道,&34;臣以为,可以授予他玄州副都指挥使一职,统领边境防务。&34;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玄州副都指挥使虽然品级不如州牧,但掌握军权,在边境也是举足轻重的职位。

    &34;余大人!&34;定远侯卢峻冷笑一声,&34;你这未免太过分了吧?一个无名小卒,也配担此重任?&34;

    &34;卢侯爷此言差矣,&34;余谨不慌不忙,&34;玄州边境防务吃紧,正需要一员悍将坐镇。李存孝能力出众,又熟悉边境军务,由他担任此职再合适不过。&34;

    &34;笑话!&34;卢峻嗤笑,&34;他有什么能力?不过是你一面之词罢了。若是北蛮真的大举来犯,他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吗?&34;

    余谨目光一凝,朗声道:&34;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只要有李存孝在,北蛮休想踏入玄州一步!若有差池,臣甘愿提头来见!&34;

    殿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没想到,余谨会下这么大的赌注。

    赵汝安也有些意外:&34;爱卿当真有这个把握?&34;

    &34;臣以性命担保。&34;余谨神色坚定。

    他心中却在冷笑。玄州城内外,如今可是藏着整整七八万从系统召唤出来的精锐。这些兵马,每一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更别说还有李存孝这样的猛将。

    北蛮就算倾巢而出,也休想踏入玄州一步。这个担保,他可以下得很放心。

    而且,这正是个绝佳的机会。让李存孝担任副都指挥使,不仅能让他名正言顺地统领边军,更能借着对抗北蛮的由头,让他的威望快速提升。

    &34;既然爱卿如此有把握&34;赵汝安沉吟片刻,&34;那就依你所请。传旨,授李存孝为玄州副都指挥使,统领边境防务。&34;

    &34;陛下圣明!&34;余谨躬身。

    卢峻脸色铁青,还要说什么,却被赵汝安一个眼神制止。众臣虽有异议,却也不敢多言。毕竟余谨都拿项上人头做担保了,若是真出了差错,他也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