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 第156章 人间清醒陆远山

第156章 人间清醒陆远山

    州衙偏厅。

    陆远山被带进来时,神色平静。虽然已在牢中关押数日,但他的衣着依然整洁,举止从容。

    &34;陆家主。&34;余谨示意他坐下。

    &34;小民见过钦差大人。&34;陆远山拱手行礼,不卑不亢。

    余谨打量着眼前这位玄州世家的家主。与那些趾高气扬的世家不同,陆远山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感觉。

    &34;陆家主,&34;余谨端起茶盏,&34;本官查阅玄州近年的案牍,发现陆家与其他世家,确实不太一样。&34;

    陆远山不卑不亢道:&34;大人明鉴。&34;

    &34;这些年来,陆家虽为世家,却从不与人争利,也不欺压百姓,为何?&34;

    陆远山沉默片刻,缓缓道:&34;家父临终前曾说,富贵固然好,但若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那就是取祸之道。&34;

    余谨眼中闪过一丝赞许:&34;难得。&34;

    &34;小民斗胆问一句,&34;陆远山忽然道,&34;大人此番整治世家,可是要将我们赶尽杀绝?&34;

    余谨看着他,反问道:&34;陆家主以为呢?&34;

    &34;水至清则无鱼。&34;陆远山坦然道,&34;若是玄州无一世家,反而不美。&34;

    &34;说得好。&34;余谨站起身,&34;本官要的,不是赶尽杀绝,而是让玄州的世家,都能像陆家这般,安分守己。&34;

    陆远山神色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

    &34;陆家主,&34;余谨看着他,&34;你觉得,陆家能做到吗?&34;

    &34;陆家百年来,倒是个有趣的例子。&34;余谨缓缓道,&34;从陆家老太爷陆怀德开始,就立下家规:不得与官府争利,不得欺压百姓,不得囤积居奇。&34;

    陆远山神色一动。

    &34;陆怀德在位时,玄州遇上大旱。其他世家趁机抬高粮价,唯独陆家,不仅开仓放粮,还将族中良田分给灾民耕种。&34;余谨说着,眼中露出赞赏,&34;这等胸襟,难得。&34;

    &34;家父常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34;陆远山低声道。

    &34;不错。&34;余谨点头,&34;到了令尊陆远桥时期,玄州世家开始大肆兼并良田。唯独陆家,不仅没有参与,反而将族中闲置的田地,以低价租给佃户。&34;

    &34;这些&34;陆远山有些惊讶,&34;大人竟都知道?&34;

    余谨淡淡一笑:&34;本官来玄州之前,就已经将各大世家的底细查得一清二楚。陆家这些年来的作为,本官都记在心里。&34;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34;这些年来,陆家虽不如杨家、魏家那般显赫,却在百姓中口碑极好。每年春荒时节,陆家都会开仓济民。去年水灾,陆家更是捐出白银万两,修筑堤坝。&34;

    &34;这些都是应该做的。&34;陆远山道。

    &34;应该做,却不是人人都愿意做。&34;余谨转过身,&34;陆家主,你可知道为什么本官要单独见你?&34;

    陆远山沉默片刻,缓缓道:&34;大人是想&34;

    &34;玄州需要改变。&34;余谨打断他的话,&34;这些世家,有的该杀,有的该留。陆家百年来的作为,让本官看到了一个世家该有的样子。&34;

    他走回座位,正色道:&34;若是玄州的世家,都能像陆家这般,既能保住自己的富贵,又不至于欺压百姓,那该多好?&34;

    陆远山神色一动:&34;大人的意思是&34;

    &34;本官给你一个机会。&34;余谨看着他,&34;你可愿意帮本官,整顿玄州世家?&34;

    偏厅内一片寂静。陆远山看着余谨意味深长的眼神,忽然明白,这不仅是一个机会,更是一个选择。

    这个选择,不仅关系到陆家的未来,更关系到整个玄州的格局。

    &34;大人,&34;陆远山沉默良久,缓缓道,&34;在下愿意。&34;

    &34;哦?&34;余谨看着他,&34;说说你的想法。&34;

    &34;玄州世家,病得太深了。&34;陆远山叹息道,&34;他们早已忘记了世家的本分。兼并良田、囤积居奇、欺压百姓,甚至为了利益,不惜与夏承宗沆瀣一气。&34;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34;这些年来,在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一家之力,难以改变。&34;

    &34;陆家虽为世家,却也曾为国为民。&34;陆远山转过身,&34;我陆家先祖陆明德,曾在先帝元辰年间任礼部尚书,更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儒。&34;

    余谨点点头。陆明德的大名,他自然听说过。那是一位真正的儒家大家,着有《礼仪正论》、《治世要义》等传世之作。

    &34;先祖常说,&39;为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归耕南亩&39;。&34;陆远山继续道,&34;这句话,一直是我陆家的家训。往后数代,我陆家虽非显赫,却也时有族人在朝为官,皆秉持这个理念。&34;

    &34;难得。&34;余谨赞叹,&34;如此家风,实属难得。&34;

    &34;只可惜&34;陆远山摇头叹息,&34;如今的玄州世家,早已不复先辈们的风骨。他们只知道利己,全然不顾百姓死活。&34;

    他看向余谨:&34;大人此番整治世家,虽然手段严厉,但在下以为,这是玄州的一次机会。若能借此重整世家风气,未尝不是一件好事。&34;

    &34;好!&34;余谨站起身,&34;陆家主果然是明白人。本官正是这个意思。&34;

    他踱步到陆远山面前:&34;玄州世家,该杀的杀,该留的留。但留下来的,必须要有新的面貌。本官要让他们明白,世家的权势,不是用来欺压百姓的。&34;

    &34;大人说得对。&34;陆远山郑重道,&34;在下愿意全力配合大人,重整玄州世家。只求大人能给这些世家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拾先辈的风骨。&34;

    余谨看着陆远山泰然自若的眼神,满意地点点头。这个人,果然如贾诩所说,是个可用之才。

    不仅明白事理,更难得的是,心中还存着那一份天下为公的情怀。

    &34;陆家主,&34;余谨端起茶盏,&34;说说你的想法,这些世家,该如何处置?&34;

    陆远山沉吟片刻,缓缓道:&34;杨家、魏家、陈家,这三家必须处理。他们势力最大,与夏承宗勾结最深,这些年来鱼肉乡里,罪行累累。&34;

    &34;至于其他世家,适当敲打即可。让他们明白,若是不思悔改,下场就会和这三家一样。&34;

    余谨点点头:&34;继续。&34;

    &34;最重要的是土地问题。&34;陆远山正色道,&34;这些年来,杨家等三族兼并良田无数,不少百姓流离失所。若不解决这个问题,玄州永无宁日。&34;

    说到这里,陆远山忽然迟疑了一下。

    &34;有话直说。&34;余谨看出他的犹豫。

    &34;只是&34;陆远山叹了口气,&34;杨家、魏家、陈家这三族,不比我陆家衰落。杨崇信的堂弟在吏部任郎中,魏元博的亲弟弟是兵部员外郎,陈明远的族兄更是在京为御史&34;

    他看向余谨:&34;这些因果,恐怕不好承受。&34;

    余谨眼中精光一闪。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