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利益纠葛

    深夜,玄州大牢。

    阴冷的风穿过狭窄的走廊,吹得火把忽明忽暗。

    审讯室内,周衡跪在地上,浑身发抖。这个平日里替夏承宗处理见不得人勾当的黑手套,已经在这里跪了一个时辰,却连余谨的一片衣角都没见到。

    终于,脚步声由远及近。

    &34;大人!&34;门外的狱卒行礼。

    余谨缓步走入,身后跟着贾诩。他在主位上坐下,看着跪在地上的周衡,目光平静得有些可怕。

    &34;周衡,&34;余谨轻声开口,&34;这些年来,你替夏承宗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34;

    &34;回回大人的话,&34;周衡声音颤抖,&34;小的小的不知道大人在说什么&34;

    &34;还在装糊涂?&34;余谨冷笑,&34;那些半夜被你带走的商人,那些突然消失的对头,本官都查得一清二楚。&34;

    周衡脸色惨白。这些年来,他确实替夏承宗做了不少脏活。威胁、勒索、甚至&34;

    &34;大人,&34;一旁的贾诩开口了,&34;周衡是夏承宗的心腹打手,专门负责处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那些反对夏承宗的人,不少都是死在他手上。&34;

    余谨点点头:&34;周衡,你放心。只要你说实话,本官自会保你周全。&34;

    周衡终于崩溃了:&34;大人明鉴!这些年来,但凡是威胁到老爷利益的人,都是我亲自处理的。那个揭发军饷亏空的商人,还有去年准备上京告状的县令&34;

    &34;继续。&34;

    &34;老爷说,绝不能让任何人影响到他的大计。所以那些不肯配合的,不肯低头的,都&34;周衡声音越来越低。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赵铭被带了进来。

    看到赵铭的一瞬间,周衡脸色大变:&34;赵先生!小的小的&34;

    赵铭却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对余谨说道:&34;大人,下官有话要说。&34;

    &34;哦?&34;余谨挑眉,&34;说吧。&34;

    &34;下官是老爷的心腹幕僚,这些年负责与京城各部往来。&34;赵铭跪下,&34;老爷在朝中经营多年,与吏部侍郎吴庆年、枢密副使王元化等人都有密切往来。而他最大的靠山,是两朝元老司空卢颂。&34;

    &34;老爷许诺卢家在北境永享富贵,所以这些年来,卢大人一直在朝中提携老爷。&34;

    余谨眼中精光一闪。这一夜的审讯,不但揭露了夏承宗的血腥手段,更让他在朝中经营二十年的关系网彻底暴露

    牢房深处,阴冷潮湿。

    火把的光芒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夏承宗坐在牢房的木榻上,看着站在铁栅栏外的余谨,嘴角挂着一丝冷笑。

    &34;余大人,&34;他开口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讥讽,&34;你拿到了我的密信和文书,就以为能将我定罪了?&34;

    余谨负手而立,平静地看着这位曾经的玄州之主。

    &34;呵呵,&34;夏承宗站起身,踱步到栅栏前,&34;你掌握了那些与北蛮往来的文书,还有具体的密约&34;

    他冷笑一声:&34;所以你才敢直接拿下我这个二品封疆大吏。但是余大人,你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敢上报京城,迟迟不敢给我定罪呢?&34;

    余谨眼神微动。

    &34;因为你知道,&34;夏承宗眯起眼睛,&34;一旦你将这些证据呈上去,朝中那些人绝不会坐视不管。&34;

    &34;你一个四品钦差,就敢直接拿下本官,这等于是在打所有封疆大吏的脸,坏了朝廷的规矩。更何况&34;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余谨:&34;你手中的证据,可不止牵扯到我一个人吧?&34;

    &34;所以你现在很为难,&34;夏承宗继续道,&34;证据虽然在手,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你知道,一旦捅破这层窗户纸,等待你的将是整个朝堂的反扑。&34;

    余谨依旧平静:&34;夏大人就这么笃定我不敢上报?&34;

    &34;你当然不敢,&34;夏承宗冷笑,&34;否则也不会拖到现在。你以为你抓了周衡、赵铭,就能掌握我在朝中的所有关系网了?&34;

    &34;吏部侍郎吴庆年,枢密副使王元化,还有司空卢颂&34;他一字一句道,&34;这些人在朝中经营几十年,有的甚至是两朝元老。你觉得,他们会让你这个小小的钦差,搅乱整个朝堂吗?&34;

    &34;余大人,我劝你适可而止。&34;夏承宗眼中闪过一丝狠厉,&34;这件事到此为止,对你对我都好。你若是执意要将这些证据呈上去&34;

    &34;那就是在自寻死路!&34;

    余谨沉默片刻,突然道:&34;夏大人就不怕我手中的证据,直接递到圣上面前?&34;

    &34;哈哈哈!&34;夏承宗大笑,&34;你以为那些大人会让你有这个机会?朝堂之上,多的是办法让你的奏折石沉大海。&34;

    &34;更何况,&34;他眼中寒光闪烁,&34;你觉得你能活到见到圣上的那一天吗?&34;

    余谨收起脸上的笑容:&34;夏大人这是在威胁本官?&34;

    &34;不,&34;夏承宗摇摇头,&34;我是在提醒你。识时务者为俊杰,余大人不妨好好考虑考虑。&34;

    余谨转身欲走:&34;多谢提醒。不过&34;

    他头也不回地说道:&34;既然要查,那就查个彻底。&34;

    看着余谨远去的背影,夏承宗眉头微皱。

    这个年轻人,聪明,冷静,城府极深,手段惊人,他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可依然冒着巨大的风险拿下自己,莫非,他真的有什么倚仗,才能有恃无恐?。

    回到州衙,贾诩和荀彧已经等候多时。

    &34;大人,&34;贾诩开口道,&34;夏承宗说的不无道理。他在玄州二十年,从一个平阳府的通判做到封疆大吏,这背后的关系网绝非表面这么简单。&34;

    余谨负手立在窗前,看着庭院中飘落的雪花。

    &34;没错,&34;荀彧接过话头,&34;一个通判,如何能在短短几年内掌控整个平阳府?又是如何能在十年之内坐上州牧之位?若是没有朝中大员的支持,根本不可能。&34;

    贾诩点点头:&34;这二十年来,他在玄州经营的关系错综复杂。光是我们查到的,就有吏部、兵部、工部的重臣。而司空卢颂作为两朝元老,更是他最大的靠山。&34;

    &34;大人,&34;荀彧神色凝重,&34;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能一直拖着不给夏承宗定罪。&34;

    &34;何出此言?&34;余谨转过身。

    &34;因为纸包不住火,&34;荀彧沉声道,&34;一旦消息传到京城,朝中那些人必定会有所行动。到时候我们就要面对双重压力。&34;

    &34;一面是北蛮。夏承宗与他们勾结多年,若是消息走漏,他们必定会采取行动,以免事情败露。&34;

    &34;另一面是朝廷。那些大员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一定会想办法保住夏承宗,否则一旦事发,他们也难逃干系。&34;

    贾诩叹了口气:&34;现在就看大人准备如何应对了。&34;

    余谨看着案上的密信,陷入沉思。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仿佛要将整个玄州都掩埋在这片苍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