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 第48章 杨奉的态度

第48章 杨奉的态度

    牢山关边军大营,灯火通明。

    杨奉正在处理军务,一名校尉匆匆进来:&34;将军,塞北县来信!&34;

    &34;塞北县?&34;杨奉眉头一皱,&34;可是马远那边&34;

    校尉递上书信:&34;是余县令亲笔所书,连夜快马送来。&34;

    杨奉接过信,当看到那方鲜红的印章时,脸色微变。

    &34;这是&34;他仔细端详着印章,&34;兵部监察使?&34;

    展开信细读,杨奉的表情越发凝重。

    &34;原来如此&34;他放下信,陷入沉思,&34;难怪打探了这么久,都查不到监察使的下落。&34;

    &34;竟然就在眼皮底下&34;

    校尉小心翼翼地问:&34;将军,马远他&34;

    &34;马远自作自受,&34;杨奉冷哼一声,&34;包庇亲族,草菅人命,死有余辜!&34;

    他看着信上那句&34;此事到此为止&34;,若有所思:&34;这个余谨,倒是个明白人。&34;

    &34;传令下去,&34;杨奉沉声道,&34;边军上下,不得再插手私盐买卖。违者,军法从事!&34;

    &34;是!&34;校尉领命而去。

    杨奉重新拿起信,又看了一遍那句&34;边军将士,为国镇守边疆,实乃国之栋梁&34;,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34;有意思&34;他轻声道,&34;这位监察使,倒是深谙为官之道。&34;

    &34;将军!&34;一名校尉匆匆闯入,&34;漠北关副将求见!&34;

    杨奉刚放下信,就见一名满脸风尘的将领大步走入。

    &34;末将张武,拜见将军!&34;那人单膝跪地。

    &34;张武?&34;杨奉眯起眼睛,&34;你是马远的副手?&34;

    &34;正是,&34;张武抬头道,&34;将军,马校尉去塞北县已有三日,至今杳无音讯。军中将士都担心&34;

    &34;担心什么?&34;

    &34;担心马校尉被那余谨所害!&34;张武咬牙切齿,&34;那余谨不过一个七品县令,竟敢&34;

    &34;住口!&34;杨奉厉声喝断。

    张武一愣,不明所以。

    杨奉冷冷道:&34;你可知那余谨是什么身份?&34;

    &34;不就是个县令&34;

    杨奉将手中的信甩在张武面前:&34;睁大眼睛看清楚!这方印章是什么?&34;

    张武拿起信,当看清那方兵部监察使的大印时,脸色瞬间煞白。

    &34;这&34;他颤抖着声音,&34;这怎么可能&34;

    &34;马远已伏法,&34;杨奉冷声道,&34;包庇亲族,徇私枉法,死有余辜!&34;

    &34;将军!&34;张武跪地叩首,&34;还请将军为马校尉做主啊!就算他有罪,也该由军法处置&34;

    &34;混账!&34;杨奉拍案而起,&34;监察使代天巡查,有先斩后奏之权。马远罪证确凿,死得其所!&34;

    他目光如电:&34;你们是想要本将军为了一个死有余辜的马远,去得罪朝廷钦命的监察使吗?&34;

    张武额头冷汗直冒:&34;末将不敢&34;

    &34;滚回去!&34;杨奉怒喝,&34;告诉漠北关的人,此事到此为止!谁要是敢轻举妄动,本将军绝不轻饶!&34;

    &34;是&34;张武连连叩首,狼狈退去。

    杨奉重重坐下,看着案上的信,冷笑一声:&34;马远啊马远,不知收敛,纵容亲族,落得如此下场,也是你罪有应得&34;

    &34;来人,&34;杨奉唤来亲信王谦,&34;你即刻带人去漠北关,盯着那些马远的旧部。&34;

    &34;是。&34;王谦应下,却欲言又止。

    &34;有话直说。&34;

    &34;将军,&34;王谦低声道,&34;漠北关如今群龙无首。若是北玄趁机来犯&34;

    杨奉沉吟片刻:&34;让张武暂领漠北关守将一职。&34;

    &34;张武?&34;王谦有些惊讶,&34;他是马远的副手&34;

    &34;正因如此,&34;杨奉冷笑,&34;他亲眼见识了马远的下场,自然会安分守己。&34;

    他站起身,踱步道:&34;这私盐一事,不光是余谨,朝廷那边恐怕早有注意。&34;

    &34;将军的意思是&34;

    &34;马远伏诛,朝廷那边定会派新的守将来。&34;杨奉望向北方,&34;在此之前,让张武暂领漠北关,也好让他立些军功,将功赎罪。&34;

    &34;末将明白了。&34;王谦拱手。

    &34;记住,&34;杨奉叮嘱道,&34;盯紧那些人,决不能让他们去找余谨的麻烦。那位监察使给了我们体面,咱们也不能不识抬举。&34;

    &34;是!&34;

    看着王谦离去的背影,杨奉又看了眼那封信,喃喃道:&34;这位余大人,倒是个可以结交的人物&34;

    杨奉沉思良久,提笔研墨,开始写信:

    致塞北县余大人台鉴:

    奉阅来信,已悉前因后果。马远包庇亲族,徇私枉法,大人依法处置,实乃为国除害。

    边军将士镇守边疆,本该以身作则。马远所为,有辱军威,死有余辜。大人此举,反是为边军清理门户,在下感激不尽。

    至于私盐一事,在下已下令边军上下,不得再有染指。大人宽宏大量,此事到此为止,在下铭感五内。

    边军将士蒙大人称赞为国之栋梁,实在愧不敢当。今后但有所需,在下必当竭力相助。

    望大人继续为国为民,为塞北百姓谋福祉。

    牢山关总兵 杨奉 顿首

    写完后,杨奉仔细读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

    这封信,既表达了对余谨处置马远的支持,又承诺断绝私盐买卖,更重要的是表达了结交之意。

    &34;来人,&34;杨奉吩咐道,&34;即刻派快马送往塞北县。&34;

    看着信使离去的背影,杨奉轻声道:&34;余谨啊余谨,你我或可成为一对不错的朋友&34;

    杨奉站在案前,望着窗外的夜色,思绪万千。

    &34;私盐买卖,说到底不过是小利。&34;他轻声自语,&34;我们驻守边关,和胡商、北玄、鞑靼的买卖才是大头。&34;

    确实,边军控制着商道要隘,光是收取过境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更别说还能和各方做些茶叶、马匹的买卖。

    北玄的战马骏健,鞑靼的皮毛精良,胡商的异域珍宝这些才是真正的肥差。

    &34;马远这个蠢货,&34;杨奉冷笑,&34;为了区区私盐,引来朝廷注意,真是得不偿失。&34;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34;这位余大人,倒是个明白人。既给了台阶,又留了情面。&34;

    &34;可惜啊&34;杨奉摇摇头,&34;是个白身,没有家族势力支撑。否则倒是可以深交。&34;

    在这个世道,一个人再有本事,没有家族支持,也很难走得太远。

    &34;不过&34;他若有所思,&34;这位余大人能得到兵部的信任,想必也不是等闲之辈。&34;

    &34;先交好着吧,&34;杨奉放下茶杯,&34;说不定日后还有用得着的时候。&34;

    边关虽远,朝廷的风吹草动他们也都清楚。这些年朝中党争不断,谁也说不准将来会是什么局面。

    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