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余寿三年,公主她杀回宫了 > 第一百零六章 归府

第一百零六章 归府

    看着祭台上那抹红色的身影,辉帝喉结滚动,眼中闪烁着意味不明的光芒——

    那孩子做到了!

    她做到了!

    辉帝可以确认,他的长女确确实实丧失了窥探未来的异能,可她还是拼着命完成了这场司命大典!

    谲儿果真是司命拣选的神女!

    天命、这一切都是天命——

    辉帝伸出手,点点甘霖降落在他掌心,在臣民们山呼万岁的呼喊中,他闭起眼、感受着子民们澎湃的崇敬,多年前那个雄心壮志、强壮如斯的年轻帝王仿佛又回来了!

    高子霖眸光轻闪,带着一众官员朝辉帝拜去。

    “司命护佑大辉,陛下千秋万代!”

    辉帝倏然转身,霸气十足的睥睨着芸芸众生,伸出手大声喝道:“朕承天受命,神女已将朕之意上陈大司命,司命赐福、大辉必将成为寰宇内最强之帝国!”

    “陛下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

    听见耳边的山呼,辉帝的内心无比炽热,他还有新政要施行,他现在就要回太极殿处理政务!

    有了天命神女相助,无人再能阻挡他一统四海了!

    “司命祭礼已成,陛下回宫!”

    “长公主殿下,您快醒醒!”

    听到祭坛上饱含担忧的怒吼,辉帝脚步一顿。

    他并未回头,只朝成王吩咐道:“将长公主抬回宫中好好医治。长公主受伤,宁国公就不必归府了;镇国公主乃我大辉的功臣,叫后宫嫔妃、皇子公主们轮流侍疾!”

    “朕看今后谁还敢对长公主不敬!”

    即便功在社稷,可商无忧到底只是个公主,后宫诸妃皆是她的长辈,怎能替她侍疾?

    但一个小小的亲王并非成王的志向,他并未反驳辉帝——既然长公主复起已成定局,他当然愿意做这顺水人情!

    他垂眸一躬道地:“儿臣遵旨!”

    看着成王意踌志满的背影,礼王满心妒忌。

    老二一直对太子位存着非分之想,也不想想自己什么身份?

    他非嫡非长、凭什么肖想太子位?!

    如今又舔着脸往谲儿跟前献殷勤,是以为谲儿复宠、会助他夺位吗?

    他怎么就不想想,高淑妃是谲儿的死敌,谲儿是绝对不会帮他的!

    思及此处他又颇觉懊悔——

    早知道谲儿会复起,他该对她更好的!

    都怪母亲没见过世面、为什么当初她不拦着自己?!

    还有那帮贱奴,若不是受了他们的挑唆,他怎会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落井下石?!

    如今谲儿崛起,往后的路怎么走他还是该好好筹谋才是!

    ……

    淑妃瞥了眼浑身浴血、跌坐在地,失去意识却依旧死死攥住金蛇铃刀的清瘦女子,不屑的转过了头,抢在陆贵嫔前头、先于诸嫔妃跟在皇帝身后朝山下走去——

    真可惜,老天居然没收这疯丫头的命!

    魏淑媛皱眉盯着那红色身影半晌,这才默然转过身、跟在陆贵嫔身后头也不回的走下观礼台。

    祭台上,赵元婴冷冷注视着望着远去的皇族,顾不得身上的疼痛,一把将没了意识的长公主抱了起来——

    咚!

    叮铃!

    商无忧苍白的手无力的垂下,金蛇铃刀随之摔落在地。

    咔嚓!透明的栈道经不住沉重刀身的撞击、倏然崩裂,铃刀咕咚一声落入水中,缓缓坠入深潭。

    赵元婴抬起眼,一脸恳切又温厚的成王迎了上来——

    “沛之留步,带长公主随本王入宫吧!”

    -----------------

    “大爷回来了!”

    “快、快去禀报太夫人!”

    史太君被吓得肝胆俱裂。

    她不明白,孙子们不过去观看久未举行的司命祭礼,怎会受伤?!

    看着长孙居然是被抬回来的,老太君几乎站不稳——

    不久之前,她丈夫和儿子的无头尸首便是这般归府的,难不成如今元吉竟也……

    “母亲别怕,元吉只受了些轻伤,不碍事的!”

    李夫人口中安慰着史太君,自己的手却在颤抖,她转头看了眼脸色苍白的大儿媳,低声道:“速去请张老为元吉医治……”

    看见大孙子空荡荡的右臂,史太君只觉一阵头晕目眩,多亏身旁的婆子一把将她扶助,她这才道:“元吉这究竟是怎么了?”

    “祖母不必担忧,”

    赵元吉身上有不少伤口,然则并不致命,忙朝史太君露出个安慰的笑:“还是祖母有先见之明,今日祭典上出了大变故,孙儿身为武将、怎可眼睁睁看着不管?义肢孙儿已叫人捡了回来,待身上的伤好了再装上便是……”

    见赵元吉神志清醒,史太君这才放下心来,先吩咐下人将他抬回后院,这才道:“元婴呢,这孩子哪儿去了?”

    赵盼儿忙道:“二嫂嫂受了重伤,大哥被陛下留在宫里照顾嫂子了!”

    史太君一怔,“她怎么会受伤?!今日是行祭礼、又不是上战场!究竟是出了什么事,你赶快和祖母讲!”

    今日虽是难得一见的司命大典,可在赵家兄弟的刻意引导之下,年事已高的史太君不愿外出,见老太太不去、李夫人只得提出留在府中照应,而元宝年幼、郭氏亦不愿带他去哪人山人海之处,因此国公府后宅今日前往方寸山观礼之人竟只有赵盼儿一人!

    赵盼怕祖母和母亲着急,忙将今日祭礼上发生事之和盘托出。

    赵家一门女眷闻言不胜唏嘘。

    史太君皱着眉道:“要我说压根就不该娶那长公主!咱们家又不是那等攀附之家,为什么非要娶那神厌鬼弃之人进门?”

    李氏忙道:“这事儿原也怪不得她,谁知那祭典之上会突然出现蛟妖和刺客,媳妇儿倒是觉得长公主是个有后福的,若不然那甘霖雨……”

    在史太君噬人的目光中,李夫人不得不将后头的话咽下,老太君将手杖戳的咚咚响,厉声喝道:“你懂什么?!她与元婴成婚那日,府中出了什么事你难道不知?如今你的儿子不过是去观礼,一个个的竟都受伤归府,你这个做娘的就不心疼吗?”

    史太君恨恨道:“依我看那就是个搅家精!有她在,咱们赵家今后只怕不得安宁了!”